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综艺频道 > 相声名家系列:奇志 大兵  > 相声名家系列:奇志 大兵  > 正文

奇志与大兵的故事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4日 09:44

  奇志的故事

  在湖南本土大红大紫并从湖南走向全国的相声演员奇志却不是湖南人,这让大家都感到很意外,因为在他的相声里,长沙本土方言也说得很好,他自己的解释是,在长沙呆了20年,已经是半个湖南人了。杨奇峙的老家是辽宁,但是在山西出生和长大,他从小就很聪明,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儿时的他,已经展露出表演的才华,唱歌、舞蹈、说相声,几乎样样都能来一手,难怪家里给他取了个小名叫三尖子,意思是在家中排行老三而且样样都很优秀。

  在奇志的人生当中,部队生涯是对他今后的生活和相声事业影响最为深刻的。提到参军的经历,奇志显得很是得意:高中毕业后,他进了一个地方文工团学表演,一次团里对外演出《沙家浜》,奇志扮演当中一个小兵刁小三,虽然只是一个小角色,但是奇志的灵气和表演的天赋却展露无遗,就在这次表演中,他被部队文工团前来挑选文艺兵的领导看中,成为当时山西太原征召的2000新兵中惟一一个可以佩带帽徽领章的新兵。新兵出发时他被选为新兵代表上台发言,因为戴着帽徽领章,还被其他新兵认为是个老兵。

  进入部队的奇志从此打开了人生中崭新的一页。十几岁的他在部队就喜欢写写小诗、散文在刊物上发表,喜欢从生活中吸取创作元素。不过,搞创作的奇志常常感觉到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不够用,为了得到更多的素材和文学知识,他到处找书来看。作为部队文工团的一员,他们经常要到部队下属各连队慰问演出,每到一个地方,奇志首先去废品收购站淘书,看到喜欢的书都是论斤称的买回家,有时候老板看他是当兵的,就不收他的钱让他拿走了。奇志在连队爱书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一个战友知道他爱看书,给他带来了家里的一本唐诗三百首,故意调侃他说要先磕头再看书,结果奇志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从次,杨奇志“磕头求书”的故事也在文工团被传为美谈。正是因为这种勤奋好学的劲头,奇志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在文工团的时候,常常是一台晚会一半以上是杨奇峙创作和表演的节目,剩下的也是他参与创作的,而且,他创作的范围很广,包括相声、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其中,由他创作的相声《我们的连长》获得全军一等奖,十五年的部队生活成了奇志相声生命里一个重要的积累过程。妻子李湘娟是奇志所在部队驻地附近部队医院文工团的骨干,也是一名军人。李湘娟被医院派到部队文工团学习,结识了奇峙这个名人,被他的文采和能力所吸引,主动追求他,但是,当时参军较早的李湘娟已经转干,奇峙还是个兵,军官爱上一个兵被传为一段佳话。但是,在两人准备结婚的前夕,奇志被派往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参加慰问演出。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奇志根据自己的见闻写出了著名的散文《吻在国徽下》,因为表现出众,慰问结束后,杨奇峙被评为三等功,他就带着这枚三等功的奖章回部队和妻子洞房。

  奇志复员的时候,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地方文工团请他去,但是为了不再和妻子分开,他选择了倒插门来湖南,从此在湖南一呆就是20年,不但在湖南闯荡出了“奇志大兵”这个响当当的名号,也因为这个名号中包含的分分合合,在人生中平添了一丝无奈和惋惜。

  奇志与大兵的故事

  大兵与奇志的第一次见面应该追溯到1984年。那时奇志与湖南著名相声演员郭新搭档,两人在相声界里小有名气。一天,为了备战一项全国性的相声大赛,奇志、郭新躲在烈士公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练习新创作的相声《啊!马王堆》。一个单瘦的小孩则站在一旁观看。第二天,他们又到那个地方练习,那个孩子又来了,他一直站在旁边看,也不说话,直到傍晚时分,奇志、郭新两人准备回家,这个小孩却突然跑到奇志跟前,说:“老师,我特别喜欢相声,您能教我吗?”奇志仔细地打量了眼前这个孩子:个儿不高,穿着蓝校服,十分清瘦。“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学校的?”“我叫任军(大兵的真名),一中的。”见他一脸恳切的神情,奇志不忍拒绝,点头答应了,告诉了他自己的住处。从那以后,每个周末大兵都会拿着录音机跑到奇志家里来求教;奇志呢,也手把手地从最基础的相声知识开始教授他。那一年,大兵才14岁。大兵14岁开始跟奇志学相声,但是他们之间一直没有进行过合作。大兵后来报考了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声乐,大学毕业后参军进入了部队文工团,复员回来后在星沙之声电台做了半年多的主持,后来辞职开始跑场,而当时奇志也正在歌厅里兼职,两人都各自在舞厅担任主持或和别人搭档演相声小品,这个时期的长沙歌厅,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各种各样的歌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95年,在大兵的提议下,两人开始合作在歌厅演双簧、说相声。

