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连线 > 节目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
12.05 15:10

   
    背景:2002年11月4号,朱镕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与东盟签署了一个《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框架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国参与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正式启动。
    所谓自由贸易区就是各个成员国之间可以无障碍的进行商品的流通和投资,必要的话还有人员的交流。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它目前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文莱、柬埔寨十个国家,共有5亿3千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近8千亿美元。即将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万两千亿美元的贸易总额的经济区。在现在仍然有效的131个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里,中国东盟自贸区将会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一个自由贸易区。要是从消费者、人口来说,这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自贸区。
    1997年底,中国和东盟建立一个中国领导人和东盟首脑的非正式的会晤机制,被称为“十加一会议”。2001年,中国总理朱镕基在“十加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在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并得到了东盟各成员国的积极反应。经过六轮的谈判,在2002年11月4号举行的中国东盟十加一会议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全面启动和实施,它标志着东盟与中国的政治信任发展到了新水平。
   
    主持人:中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中国究竟能得到什么呢?今天我们很高兴在演播室里请来了两部位宾,一位是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经贸关系司的司长易晓准先生,您好。第二位是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张蕴岭所长,您好。欢迎二位来到我们的演播室。
   
    主持人:首先我想问一下易司长,如果中国和东盟在10年内达成一个贸易区的话,我们最直接的收益是什么?
    易:我觉得我们首先从政治上换成一个很好的周边关系,因为最近江主席在“十六大”报告里专门讲了这样一段话,就是我们要加强睦邻友好,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周边国家的关系友好和合作推向新的水平。所以我想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是这样一个思想的体现或者是实践。另外从经济上说,对中国和东盟都会创造一个新的贸易机会和投资的机会,增加一些就业,所以我想对双方,特别对我们中国将来西部大开发,我们西部的省份从这样的合作里得到很多的好处。
   
    主持人:相比较来说,我们政府更看重是哪一点,是周边的稳定还是这种互相合作的经济上的机会?
    易:我觉得两点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够偏废的,因为如果只有政治上的好处,没有经济上得好处,这样的一个贸易的协议是很难达成的,也不可能持久的。如果说双方没有这样一个睦邻友好的政治意愿,这样的协议也是达不成的。
   
    主持人:张所长,我们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在WTO以后备办的自由贸易的协定已经接近200个了,但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这样的协定,这是第一次,我们看到了东盟,您觉得这是为什么?是考虑多这种周边的稳定和安定?
    张:东盟是咱们的近邻,而且这样的一大片国家和地区,通过这样一个经济的合作,建设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关系,特别考虑到我们南海方面的争端,这样通过解决的密切联系,缓冲政治上的冲突,将来比较理想地解决,这个我想它的效益也都是非常大。所以这一次,我们也看到在签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框架文件的同时,我们签了南海各国行为守则,还签了反恐、安全的合作,所以它是一个经济、政治的全面合作的这么一个广泛的构架。所以我想选择东盟,它是必然的一个选择了。
   
    主持人:易司长,说起南海的问题了,除了自由贸易区之外,我们还观察到,从今年开始,南海的争端好象停下来了,至少我们说我先不吵架了,我们放一放再说,这种态度,是不是也跟自由贸易区的签订是有关系?
    张:我想应该是有的。因为大家现在这个地区从中国也好,东南亚也好,主要关注的还是经济发展,东盟还处在金融危机以后的恢复过程当中,所以这是有一个的共识,问题还在那儿,但是至少可以冷却下来。我刚才讲,如果是通过这样一种全面的经济发展,建立上经济上的相互联系,政治上的信任,慢慢这个问题就可能有助于解决。
   
    主持人: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数字,到目前为止中国和东盟进出口的关系,中国是逆差,也就是说他们的利益现在更多一些,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区以后,进出口额大量地上升,在这样的意义上,如果中国和东盟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区以后,是不是在经济上他们获利更多一点?
    易:我觉得是这样的,在自由贸易区本身,像我刚才讲的,是我们追求的,而且我们也相信,它的结果一定是一个互惠互利,一个双赢的,会创造出一些新的贸易机会。所以我觉得对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来说,我们会看到很多新的贸易机会。同时中国和东盟在很多程度上,我们也有很多互补的东西,像资源上,比如说我们最近谈的早期收获里面,像水果,我们中国向东盟出口的苹果和梨,现在您到东南亚国家到处可以买到。东南亚国家的这些榴莲、山竹、龙眼、火龙果,我们中国市场有开始见到了。实行自由贸易以后,我想老百姓都会体会到这种好处。对双方来说是一个互利的。至于逆差不逆差,在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前提下,单纯追求双边的绝对的平衡,实际上是不可取的。
   
