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戏曲频道 > 运河戏话 > 专题首页 > 正文

运河戏话——河北篇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16日 11:46

  传说,在远古时期的中原大地上,曾发生过一场战争,北方部族的首领黄帝打败了南方的蚩尤,统一了华夏。后来的《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这个“蚩尤戏”既是戏曲的雏形,也是杂技、武术的雏形。

  传说中的蚩尤戏就产生在今天的河北一带。

  大运河过山东德州,向北的第一站就是著名的“杂技之乡”——河北吴桥。民间曾流传着这样的话: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会一手。说起吴桥杂技,不仅是河北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自豪,海内外自古就有“没有吴桥不成班”的说法。由吴桥向北200多里,就是名震江湖的“武术之乡”沧州。据史籍载,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经形成。到清末,沧州早已是声扬海外了。京杭运河纵穿沧州全境,由于南北货商必经此地,所以自古沧州多出镖师武士。“镖不喊沧州”,是旧时江湖上不成文的规矩。吴桥和沧州就像冀中平原的两颗明星,一条运河把它们连缀在了一起。诞生在这里的“蚩尤戏”早已成为久远的传说,但是,当我们沿着古运河追寻中国戏曲的踪迹时,依旧可以在这武术与杂技之乡,发现它们血脉相通的印记。

  在吴桥随处可见各种绝技。事实上,这些技巧也是中国戏曲的重要营养。

  “蚩尤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千年,杂技、武术等民间竞技和戏曲也早已分道扬镳,各自成为独立的艺术。但是,至今,在吴桥的技艺中,还依稀可以看到早期“绝技”和“故事”杂糅共生的痕迹。“扁担戏”中就残留着这样一种古朴的风格。

  在戏曲舞台上,技巧为塑造角色服务,让简单的故事也能变得五彩斑斓绚丽夺目。

  但在杂技的世界中,故事和人物并不重要,挑战常规的绝技是第一任务。

  吴桥的智慧在于,他往往能把一种绝技故事化、角色化,让小“技巧”也能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吴桥人可以把很多简单的事物变成绝技,而这绝技后面是一种挑战常规,苦中做乐的性格。可以说,所有的杂技人在向极限冲刺的过程中,共同演绎了一台大戏,创造了一个角色—— 一个智勇双全豁达乐观、历经苦难笑看人生的挑战者的角色。如果说,吴桥艺人上演的是一台苦痛中孳生出来的笑剧,那么,沧州武士搬演的,则是一台直面苦痛的正剧。

  很多人是在这样一出戏文故事中知道沧州的。

  北宋年间,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本是位武林高手,因被奸臣陷害,九死一生,发配沧州。

  就是在这里,世道的不公和险恶,进一步把林冲逼进了绝境。于是,这位传奇英雄做出了一生中最关键的一个选择——逼上梁山、落草为寇。

  古沧州沿渤海方圆百余里,芦荡荒滩遍布,土地贫瘠,灾荒不断,所以人烟稀少,是犯军发配和绿林藏身的地方。据《沧州志》记载,沧州人自古“尚气力,轻生死,以气节著闻……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里,虽捐弃顶踵而不恤。”

  在沧县旧州镇东关,矗立着一座重40吨的铁铸雄狮,又名“镇海吼”。以前有句俗话,叫“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世人总爱把这座千年铁狮看做是沧州的形象。

  古运河的开通,为这片土地注入生机的同时,也为这一方舞台增添了更多的颜色。

(编辑:史冬莲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