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连线 > 节目内容 

经济适用房 牵动百姓心 
04.16 14:56


    
    经济适用房以他的低价位,使很多人实现了买房的梦想,但是还有更多的人在等待,这种等待不是一种观望,而是一种企盼,企盼着经济适用房是不是能更多一点,价格是不是能更便宜一点,离城区能不能更近一点,购买人的范围是不是还该合理一些,就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会在演播室里专访建设部房地产司的司长沈建钟先生,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我今天提出的很多问题,可能并不是我的问题,而是我们总结了很多想买房人,他们非常热切关注的一些问题。首先想问一下

    记者:我们看到从一月一号开始在实行一个关于经济适用住宅一个新的价格的计算办法,那这一点,价格也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就是大家都在想说,的确经济适用住房,他现在是便宜,你能不能更便宜一点,还有没有降利的空间?

    沈:更便宜的一点,就是政府需要拿出更多的补贴的钱,实际上就是解决的人就会少一些。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目前这种设计,这种价格定价的构成,我觉得基本上是按照一个市场的原则,加上一些保障的一些措施来确定的一个价格的这样一个过程是比较合理的。老百姓的愿望,最好不要钱要房,那又回到老路上去了,过去的福利分配方案,福利分配住房,从实践来看是不成功的。虽然这个看起来很好,但是解决的人很少,大部分人只能是长期的排队,目前的状况还有很多人需要等个一两年,或者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够买到这个经济适用住房。

    记者:那我们知道要控制这个售价的话,其实房地产开发商在当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那我们看到新的规定说,房地产开发商所获得的利润是一些成本相加的3%。

    沈:对。

    记者: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是房地产商,我一定努力把成本往上抬,我的成本就多一点,怎么防止这样的发生?

    沈:因为价格核定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过程,比如北京采取招标的方式,招标的方式,那你就是各个开发商,你就是政府规定的是上限,你是要往下走,怎么压缩你的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来压缩你的管理的这些费用,整个的这种建设过程当中一些不必要的开支,那么来保证你拿到这样的项目,因为拿到这样的项目本身来说,它的利润是有保证的,市场也是有保证的,对开发商来说,风险是比较小的,很多开发商也愿意做这样的项目。

    记者:其实可能老百姓最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还是经济适用住房,能不能建的再多一点,因为现在供求的矛盾也是非常的明显?

    沈:这个东西,要根据我们国家发展的情况,特别是要根据各个地方发展的情况,我们很多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他的住房价位本身就不是太高,他的商品房的价位也不是太高,比如有些城市也就一千块左右,像这些城市的房价和收入比,基本上处在一个比较合理的位置,所以像这些,就是通过市场供应的方式,也是老百姓能够承受得起的。现在主要的这个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大城市现在由于土地的因素,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就是住房的价位比较高,收入的水平相对来说,当然可能还要高一点,他和这种收入和价格比,他的差距就比较大,像这样一些城市,可能更多的需要来多建一些经济适用住房。

    记者: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想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人还是多,这些人会有一个担心,因为您也说到,像经济适用住房,首先要政府是给优惠的,但是我们知道土地收入是政府收入当中非常大的这一块,那怎么能够使政府有足够的积极性说多快一些项目呢?

    沈:我想现在有一些地方认为,搞了经济适用房,本来我这个土地是可以卖掉的,可以有收益的,好像这样的收益,我就减少了,我要搞其它的一些发展,建设好像就没有钱了,这个可能,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还要有一个辩证的来看。实际经济适用房建了以后,老百姓买得起房子了,实际是扩大了有效需求,扩大了有效需求以后,伴随着住房的产业链比较长,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那么,整个市场的容量增大以后,实际上你政府也通过其它的一些方式,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经济问题,解决了税收问题,增加了税收问题。实际从总体来说,应该是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个措施。

    记者:作为老百姓肯定希望这样的便宜的房子越多越好,作为行家,您帮我们分析,比如北京这样的环境底下,多大的经济适用住宅的比例是合适的,高到什么程度也是不可能的,您能不能给我们说一下。

    沈:现在这个,要根据各地城市的情况,像有些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做到70%、80%也有,有些地方可能10%、20%也有。所以中国因为这么大的地域,各个城市的条件也不同,很难说这个城市多少,那个城市多少,我们现在提出来的,要根据你这个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情况,市场需求的情况在结构上,在比例上来确定一个合适的,进行经济适用住房的总量的调控,是这么一个概念。

    记者:比如北京多大的比例是合适的呢?

