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 > 水主随笔 

采访穆沙拉夫总统侧记
01.09 15:58

    ●《世界》冯水军
    对水均益来说,采访各国政要、国际商界巨贾、社会名流和各界知名人士似乎已没有太大的激情,因为迄今为止,他已采访了60多位国际上的VIP,包括政界、商界、文艺界和体育界等等。但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出于职业的敏感,当听到对穆沙拉夫总统的专访已一切安排妥当时,他表现出了近段时间来少有的兴奋和激情,并早早地进入了角色,因为和观众们一样,他也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向穆沙拉夫总统请教。
    
    自9·11恐怖事件及随后在阿富汗境内打响的国际反恐战争以来,与阿富汗有着2400多公里边境线的巴基斯坦立刻成为了世界媒体关注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能采访到穆沙拉夫总统,自然极具新闻价值,我们能得到如此宝贵的一个采访机会,既感到极为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
    
    12月21日晚6点,离约定的采访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我们就早早地来到了钓鱼台国宾馆。虽然北京的冬天寒风刺骨,但我们个个热情高涨。
    
    7点整,穆沙拉夫总统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采访现场。他精神矍铄、威武强壮,迈步时,稳重坚实、落地生风;与人握手时,热情有力、充满自信;他站如松,坐如钟,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出一种将军的威严和气魄。
    在采访之前,考虑到是个军人出身的总统,我们对如何做好这次采访,问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既要得到一些重要的新闻,又要使采访成为一次轻松愉快的采访,没有足够的自信。水均益在办公室的时候就考虑了第一个问题该问什么并在办公室演绎了一遍。当第一个问题“近两、三个月,您国务繁忙,是否还有时间打网球和高尔夫”及随后的“您是不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睡觉”问完后,总统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我们在旁边看着,也立刻露出了笑脸,因为我们感到采访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肯定能顺利地进行。
    
    在聚光灯下,穆沙拉夫总统红光满面、目光炯炯,对我们的提问有问必答,聚精会神地与采访人进入了一种真诚热烈的交流状态。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总统有两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谈到拉登“如果进入巴基斯坦被捕获,就会将其交出”时,他神情严峻,讲话声铿锵有力;当谈到中巴友谊、两国关系时,他满脸微笑,讲话声热情洋溢,在场的人都能感到他内心无比的喜悦。
    
    不知不觉中,约定的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已经过去,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谈兴甚浓,意犹未尽,急得在场的巴方官员和中方礼宾官员个个“挤眉弄眼”。在总统“中巴山水相连,我们的友谊比山高、比海深”的讲话声中,此次采访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总统的新闻秘书和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的官员纷纷树起大拇指,称赞这是一次成功的采访。
    
    采访结束后,应我们采访小组的请求,穆沙拉夫总统还亲切地与我们合影留念并为我们写下了赠言“WITHCOMPLIMENTSANDBESTWISHES”(谨致祝贺并祝万事如意)。
    
    一个盼望已久的采访完成后,虽然我们个个饥肠辘辘,但仍精神百倍,干劲十足。回到办公室后,组里的各个工种立即投入了紧张艰巨的工作。有的开始撰稿,有的开始翻译总统的采访内容,有的开始编辑画面,有的着手制作《东方时空》的预告片。这天晚上,虽然是周末星期五,但我们办公室的灯光从未熄灭,很多人奋战了整个通宵。
    
    22日,星期六的《新闻联播》播出了我们对总统专访的消息,《焦点访谈》播出了专访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第二天,星期日早晨的《世界》节目播出了对总统专访的详细内容。
    
    这一仗下来后,组里的人个个筋疲力尽,尤其是水均益,作为制片人和主持人更是忙得焦头烂额,但大家心里都感到甚为欣慰,因为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观众打来电话或发来电邮表示对节目的肯定,国内一些报刊、外电、外报等援引了我们节目的中的独家新闻,有的电视机构表示要购买我们节目的播出带。
    
    看到这一系列的良好反映,我们的疲惫也就烟消云散了。这一团结战斗的集体又将整装待发,迎接一个个新的不眠之夜。



责编:李颖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