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电影频道首页
电影节目时间表
中国电影报道
央视银幕纵览
世界电影之旅
一周国际影讯
瞬间视觉
线上聚焦
影人对话
在线调查
央视网站电影频道全新推出,你最喜欢电影频道里的哪些内容:
《世界电影之旅》
《中国电影报道》
《电影论坛》
《线上聚焦》
《央视银幕纵览》
《国际影讯》
《瞬间视觉》
编辑信箱
zhaolei_1@mail.cctv.com
首页 >> 世界电影之旅 >> 世界电影之旅 >> 正文
巴兰道夫——捷克电影的摇篮

  捷克国土面积不大,只有7.8万平方公里,人口共1千零30万,然而它却有着优秀的文化与艺术传统,曾培养出许多世界级的文学巨匠和艺术大师:音乐家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文学家卡夫卡、恰佩克;诗人里尔克都已成为捷克人民的骄傲。虽然全国只有一个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但在世界电影中,捷克却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捷克电影的大本营——巴兰道夫电影制片厂,回顾捷克电影走过的光辉历程。

  1930年,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市区和今天我们看到的景象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伏尔塔瓦西岸的很多地区当时还是一片旷野和丘陵。1931年,捷克的一个显赫的家族将视线投向了这里,用了近两年时间兴建起一座大楼,标牌上镌刻着几个大字——巴兰道夫电影制片厂。创办人是哈维尔兄弟——正是现任捷克总统哈维尔的父亲和叔叔。哈维尔家族似乎也从此与捷克的戏剧、诗歌和电影结下不解之缘。那一年的捷克共拍了20部电影。而在同时期,德国、英国、法国的电影年产量均在一百二十到一百四十部之间,美国已高达近五百部,中国也取得了年产五、六十部的成绩。2002年7月,我们《世界电影之旅》摄制组到达布拉格的第2天,便奔赴巴兰道夫。巴兰道夫电影厂的市场经理纳托斯·福博斯基向我们介绍这里七十年的沧桑变迁。

  采访市场经理纳托斯·福博斯基:“30年代时捷克电影发展很快,不久就兴建了第2幢、第3幢大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把他们电影的大部份都转移到这里制作,于是又建了三个摄影棚,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

  许多世界电影史著作中都把当时的布拉格确认为中欧最为活跃的电影制作中心。二战结束后,巴兰道夫电影厂完全实行了国有化,政府又投资扩建了服装、道具、资料馆等一系列设施,规模不断扩大,一跃成为欧洲三大电影基地之一。就在战争硝烟刚刚散去的1945年,巴兰道夫出品的描写工人斗争的影片《罢工》,一举夺得首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从五十年代末一直到1968年近十年,捷克电影进入了发展的巅峰阶段,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勇于探索的电影人,并孕育出载入史册的“捷克电影的新浪潮”,而巴兰道夫毫无疑问正是这股浪潮的根据地,扮演着练兵场和实验室的角色。米洛斯·福尔曼、门泽尔、卡达尔、雅库毕斯克等一代大导演正是从这里踏上了他们的成功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旅居法国的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当时作为电影学院的教授也是这里的常客。在主人的带领下,踏着无数大师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们进入了一个又一个见证过那段辉煌历史的摄影棚和库房,触摸着那一件件大师们精心设计和使用过的布景、道具、服装,遥想他们当年的焦虑、痛苦;欢乐与踌躇,令人感慨万千。今天,当年“新浪潮”的主将们有的已退出了战场,有的则在动荡中过早地离世。不过至今仍然有几员大将健在,宝刀不老:福尔曼在七十年代远走他乡,凭借《飞越疯人院》、《莫扎特传》和《月亮上的男人》等名片佳作在好莱坞打开了一片天地;另一员老将门泽尔在我们访问之际,不巧正在国外旅行;而雅库毕斯克正在布拉格一幢古旧的大楼里修改着他已筹备三年的剧本。

  采访导演雅库斯克:“我上电影学院的时候,福尔曼刚毕业,门泽尔比我大两岁,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同吃同住,并一起看电影。后来我们也互相帮助,比如门泽尔拍片,我就帮他剪接。这批人中间,尽管每人风格不同,但都各具特色,相互间也十分关注彼此的创作。一般说来,导演之间存在着竞争,出了名之后变得老死不相往来。但当时这批人却非常具有合作精神,大家可以经常在一起探讨艺术。我想,这种合作与探索的精神或许成了当时捷克电影的一大特色吧。”