    沈:北京现在每年搞200万平方米,我想市政府也应该做了多方面考虑了,这个可能是北京市他回答起来,可能比我更准确一些。

    记者:我们总结所有想买房老百姓的意见,对经济适用住宅,大家意见比较集中这块,究竟谁应该能够买这个房子,是买人的范围,我们记者去各个经济适用住宅小区里看看,发现很多的用户有车,有人会提出一个疑问,是不是该买着的人没有买着,不该买着的人占了国家的便宜?

    沈:这里可能有些问题,现在从政府主管部门来说,在执行当中有一些难度的问题,比如现在我们所谓的中低收入,那么这个中低收入到底怎么来界定,北京市定的是六万块钱,很多地方六万块钱是一个高收入了,确定中低收入方面,我们国家还有一些难度。一个我们的收入,家庭的收入,个人的收入也好,他的这种申报,这种核定的机制还不完善,这可能还有一个过程。

    记者:您觉得这个灰色地带还是有很多的内容在?

    沈:对,很多地方简单的做法是,你是工薪阶层,我就认为你是一个中低收入的,假如你是一个个体户呢?个体户有的可能赚了很多钱,有的可能就是亏本什么样的,那对他的这个收入的核定,难度就比较大了。所以,在这方面有些人可能就钻了这个孔子,就买了,所以将来我想会越来越规范,特别是在整个谁可以买这个住房方面,应该有一个轻重缓急,有一个先后的程序,比如说一些无房户,低收入的一些,优先来保障,包括现在有些城市已经在这样做,一些教师,像一些公务员了,或者像一些工厂里边上班的普通的这些职工。

    开车的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情况,我想如果他是一种,在收入,就是按照地方的有关规定,他是符合这样标准的,那我觉得,开车他也是一种,将来也是一种发展的方向,因为汽车消费,比如现在十来万块钱,他原始的首期付款就两三万块钱,如果开一个奔驰,这些大的,他可能通过走后门的方式,那就是通过一些,如果是政府部门这样做,他就是一种违规的行为,业主自己做了,他也是一种欺骗的行为。都应该追究他们的责任。我想这个,假如说一种正常情况下,我们觉得不应该很奇怪的眼光看他们,这个将来应该说也是一个趋势。目前来看,有车族,一般来说,都是一些中高档收入的这样一些,这个从政府部门来说,应该严格把好审查关,不应该让不应该买的人先去买,或者有些优先的人没有优先到,他可能也符合,但是应该从这个政策制定上,应该更多的偏向一些优先能够买到的一些人去买。我觉得这些问题应该是一个完善的过程,开始会有这样那样,经验不足,审批把关的方面,特别我们收入的问题比较模糊,而且有些单位,可能在这方面,他这个概念上,他也是,反正我的职工。

    记者: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沈:能照顾就照顾一下吧,盖一个章,就盖一个章吧,将来这个单位盖章,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记者:还有一个大家意见也比较大,说现在经济适用住房,因为要考虑到地价的问题,所以都是建的比较偏远的位置,真正是工薪阶层他要上下班,利用公交系统上下班,非常的不方便,一上班,一下班,路上花了几乎三个小时,这个的确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们觉得购买这样的房子,可能会非常的犹豫,能不能在这个真正方便大家上下班的地方,给建一些经济适用住房?

    沈:政府在考虑住宅布点的时候,他是从总体规划上会有一些总量上的考虑,有些城市为什么做不到?主要这些土地已经在人家的手里边,土地本身的成本比较高,你政府要去拿回来,就要花很大的代价。那么你每年从财政拿出来的钱来解决住房问题的钱,应该是一个,应该是有一定的数量,你要这么搞,可能就是解决的人少了,你硬性的把价格压下来,所以现在,一般来说,政府安排经济适用住房的,都是在交通比较便利,或者说将来比较便利的一些区域,那么土地的成本,拆迁的成本,不是太高的这样一些区域,这样整个从总体上来看,一方面因为通过这样一些政府的项目,把周边的地区也可以带动起来,另外它本身建设的成本也可以控制住。所以,我想很多的小区,可能一两年之内,他的交通有一些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会解决这些问题的。特别像北京这样的,他的这个大量的来发展城市的这种交通,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记者:您的意思是两种办法,第一种这个先天地理位置就好的话,当然是上上之策,但是考虑到地价的关系,有的可能等到以后发展交通来解决问题。

    沈:他应该同步考虑,实际上有些东西,他不一定跟小区同步交互使用,这样一个概念,不能小区建完了,让老百姓几年之间折腾,那是不对的,这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该说这个小区在这里,他对外的交通问题,他是一并在考虑,一并在解决的。我们现在也是强调,配套的东西一定要同步建设,同步交互使用,那么有一些大型的市政设施,不可能一下子做的马上的到位,可能要分期来做,你起码对外的交通条件是要具备的。而且现在我们有验收的标准,如果说你不具备这些条件,人家不让你交付使用,特别水电路,你不通,没有基本的生活条件,你怎么做,也不符合21世纪发展的这种趋势。

    记者:根据您的了解,比如在北京,现在在好位置还有没有可能建出经济适用住房来?

