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资讯 > 文化点击 > 美术 

杨诘苍——在东西方的十字路口
09.14 13:55

    
    
    在最近举办的二十世纪新形象画展上,水墨画家杨诘苍的作品《千层墨》在众多的油画作品中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这次画展选取的仅有的水墨作品。九十年代以后,画家杨诘苍移居法国,所以他没有中国其他年轻画家那样光彩夺目。但是他的作品,在推进中国水墨当代化方面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这些在国内各大美术馆中展览的乌黑一片的东西,就是曾经在八十年代轰动一时的观念作品《千层墨》。它们是杨诘苍在80年代作品基础上改造完成的。
    
    它们和同馆展出的油画作品有相似的地方,同样使用木的框架绷紧了布。但是在布的上面,却是宣纸。所谓的千层墨就是在这些宣纸上一层一层的涂上墨汁创作出来的。
    
    在这样的作品前,除了能够闻到墨的味道,看到宣纸上因为过多使用墨汁而产生的褶皱。观众似乎体会不到更多的东西。但是他们恰恰是中国水墨进入当代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黑团团里墨团团,墨团团里天地宽。”国画大师黄宾虹曾经这样形容过传统中国水墨中墨的氤氲变化。这句话用来形容杨诘苍的作品也非常恰当,不过在这里,所谓的天地宽不再是墨的变化,而是墨中融入的艺术家的经历、情绪、感情和行为。
    
    杨诘苍:我在同样的方块上画方块,我画一百次,是不一样,100次是有灵性的。有了时间和思考,我生活的经验完全进入了其中。
    
    五月份,从法国赶来的杨诘苍在北京北郊的一个简陋的画室里,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完成了新作品的改造。
    
    虽然他所用的工具无非是笔、墨和宣纸,但是对于传统中国画来说,这仍然是非同寻常的没有人能够想到,用这样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来处理水墨的画家,在二十年前,曾经受过非常精良的传统中国画教育,并且被认为是非常有天赋的国画少年。
    
    杨诘苍:我的出身比较传统,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学画,完全根据师承关系。
    
    杨诘苍的改变在是在八十年代,当时,当代艺术的思潮潮水般涌进国门,杨诘苍觉得手中的笔不太听使唤了。他的内心在毛笔、宣纸和墨汁之间经历了长时间的冲撞、质问、反叛。
    
    最后一切想法最后都安静下来,杨诫苍又重新回到笔、墨和纸之间,重新回到最经典文人画的最深处,不过表现出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杨诘苍:我觉得传统文人的精髓不是要象什么,而是一种修炼,一种表达,然后是交流,也可以说是一种行为。因为以前文人要通过艺去费修炼自己,然后通过艺来交流,比较。
    
    杨诘苍:我觉得中国画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太容易有效。所以握选择了别人都不以为是水磨的路子,不断的重叠。
    
    这时候,站在这些作品面前,除了墨,我们还能可以体会到重叠时间和空间,当代与传统的交汇,尤其是当这些因素被摆放在东西方文化的双重放大镜下,它的价值就变得更加多元。这时候,简单的重复也就不再粗暴,相反,它变得复杂而且厚重,人们甚至还能体会到其中饱含的艺术家的纤弱和敏感。
    
    杨诘苍的主要艺术活动在欧洲,他也正是凭借这种独特的重叠意识让中国水墨作品走进西方的艺术世界,完成他心目中的中国文人和世界文化的对话。



责编:李颖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