  虽然存在种种限制和禁锢,但这批刚刚跨出学院大门的新生力量还是拿出了一份份令人信服的成绩单:《白鸽》、《恶魔的陷进》、《大街上的商店》、《被严密监视的火车》、《金发女郎的爱情》和《拴在线上的云雀》等一系列影片连续数年获得戛纳、威尼斯、奥斯卡、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赛事的大奖,一时间几乎风光无限,所向披靡。可以说,整个六十年代的世界影坛都被投入了捷克电影耀眼的光环。所有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在巴兰道夫拍摄完成。巴兰道夫对捷克电影新浪潮的推动立下了汗马功劳。1968年,前苏联出兵捷克,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布拉格之春”,捷克电影也由此锋芒不在。巴兰道夫尽管业务不断,却逐渐从世人的目光中销声匿迹了。但巴兰道夫人却不甘寂寞消沉。作为捷克电影的代名词,在国家危难之机,它别无选择,义无返顾地与国家和民族风雨同舟,渡过那艰难的岁月。

  20世纪80年代末,捷克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家对电影的掌控也几乎完全停止,资金投入大幅度削减,拍片数量也由每年的五十部急剧减少到十五、六部,捷克电影的处境令人担忧。

  采访导演F·A博拉贝克:“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捷克电影人不知所措,看不清社会的发展方向。”

  采访制片人帕维尔·斯特纳德:“电影业直接走向市场,刚开始电影人很难适应这种变化。”

  采访文化部新闻官员哈娜女士:“以前没有独立制片制,所有电影人都是国家职工,可以说一夜之间,这些人都不得不成为独立的电影人,他们纷纷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但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筹集资金。”

  这一时期,前三十年被禁映封杀的一百二十部影片纷纷被解禁公映,在捷克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正是这些解禁片的票房收入支撑着捷克电影渡过了困难而尴尬的时光。而这恐怕是那些当年的创作者们始料不及的。

  采访市场经理纳托斯·福博斯基:“1992年巴兰道夫电影厂成为私人公司,起初由电影人接手,后来被钢铁集团收购,现在可能会再次转让给更大的投资商。以前这里有2500名员工,包括导演和演员,而现在只留下450人,不再雇佣艺术创作人员,只保存了几个职能部门。”

  面对现实,迅速适应新的局面和游戏规则,捷克导演扬·斯维拉克、博拉贝克、制片人帕维尔等人是其中的侨侨者。他们的重要作品仍然选择在巴兰道夫拍摄。而这时的巴兰道夫也已调整好心态,重新将自己定位,在新时期担当起新的角色。

  采访市场经理纳托斯·福博斯基:“我们和大多数西欧的电影厂一样只提供场景,化妆,服装,道具,音响,录音和资料等方面的服务。我们现在的经营理念中,赢利是最为重要的目标。”

  目前巴兰道夫已拥有11个摄影棚,其中有3个专门用于制作电视节目。一年有40到60部电影在这里拍摄。其中大部分影片来自国外,美国的许多大制作,也为巴兰道夫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越来越多的影片把布拉格当成了外景地的首选,因为这里毕竟有着“欧洲中的欧洲”,“欧洲建筑博物馆”的美誉,而且制作成本和人力资源相对便宜。

  例如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碟》第一集,《莫扎特传》、《布拉格之恋》,《武士传奇》,还有成龙主演的《上海骑士》和中国影片《布拉格有张床》等等,相信观众对影片早已熟悉,但也许不会想到这些影片也都是在布拉格的巴兰道夫拍摄完成的。

  为了满足来自世界各国的摄制组不同的要求,这里庞大的服装,道具,置景车间,库房,收藏了几万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服装,用具,俨然成了一座规模可观的博物馆。

  因为采访的需要,我们前后三次来到巴兰道夫,每一次的访问都有新的感受和认识。多少年来,巴兰道夫与捷克电影同呼吸、共命运,见证了捷克电影发展的坎坷历程,同时也期待着它的再度辉煌。

  布拉格有很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在布拉格的街头,一本本旅游指南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兜售。但它们似乎忽视了巴兰道夫这个曾经光辉的名字。至今在许多捷克电影人的心目中,这里——仍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巴兰道夫仍然寄托着无数捷克人的光荣与梦想。我们向巴兰道夫道别,更向勇敢而执著的捷克电影人表示我们由衷的敬意!

责编:赵蕾 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