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20 17:23 |
|
只要一看到琴杆上的马头,几乎每个人都能认出这是著名的蒙古民族乐器马头琴。最近,在内蒙古举办的首届国际马头琴艺术节,是对建国到现在,我国马头琴音乐的一次梳理和宏扬,是一次国际性的音乐交流盛会。特别是在著名马头琴音乐家齐·宝力高带领下的千人合奏的马头琴曲,更是令人振奋。乐手们不但在内蒙古地区进行了巡演,而且也来到了北京。他们希望马头琴音乐能被更多的人熟悉和喜爱,成为世界性的音乐。 对于酷爱音乐的蒙古民族来说,如果没有了歌声,就象草原上没有了鲜花;如果没有了马头琴,就象毡房里没有了奶茶。 随着一支千人齐奏的《万马奔腾》曲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响起,当代马头琴音乐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齐·宝力高:“(搞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把蒙族的民族文化,蒙古民族的马头琴推向世界。这也说明,解放以来的50年,马头琴确实发展了。” 起源于宋元之际的马头琴,几百年来一直为草原的民间艺人所钟爱。它的基本特征是,有两条用多根马尾制成的琴弦,琴弓也用马尾制成,音色大致相同。但直到解放后的一段时间,无论是规格样式,还是演奏技法,马头琴都没有走向规范和稳定。从本世纪50年代的马头琴演奏家色拉西开始,到后来的桑都仍、齐宝力高等人,一直在不断地整理、改革马头琴。 参加演奏的演员,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的乐手,也有来自俄罗斯、蒙古、日本等国家的乐手。出于对马头琴的迷恋,人们聚到了一起,渴望在马头琴的故乡完成第一次千人齐奏的创举。 辛沪光:“民族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从象征意义来说,它还是有价值的,桃李满天下,到处开遍马头琴花。”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族人民对马有着特别的感情。飞驰的骏马,是民族的图腾。而马头琴正是这样一种信仰的延伸。 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在60年代创作的《万马奔腾》曲,以马头琴的音色和技巧来表现马的精神,恰如其分地体现了马头琴的特点。 齐·宝力高:“我65年去了内蒙古巴林左旗的那达慕大会,会上有100匹马参加赛马,最后有两匹马快到终点时,已经不行了,但是为了主人,他们咬着牙跑到终点,死了。当时牧民都哭了,骑手哭了,我也哭了。我作为成吉思汗的后代,一定要写一个歌颂马的曲子,把马的忠诚、一直往前的精神写出来。” 辛沪光:“《万马奔腾》分解和弦都是洋的东西,都吸收进来,象《云雀》(曲)似的,是受了西方音乐的启发,实际上民间的马头琴的曲子就有马的步伐,原来民间就有写马的曲子,但是民间比较淳朴、简短,在这个基础上发挥,就表现出马在奔腾,加上象抹弦这样的技巧,出来这个《万马奔腾》。” 建国到现在,马头琴从独奏发展到齐奏、重奏,逐渐变得适合现代音乐的样式。 参加这次演奏大会的蒙古国和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演员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图瓦琴师们这种奇特的唱法名叫“呼麦”,是蒙族一种古老的复音唱法。这种唱法也被形象地称作人声马头琴。“呼麦”与马头琴的呼应,流淌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这次音乐盛会,令马头琴声从草原响到城市,从内蒙传到北京。使更多的人领略到这种民族乐器的魅力。与此同时,它也为专业人士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索的课题:例如,如何保证在对马头琴进行改良、规范的同时,又不丢失它固有的特色。 辛沪光:“可以有多种的风格和流派,别弄成一个模子,近亲繁殖,就萎缩了。艺术属于创造性的东西。” 据悉,千人齐奏马头琴曲的表演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也许,这正是马头琴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
|
责编:李颖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