    张:特别是贸易逆差问题,一种综合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搞了自由贸易区,成本降低了,效益提高的,人民收益增加的,购买的东西就多了,创造贸易。最新的一种功能就是竞争,通过开放市场,通过竞争调整提高效益。同时另一方面,中国开始“走出去”战略了,企业肯定再过了5年、10年,他们的经营能力强了,所以还会大量地向东南亚投资,所以这是一种综合的关系,我想仅仅从贸易顺差逆差这个角度,还不能全面地反映双向建立这样一种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样的意义。
   
    主持人:刚才两位说的我想有两点是非常得让人感兴趣的,一个是易司长说到的新的贸易机会,一个您说到的中国可能在未来的5年到10年里,有大量的企业去东南亚投资,内能不能给我们举一个例子,什么样的企业会去投资,新的贸易机会是什么?
    易:从东盟国家来说,他们在和我们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后,也可能会更多购买我们的一些优势产品,比如说我觉得像我们现在电视做得不错,将来以后东南亚国家可能在电视,或者在摩托车,在其它的领域购买我们的产品,这样的结果使我们市场扩大。市场扩大就会降低我们的成本,增加我们的竞争力,所以我想这个本身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会变成我的机会就是你的机会,你的机会也是我的。
    张:就象易司长说的是一种双赢。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很有意思,我们去老挝访问,我们座谈的话,他给我提供一个想法,一般的人讲,中国的纺织业肯定会对老挝的纺织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压制,你的劳动成本也低,技术也好,老挝根本没办法发展,他们想的不一样,我将来老挝的纺织业如果想发展,升级,得靠中国企业投资,我这儿劳动力可能更多一些,我们这里个别的国家,比如说欧洲对老挝提供的最不发达国家的一些优惠待遇。中国来了以后,我提高了,中国还可以提高贸易市场。对外的关系扩大了,我想创造的贸易的机会就会很多很多。
   
    主持人:两位这么一说,让我感觉这种经济合作是充满了智慧的一件事情,到底我们俩是一个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完全可以互相演化的。可能说到这种好处的时候,可能老百姓会问,我们跟东盟形成自由贸易区之后,老百姓能得到什么?
    易:就像我刚才讲的老百姓会感受到我们买东南亚的产品更容易,更便宜,东南亚的国家的老百姓也会看到中国的产品花样更多,更便宜。同时除了贸易以外,这种相互的投资很多,这些投资本身就是增加就业,使双方能够更多的老百姓会在这种相互的投资中增加就业。还有一点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就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相互的旅游发展非常快,最近5月份我在吉隆坡听到马哈帝尔的演讲,他在某一个研讨会上的发言,他就问,你们也许不知道现在谁是到马来西亚旅游最大的发源地,他说是中国。现在每年中国到马来西亚旅游的将近50万人,建成自贸区以后,各种便利化的措施,会有更多中国人到东南亚旅游,同时我们会有很多的东南亚的游客到中国来,看看我们北京,看看上海,看看西安。所以我想,同旅游,包括教育各种交流会大大地增加,这些我想老百姓都会感受到的。
   
    张:一方面中国会感觉到,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我们会感觉到将来我们会受到很大实惠,另外我们也感觉到在很多会有很多竞争,因为东南亚国家的层次差别也不一样,一些国家的竞争力是相当强的,像新加坡,那就不用说了,它的金融业、服务业等等,会对我们形成很大的竞争。像泰国、马来西亚的制造业,他们很多产品价格也不高,质量相对来说更好一些,我们也会面临一些竞争,比如热带水果,我们南方生产水果价格降不下来,东南亚的一些水果也会对你竞争。因为贸易开放,市场开放都是双向的,你得到好处,同时你也受到压力,这个我觉得也应该有所准备。
    主持人:好,谢谢二位来到演播室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编:薛蓝 来源:CCTV.com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