    沈:好位置也有一些,比如通惠周边,四面八方都有一些,应该说有些地段还是很不错的。

    记者:出现了好位置的经济适用住房之后,可能周边的房地产商就不高兴了,因为的确对商品房形成了冲击,在您看来,您觉得这种对于商品房的冲击是一件好事情还是坏事情?

    沈:如果说是从市场这种竞争的角度,他是一种好事情,他是鼓励大家做这个好房子,提供价位适中的,比如利润空间很大。另外,开发商的担心也是多余的,因为经济适用住房的定位是中低收入的,而且他是购买对象是有限定的。像北京一年就是200万,实际上他建要建一千多万平方米,还有七八百万平方米都是市场在消化的。所以,他这个,你只要这个楼盘做好了,是一个市场能够认同的,老百姓、消费者能够认同的,还会有人去买的。

    记者:我们看到从今年一月一号开始实行的新的规定当中,经济适用住宅价格不再是统一的,不管什么朝向、什么楼层都是统一的价钱,而是会有差别了。

    沈:因为原来这个价位,你的价位定的比较低,就是说你最差的房子也可以按照这个价位卖得出去,所以过去买房子,就不分朝向,不分什么东西,就是这个价位,你要是也是这个,不要也是这个,反正你在后边就是这样了。实际上应该按照一个市场的方式,你好位置的应该可以适当的提高一点,可能将来我们这个政策,应该要给人家这样一个空间,去调整的空间,有一定的灵活性,原则性下边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现在我们没有灵活性,这个价位比较死,开发商有一点,就是违规行为,他就要处罚,他就是这样的东西,实际可以根据市场的这种购买的情况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记者:除此之外,您觉得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改革的东西?

    沈:需要改革的。

    记者:您觉得目前不尽合理的。

    沈:最主要我看还是在审批的环节,怎么样更多的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更多的来制约一些不应该买的人去买这个房子,这个总的关口一定要把好,这是可能需要从政策也好,从规定也好,可能要下一些功夫,因为中国的情况太复杂,怎么既保证那些人的利益,又能够依法行事。第二个,整个建设的过程,目前很多由政府来组织,有些地方采取这种招投标的方式,我觉得将来可能发展的方向,应该更多的采取这种市场运作的方式,这样有利于竞争,也有利于市场透明化,也有利于总的成本的下降。第三可能是我个人的想法,是不是所有的经济适用住房都采取这样的出售的方式,因为从收入的情况来看,可能年轻人收入少一点,过几年,他不一定属于这个属于这个范畴的。

    记者:租。

    沈:将来出租一部分,出售一部分,随着他的家庭变化以后,他可以融入到市场大的供应渠道里边去,不一定在,这样政府不需要给你一生的补贴在里边,补贴你穷的这几年,你富的那几年就不需要再补贴你了。这是从供应的方式上。

    记者:很多的老百姓没有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他们就在想,说既然你政府拿出一笔钱来贴在这个房子上,你为什么不能拿出这笔钱贴在老百姓身上,由我自己决定买什么房子,这不是大家都方便吗?

    沈:这就是可以考虑经济适用住房调整里边也有这方面,实际上我们前几年就已经提倡了,涉及到一个补砖头还是补人头的问题,现在有些城市,南通市已经走了这个路子,政府本来要建经济适用住房的钱,拿出来发给你需要买房子的人,然后你是按照一个,你到市场上采购,就是补人头去了,不补砖头,这样在一些中小城市是比较适合的,因为他的价位本身差别不大,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价位差别不大,你拿这个钱选购的时候,一个选择的余地大了,我可以选择很多,就是社会上都可以选择了。另外政府管理的方式也简单了,就是你需要补贴的,我一公布,哪些人应该优先,你排上队,那么你要买房子,你就可以先选,管理上也简单了,从这个开发商或者从市场的角度也更加,这也是一种可以探讨的。我们也没有说是,一定要政府来建或者怎么样,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有可能的将来还有其它的一些方式,现在因为是都是十六大精神,鼓励发展要有新思路,总的原则就是,把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能够解决的好,解决的使得大多数人满意,是这样作为一个前提,来设计一些政策。

    记者: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市场上有20%几的经济适用住宅,这些住宅的出现,使中低收入的家庭,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市面上还有70%,80%是商品住宅,他关系到更多人的利益。最近关于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的话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那究竟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将会如何呢,明天我们将继续关注。



责编:复苏 来源:CCTV.com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