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外宣的一个缩影


    --写在《中国报道》创办10周年之际

     ○ 吴明训 王广令

    1991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对外宣传栏目《中国报道》诞生了。仿佛是转眼之间,它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报道》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电视对外宣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个缩影。

    《中国报道》诞生之前,中央电视台的对外宣传没有固定的栏目。当时的对外部制作的节目,一般都是临时申请播出时间,而对海外的宣传就只能靠航空邮寄磁带了,至于什么时候收到,是否在当地播出,我们就管不了了。《中国报道》的创办,标志着中国的电视对外宣传有了一个固定的正式的窗口。

    创办之初,《中国报道》组只有8位编辑记者,外加4位从地方台借调的同志。大家整天东奔西忙,经营着每周一期,每期30分钟的节目。没有充足的节目经费,也没有黄金的播出时段,但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追求,那就是,我们的节目要与国际接轨,要用海外观众能够和愿意接受的方式介绍中国,要与对内宣传片的说教味有所区别。所以,《中国报道》的栏目样式设计为当时还很新潮的版块式杂志性栏目,内设《焦点》、《星座》、《看中国》、《珍闻》、《科技之光》等小栏目。只可惜,限于当时外宣的条件,无力把栏目做大,以至于其中一些子栏目如"焦点"后来被内宣栏目借走做大,而其最初的出处倒无人知晓了。

    尽管如此,这期间,《中国报道》还是有过红火的日子。每逢重大活动,如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每逢重要节日,如春节,《中国报道》都要全体动员,夜以继日推出特别节目。每年的全国电视外宣奖(后来叫彩虹奖)《中国报道》都要抱回大半。

    应该说,《中国报道》是伴随着中国电视对外宣传事业的发展而成长壮大的。

    1995年,中央电视台开办的国际频道,已通过若干颗卫星覆盖全球98%的地区,实施24小时播出。《中国报道》要求做大的愿望十分迫切,时机也已成熟,因此,我们开始进行改版。一般说来,一个新栏目,三年不变,人们就会感觉它陈旧了,而《中国报道》已经五年了。但改成什么样呢?

    当时,刚刚创办不久的《东方时空》正在走红。因此,台领导提出《中国报道》要办成对外的《东方时空》。于是,不仅在内容上,甚至在形式上,包括其中要有一首MTV,都学了过来,1996年3月,新版《中国报道》出台。改版后的《中国报道》由每期30分钟延长至45分钟,内设小栏目有:《时事报道》、《时代人物》、《社会写真》、《经济特写》、《民族风情》、《锦锈中华》,还有每周一首《音乐电视》。同年5月,《中国报道》又扩版为每周两期。

    《中国报道》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1997年的事。当时,大家都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把栏目"打通",变成每天一期,因为只有打通才容易产生影响。但怎么个打通法?意见很不一致。当时的主管台领导提出了现在这种形式。电视是靠画面取胜的,而这种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更像广播而不像电视,能不能吸引观众,当时的确难以预测。

    但是,经过不长的时间,我们就发现了这种节目样式的优越性,操作简便,事半功倍。因为只有这种新闻加访谈的模式才能够既保证节目的时效性--当天大事当天报,又满足深度报道栏目所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请来接受专访的都是最权威的嘉宾。

    在那一段时间里,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和台内其他的深度报道栏目相比,我们总能在时效性上领先,往往是当天的新闻刚刚播发,我们的节目随后就连新闻带访谈洋洋洒洒地推了出来。这样的时效性如果靠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剪接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到1998年,《中国报道》又进一步做大,从每期15分钟扩版为30分钟,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期间,几次重大事件的报道,对确立《中国报道》今天的地位至关重要,不能不记下一笔。

    首先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报道。当时新版《中国报道》出台才两个月,面对香港回归这样重大的历史机遇,《中国报道》有备而来,利用访谈的优势,不仅采访了首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外交部首位驻港特派员、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主要领导,还与我们的驻外记者合作,采访到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国际政要,在连续72小时直播的香港回归特别报道中,《中国报道》连续播出了近20期特别节目,撑起了国际频道香港回归报道的半壁江山。新版《中国报道》这样一种新闻加访谈的形式让人刮目相看。

    第二件是1998年夏季的抗洪救灾报道。在前前后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报道》共推出了近40期抗洪救灾报道,总计1000多分钟,在最紧张的七八月间,几乎每天一期,而且都是本栏目记者自采的,这在中央电视台所有栏目中无可比者。那时候,《中国报道》的记者在抗洪前线的信誉和知名度都是很高的,因为当时抗洪一线记者很多,不一定所有的记者采访的新闻都能被采用,只有《中国报道》记者的采访,只要传回来就一定能播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新闻容量大。

    播出量大是我们的优势,但搞不好则可能出现内容重复冗长的问题。为此,我们加强前期策划,力求使我们的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前瞻性。抗洪初期,在众多媒体连篇累牍报道灾情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关注救灾及对灾害原因的分析了,我们是最早派记者赴长江上游采访水土流失情况的栏目之一;而当大家把注意力聚集到分析原因时,我们的关注点又及时转到发扬抗洪精神,灾后重建家园上来。可以说,抗洪报道的每一步,《中国报道》都是走在前头的。

    尤其难得的是,通过抗洪救灾报道,一支成熟的、能打硬仗的记者队伍锻炼出来了。

    抗洪报道结束后,《中国报道》荣获中央电视台、广电总局、中宣部的抗洪救灾报道先进集体称号。

    第三是1999年"5.8"我驻南使馆被炸的报道。事发当天,我们专题部党支部正在河北平山西柏坡搞植树活动。当天下午4点多得到消息,我部两位主任带《中国报道》国际组的部分同志火速驱车返回。路上,我们一边了解情况,一边联络嘉宾,一边安排人员和机房。晚上八点赶回台里,马上投入工作,第二天一早《中国报道》的第一档节目播出了。

    一开始,所谓"误炸"问题很敏感,新闻节目可以避而不提,可作为深度报道的访谈却无法回避,必须给观众一个明确的回答。怎么办?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决定还是谈,而且要谈深谈透谈清楚,谈得无可辩驳,一旦需要,马上就可以播出去。结果,这个宝押对了。节目播出的当天,栏目组就收到了很多电话,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华人华侨留学生打来的。在央视收视率调查表上,这期节目的收视率创国际频道最高记录,而且至今无人能够打破。事过很久,每当提起《中国报道》,总有人说:"噢,知道,看过你们做的'炸大使馆'的节目,印象太深了!"

    2000年的"两会"报道期间,《中国报道》邀请到上海市市长徐匡迪等8位省市领导人同时到演播室接受专访,畅谈西部大开发问题,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引起轰动,节目播出后反响也十分强烈。这8位省市高级领导由此对《中国报道》十分器重,徐匡迪市长诚挚地说,我是《中国报道》的忠实观众。在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我飞机事件报道中,由于报道迅速及时,分析深刻独到,从而使《中国报道》在国际频道的收视率名列榜首。这次报道活动,再一次说明每逢大事,许多观众必看《中国报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把《中国报道》比做一棵树,那么,今天它已然成材;如果把它比做一个人,那么,它才刚刚走出童稚,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中国报道》栏目广告由中视金桥国际广告公司独家代理

    电话:(010)68574900 68573020

    传真:(010)68578455

    地址:北京复兴路15号

    电邮:cctv.ypb@sohu.com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