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月13日 老友重逢 |
|
|
上午,在一楼记者间开会。蔡猛主持,各项目专项记者介绍该项目亚运会目标,主要选手情况和主要对手情况。记者们轮流上阵侃侃而谈,主持人和评论员们竖着耳朵听,拿着小本儿记,时而跟学生似的提上几个不明白的问题。亚运会项目多,选手多,拿金牌奖牌的面积大,不跟专项记者们请教,还真是很多情况不清楚。上一次的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报道,是在两年前的悉尼奥运会,跟那时候相比,选手的人员变动很大,许多我所熟悉的运动员已经退出了竞技圈,新成长起来的一大批,有的连名字都没怎么听说过。说不定这次亚运会以后,就成了明星了呢。
午间,暂时休会。到西贝莜面村吃西北风味菜,七个人摇头晃脑的敞开了腮帮子,张伟买单,因为是他生日。饭馆还送了一只镀银小碗,说是给寿星客人的礼物。这饭馆"收买人心"的招不错,让你花了钱还觉得老板挺大方。
饭后,赶着回台接着听专项记者讲课。旁边打字做记录的两个小姑娘几乎都没工夫抬头,跟速度极快的机械手似的,一个劲儿滴滴答答敲键盘。过几天,我们就可以拿到一本详细的亚运会中国队情况介绍了。
感谢打字小姑娘的辛勤劳动,让我可以偷个懒,中途告退,赶紧去应付英语老师的最后通牒。前些天,接到老师电话,先是表扬我几句学习效果不错,很快就言归正传,问我为何老不去上课。她讲的道理我其实都明白啊,无非是说外语这东西必须时常往脑子里灌,时常挂在嘴上说,否则就要退化了。先还是检讨自己吧,忙是忙,但也的确还没忙到一点时间抽不出来的地步。主要是自我督促鞭策力不够,勤奋精神不足。自己觉得还算是个好学生,不能让老师对我失去耐心,所以,赶紧抽时间上课去吧。
在电脑教室一坐就是四个小时,中间就出来两次透透气。眼睛老盯着屏幕看,都快看花了。正眨巴干涩的眼睛呢,手机响了。班长晓东说正跟我的一个13年没见过面的朋友在一起,让我猜这朋友是谁。朋友说了几句话,还报出了自己的名字--惭愧啊,我居然真的想不出是谁了。名字倒是有些耳熟,但面目什么的对不上了。还是朋友善解人意,听出我的尴尬,便道:你上完课再打电话过来吧。
接着集中精力学习。最后是一大堆考试题,分成若干组,每组的正确率必须在70%以上,否则就过不了关。还好,尽管有些头昏眼花,终于还是顺利的全部通过。呵呵,我可以升级了!高高兴兴的捧着几张记录着我学习心血的成绩单去找老师,老师却不在。看看表,也怪不得老师没耐性,已经7点,早就是下班晚餐的时间了。
坐在北京夜色下我的白色小坐骑里,给晓东班长和我还没猜出来的老朋友继续那个刚才没打完的电话。老朋友给我描述起当年一起做过的事情,我恍然大悟,差点喊起来:"是你啊,迷豆?你不能怪我记不得你的名字,你忘了,那时候我们从来不叫你的真名,只叫你迷豆啊!"
迷豆在心理系,高我一个年级。小个子,大眼睛,永远微笑,永远好性情,永远认真负责。我们那时拍校园电视剧,他的场记环节是所有人最放心的,因为他永远不偷懒,永远不粗心。一块儿玩儿的时候,都属于有志青年的我们还谈理想、谈追求、谈人生,特有共同语言。13年前,迷豆先我一步毕业,从此就失去了联系。
问清迷豆他们所在的地点,在七点过还没消退的车流高峰中赶过去。上了四环,因为有施工,车就堵得走不动了。几公里的路,楞是耗了50分钟。中间晓东班长打电话问我到了哪里,忍不住的跟他抱怨。班长好脾气,安慰说已经不远了,他们会耐心等,不用着急。
终于看见迷豆了,还是小个子、大眼睛(废话,呵呵),还是一脸的孩子气的笑容。唯一的变化是--胖了。同座的,还有晓东班长的太太,跟迷豆是大学同班同学,难怪迷豆会跟晓东班长聚到了一起。一问方知,迷豆这次是专门为参加师大100周年校庆,为在校庆期间参加同学聚会而从西藏千里迢迢赶来北京的。迷豆现在是援藏干部,要为提高西藏人民的生活质量而努力工作三年。
免不了又是一通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和缅怀,好多好多熟悉的或者曾经熟悉现在已变得陌生的名字从大家的嘴里说出来,连带出来的是依然清晰或者已然模糊的悠悠往事。
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能重新看一看我们当年在学校里拍的电视剧,很想看一看,看看留在那里的纯洁而灿烂的时光,那些青涩的气息,纯净的理想……而且,那里面还记录着我们共同的劳动和友谊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