  第一场演出的时候,那个小歌厅的老板本不想要他们上,但是他们俩软磨硬缠的终于得到了上台的机会。演出效果也很不好,台下稀稀拉拉的几个观众根本没有表演气氛,而两人说的是别人创作的段子,无论是对段子的理解还是表演的默契都很不到位。演出结束后,30元的报酬,两个人躲到一个角落里偷偷分了。后来又试了几个歌厅,效果同样不尽人意,再到后来没人请他们跑场了,不要报酬人家也不要,这样两人开始意识到创作属于自己的相声段子是多么重要,于是,他们每天下午两点去奇志在湖南省文联的办公室搞创作,晚上再带上新段子去歌厅表演来打磨段子,为了能够适应市场,他们将段子加进了许多反映长沙老百姓生活状况的元素,再到歌厅一试,效果果然好多了。就这样,这对师徒开始慢慢在长沙的歌厅站稳了脚。那段时间,奇志、大兵吃尽了苦头,两人白天创作段子,晚上就四处跑场子演出。当时他们经济并不宽裕,奇志每天骑着辆破旧不堪的摩托车载着大兵从城东跑到城西,日晒雨淋,风雨无阻整整坚持了一年。后来,大兵用挣来的钱也买了一辆摩托车。在这一年里,他们每天必去三个场以上,按奇志自己的话说,他们是一年跑了三年的场。1996年的除夕之夜,忙完几个歌厅的演出回来,天已经亮了。大兵、奇志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泪如泉涌。互道一声新年好之后,两人就回家了。结果,下午三点,两个人又准时来到文联凑在一起改段子,为了迎合歌厅老观众的口味,他们被逼一个星期要赶出一个新段子,人生有时候是可以共苦,但最后却难以同甘,这就是人生的况味。

  由于他们的相声符合长沙人的胃口,两人很快在歌厅界红火起来。为了自己的生意,不少歌厅老板争着邀请奇志、大兵来演出。可奇志、大兵分身乏术呀,于是没有请到他们的人就不乐意了。一天晚上,两人去赶场演出,在歌厅外遭到十多个不明身份的人的殴打。当时,那些人用拳头、木棍使劲揍大兵,奇志也被打得滚到了一边,看到大兵被打惨了,奇志忍着痛,扑过去抱着大兵的头,把他保护在自己的身体下面,还一边喊着,别打他了,要打就打我!后来,那些人走后,奇志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还是用那辆摩托车载着已经不省人事的大兵去了医院。

  1996年,奇志、大兵的事业有了新的转机。当时湖南经视综艺节目《幸运3721》十分红火,制片人龙丹妮对歌厅文化非常熟悉,就萌发了邀请奇志、大兵上电视表演的念头。奇志、大兵正欲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当下一拍即合。龙丹妮最初只是想让他俩表演试试,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节目结束后,收到许多观众的电话,一时间好评如潮。节目组喜出望外,当即决定为他们开辟系列节目。于是奇志、大兵成为了《幸运3721》的常客,每周都演出一个相声节目。由于他们演出的节目早在歌厅打磨过多次,知道哪儿效果好哪儿不好,不好的地方就马上加包袱,再上电视自然“笑”果不凡。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

  这一年下来,两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他们的创作压力特别大,一周要出一个新段子,加上还要去歌厅练习新段子,但是,这一段时间,也是奇志大兵合作最亲密、作品创作最丰富的时期。正是这一年,使得奇志、大兵在湖南声名鹊起、家喻户晓,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不久,他们就开始冲击央视春节晚会、迈出了走向全国的步伐。但是,在奇志、大兵合作的最后两年里,两人几乎没有共同创作出新的相声作品。用奇志的话说,大兵具备成为一个优秀相声演员的诸多条件:勤奋、幽默。确实,在和奇志搭档的几年里,大兵在艺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南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电视台开始请大兵担任主持人;报社开始请大兵担任形象代言人;广告商开始追逐大兵拍广告……凭借相声《治感冒》,大兵也得到了最佳捧哏奖,奇志大兵从北京获奖回来后,个别媒体更是派出大批记者赴机场团团围住大兵,将奇志“晾”在一边。

