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走遍中国

[镇江]《南山四杰》2002-117
12月27日 17:08

  编导:高跃 鲁潜 摄像:高嵩 高义刚

  镇江的南郊群山环抱,竹木葱茏。宋代著名画家米芾,称之为“城市山林”。

  这座石牌坊,叫招隐坊,横额上书有“宋戴墉高隐处”,下有“招隐”二字。这一招,一隐两个字便带出了南山历史上的四位文化名人。

  戴墉字仲若,南朝名士,一生不求仕禄,喜游名山大川,中年后隐居南山。听鹂山房是戴墉当年在南山的居所,在这里他调整宫商,心声变曲。戴墉一生酷爱音乐。诗文、书画、雕塑也无一不精。他创作了15部曲谱,和一部长曲。其中,“游弦”、“广陵”、“止息”为代表作。他的曲作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灿烂篇章。

  宋武帝刘裕闻其名,爱其才,对戴墉屡加诏聘,请他出山为官。然而,“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戴墉不为所动。后人为彰显其不畏权贵,豪放不羁的风范,将戴墉隐居的山林命名为招隐山。

  每逢黄鹂啼鸣时戴墉便携桐琴,于云山雾竹之中。听鹂整弦。琴抚心声。

  南山还到来过南朝另一位名人,如今“读书人去留萧寺”。萧统,诣号昭明。故后人习称《文选》为《昭明文选》。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自幼聪慧过人,两岁时被立为太子,十四岁加冕。

  成年后,萧统有感于朝政的险恶,决定离开当时的都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到镇江的南山,韬光养晦,读书撰文。

  萧统邀集当时的著名文仕在此商讨编纂一部诗文总集——文选。萧统编辑文选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因此,凡“姬公之籍、孔文之书、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等即所谓经、史、子、集的著作一概不选。

  用这样的取舍标准,来编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大概只有萧统这样身份的人才做得到。

  《文选》收入了,上起周代,下至梁朝,七八百年间129位文人才子的文章。共30卷38类,700余篇。这部文选保存了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学精粹,并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勰,南朝人,幼年丧父后家道中落,成年后出家为僧,在梁朝做过几任小官吏。一生不得志。三十多岁时便写成了使他名垂青史的巨著,“文心雕龙”。“文心”是指如何用心写文章,“雕龙”是指言辞修饰的很精美。刘勰写作“文心雕龙”的原意是谈作文的原则和方法。但当时并没有得到文坛和仕林的重视。五十多岁时,应昭明太子萧统之邀。任东宫通事舍人。后随萧统一起到南山参与了商讨编订文选的工作。刘勰的文学思想对萧统编篡文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同时也是第一部最具系统性的美学论著。

  “烟雨鹤林开画本”。在南山鹤林寺遗址附近有一座题有城市山林的石牌坊。北宋时在这里建有一座精舍,他的主人是大画家米芾。据说米芾特别喜欢镇江山水,尤喜镇江南郊山林那“云气弥漫、树林隐现”的山景奇观。因此三十六岁时定居镇江。

  米芾字元璋,世居太原。宋徽宗时因他成就超人,招他为书画博士。曾任礼部员外郎,所以人称“米南宫”。又因其举止癫狂,放荡不羁,被称为“米癫”。米芾的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大家”。

  定居镇江后,米芾以山水造化为师,领悟其奥妙所在。创造出独特的“米氏云山”画法。成为我国绘画史上变古求新,继往开来的一代巨匠。南山景区之所以名胜,并不仅仅是因其环境幽雅,景色神奇,真正使南山称著于世的是它众多的历史人文遗迹。


责编:陈玥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