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原生态和学院派中的另一条路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4日 17:36 来源:CCTV.com

  

    听了阎维文的第一张专辑,我想到了一个说法,这就是,阎维文显然在走着“原生态”和“学院派”之间的第三条路。

  说到“原生态”和“学院派”,先要有个简单的限定,免得误会。

  所谓“原生态”似乎指的是过去所说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但这个说法近年来的说法和实践上,应当更准确地定义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始生存状态的民族民间音乐。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基于“普及与提高”的观点,我们在采集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也有相当一批音乐家包括基层音乐工作者有意识地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和规范在改编乃至改造着民族民间音乐。这种做法曾经产生了大批优秀的、流传全国的歌曲和器乐作品,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普及。它的负面影响就是造成了地方上容易陷入“现代化”的误区,以至于不少地方特别是县级文工团或歌舞团的民族民间音乐已经变得似是而非,特别是在音律、音色和节奏上太多地受到了程度不同的“规范化”。因此,近年来的一些音乐学者和音乐人才大声疾呼要尊重和保持“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这方面,我们可以举出田青、陈哲、乔建中等人为代表。

  所谓“学院派”应当指的是自从中国出现现代歌曲创作以来,在作曲家把西方作曲技法和中国音乐资源相结合以来,在中国声乐家把西方演唱技法和中国民族民间唱法相结合以来逐渐形成了以音乐学院声乐教育体系为载体的一个声乐学派。但在近年来的争论中,这一概念已经在批评方面特制为“千人一腔”的过于强调声乐演唱技法共性的教育现象和“民族唱法”这一出自传媒并不严谨的概念的话语霸权。

  本文不是要对“原生态”和“学院派”进行讨论。但我个人一向认为:至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广大地域和多民族的国家来讲,声乐上理论上至少应该有不下几十种乃至上百种流派,现有的“学院派”只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因此,至少在“原生态”和“学院派”中应该存在很多条路。

  指出这点,还在于近年来,关于“原生态”和“学院派”之争较少体现在学术领域,更多地是在传媒领域,更重要的却是在实践领域。所以,不管传媒领域如何,今后学术领域的探讨如何,我还是相信“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我更重视在声乐发展上的实践如何。

   现在很多歌唱家都有意识地录制更为“三贴近”的专辑,为此也有各种各样的策划和设计。目前我听到的一些专辑中,我以为阎维文的策划和设计是比较完整也比较平衡的。第一,成名歌手我以为轻易不要在唱法上有太大的改变。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能不能获得听众的认可取决于一切条件,在唱法上走得太远反而容易脱离群众。第二,如何“时尚化”也不能破坏作品的完整性,就是不能“两张皮”。说句俗话,真正选用了“三贴近”的题材,歌词上说人话、说情话、说实话,旋律上好听、唱法上动人、编曲上现代——不一定是流行、制作上精良,我不信任何一个歌唱家找不到自己的市场——不要忘记,其实市场就是愿意购买你作品的听众!

/金兆钧

金兆钧:资深乐评人,曾策划中国流行歌坛十年回顾系列活动《人民音乐》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评委,广电总局金号奖评委。

 

  

 

 

责编:马兰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