  随后的报道中也是直接改成“大兵奇志”如何如何。这些,都使得奇志、大兵的关系开始悄悄地发生改变。一位熟悉他们的朋友说:“奇志收的徒弟每天都得到他的办公室去讨论创作方面的问题,大兵也不例外,但在他们合作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奇志拎着矿泉水去大兵家磨段子。”而在平时奇志、大兵演出的歌厅里,奇志主动提出主持人报幕时,由原来的“奇志、大兵”改成“大兵、奇志”……2003年2月28日,奇志冥冥中感到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演出,而在当晚他们合作得依然是那么天衣无缝,但就在演出后的深夜,大兵打来了一个电话:“奇志,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我们分手吧。”“那3月15日的‘消费者’晚会呢?”沉默了一会,大兵回答:“那天我另有安排。”“那好吧,我祝你一帆风顺。”这便是分手瞬间奇志和大兵最后一次的对话,没有争吵,但平静下埋伏着多少不安。

  在面对我们的主持人时,奇志承认:“其实,我们早在两年前就已真正分过手,后来,我又主动提出合作,不久,我俩又在一起说相声。大兵是一个很有灵气的相声演员,我们合作一直很愉快。这次,确实是大兵主动提出不与我合作,作为师傅,分手比杀我还痛苦。” 艺术上的分歧是奇志、大兵分手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两人从1995年开始,磨合了8年时间,但随着双方艺术造诣的提高,奇志、大兵在创作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分歧。两人最大的一次摩擦出现在3年前。

  当时奇志提议写《治感冒》这个段子,但大兵对奇志自我感觉不错的《治感冒》没有什么兴趣。两人就艺术创作方面的问题发生了争执。一位当时在现场的目击者说,这是这对师徒第一次红脸。按照原计划,晚上奇志、大兵应该到长沙的几家歌厅参加演出,但当晚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有奇志一人,他临时和歌厅的主持人合作讲了几个小段子。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事实上这次本应非常平常的艺术讨论却为两人日后的分手埋下了伏笔。因为这次办公室里的争执,不久后奇志、大兵暂时分手了。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分手。因为没有被新闻界获悉,因而显得风平浪静。后来由于一些曲艺界人士和圈内朋友的撮合,同时电视系列剧《一笑治百病》也邀请他们两人加盟,奇志主动打电话给大兵邀请他再次合作,两人这才又走到了一起。

  “裂穴”是相声界行话,指一对搭档分手。过去相声演员配对,有句形象的话叫“台下团结如‘兄弟’,台上默契如‘夫妻’”,意思是说一对好搭档只有关系好得和“夫妻”一样,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而在《背后的故事》现场,奇志也坦言,接到大兵提出分手的电话时,自己非常的轻松,就好像闹离婚的夫妻,在签字的那一刻反而是最轻松的。分手后的奇志,目前找了一个新搭档叫徐文,也是他的徒弟,两人的创作热情很高,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创作了7个新段子,其中奇志的《一块钱》还有可能被搬上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目前奇志正在长沙做节目的最后修改,力争再次冲进春节晚会。在节目的最后,奇志说,奇志大兵这个文化品牌的创立很不容易,现在分开了,实在很可惜,不过,他尊重大兵的选择,这也就是不伤害大兵,他希望,他们两人的分手,能够重新创立两个不同的新品牌。 (来源: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

(编辑:凌微 来源:)
闁稿繐鍘栫花鐝籆TV | CCTV.com濞寸姴顑囩划锟� | 濠㈤鍠涢~瀣閸濆嫬顫旈悹褍瀚花顕€宕掗妸銉У閹艰揪鎷� | 闁绘鐗婂ḿ鍫熺珶閻楀牊顫� | 婵炲娲栫欢銉︺亜妤e啯锛栭柨娑欒壘濞撱倝骞嬮幇顒備紣閻㈩垰鐗呯花銊╁礉閳╁啫顣�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 | 妤犵偛鐏濋幉锟犲嫉瀹ュ懎顫� | 闁告瑥顑嗛崕蹇涙煣閻愵剙澶�
 濞戞搩鍘煎ù妤佺▔椤撶偑浜烽柣顫祷椤宕i敓锟� 闁绘鐗婂ḿ鍫ュ箥閳ь剟寮甸敓锟�
濞存粎鎮侰P閻犲浄鎷�060535闁告瑱鎷�  缂傚啯鍨崇粭鍌涘閻樿櫕灏¢悷娆忔閹鎳為崒婊勭獥閻犱胶枪瑜拌尙鎷犳担绋垮▏ 0102004
缂傚啯鍨块妴澶屾媼閹规劦鍚€闁挎冻鎷�濞戞搩鍙€椤鈻介崘鍙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