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拿起剑

前两天从老山拿回一本《中国击剑史》。确实让人长知识!我这才知道,原来将击剑介绍到中国来的"中国击剑运动先驱者"贾玉瑞先生,竟然是我的母校北师大的老师,而且击剑第一次在中国大众面前亮相,就是由贾先生带着北师大体育系的学生完成的。亏我还说自己热爱击剑,有点脸红啊。

可我那会儿上大学的时候,也读过校史,怎么就没看见这方面的介绍呢?是我太粗心没有看见?还是校史资料里面没有涉及?

一边看书,一边整理一份《中国击剑史上的'第一'》,过段时间挂到"爱剑小舍"里面去。
又是一个多月不摸剑,该去练两下了。自打开始玩剑,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程度都达不到。每次教练说我不刻苦,下的功夫太少,我都承认错误。教练苦口婆心的说:要是工作忙,没时间去俱乐部,那也可以在家里练刺靶、练步法呀。我也试过,结果发现,自己毛病挺大,不站在正规的剑道上,怎么都觉得别扭,根本就没法练。

今天正好下午有空,拎着剑奔了二体校。跟二体校的学员打实战。都是比我小十几岁的孩子,但到底是半专业,赢我跟玩儿似的。好在我心态不错,抱着锻炼和学习的态度,一剑一剑认真的打。

第一个对手出剑谨慎,轻易不进攻。我也不知道她的虚实。两个人互相逼近,刺不中,就赶紧退开,在剑道上一蹦一蹦的对峙,并寻找新的时机。然后,再逼近,再退开。经常是来来回回好几次,才刺中一剑。好久不运动,体力真是跟不上,很快就喘上了。

第一个下去,又换了一个上来,跟第一个几乎是差不多的战术,拖得我快要累死。学专业选手,打几剑,就停下来,擦汗、别发卡、系鞋带。心头替自己不好意思:人家专业选手主要是利用这种空隙冷静头脑、琢磨战术,而我是纯粹为了恢复点体力,层次简直是天壤之别。待到打完第二场,就只剩下喘气的份儿了,如果不是考虑到面子问题,肯定躺倒在地。

还没歇够,那边就叫上了:怎么样,接着来第三场吧。对手是个比我高出半头的女孩,修长修长的,模特儿身材。左手。跟我一样喜欢在刺中对方的时候锐叫一声。跟商量好的似的,都不打拉锯战,剑要是接触上了,基本都是打到亮灯,才分开。对手喜欢刺我左下腹,但我这个部位的防守还击很不熟练,眼看着有了时机却力不从心。练了一阵,打五剑,3:5输掉。

觉得剑柄顶住的地方火辣辣的疼。脱了手套,果然是磨掉了一层皮。教练给我贴白胶布,听我嘟囔:"瞧,我还是有点吃苦精神的吧……"教练都不看我,轻描淡写的说:"这点小伤,有什么可说的啊?"我不再多嘴,赶紧听教练总结:对抗中动作不连贯,浪费时机,严重影响攻击效果。一句话:还是缺练!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