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网络消息:“《国际时讯》本质上是一档传递国际大文化信息的节目,人文性是它存在的理由,也是它避免让自己流于媚俗的支撑点。人文性不是要求它作出一种悲天悯人的姿态,而是弘扬一种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理念。”——孙平
孙平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孙平主创的《国际时讯》栏目,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铁杆观众”。他们说《国际时讯》做的有滋有味,他们把《国际时讯》称为中文版的百科全书。
孙平的手下告诉我们:孙老师没有领导架子。没有领导架子的孙平如何带领自己的团队创造了如此有魅力的新闻节目?正值《国际时讯》开播两周年之际,我们走进《国际时讯》栏目组,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制片人。
“《国际时讯》的名字是我提的,我也承认这个名字还是硬了点”
2000年,中央一套的新闻节目全面改版,整点新闻纷纷上马,《东方时空》酝酿“变脸”,但在国际新闻领域,仿佛一切静悄悄。其实不然。
“想法是很早之前就有了,在2000年年初,我们开始筹备这个节目。各个地方台用我们的国际新闻,一般集中在两头,一个是国际时事报道,二是奇闻轶事和天灾人祸。其实好多国际新闻背后有一定的政治含义和文化含义。”
孙平发现在国际新闻文化含义这一块,新闻里表现的很少。
“当时的国际新闻容易走2个极端,不是成了每日国际时事政治变动的流水账,就是成了专门播发海外奇闻轶事的‘花边小报’,许多国外稿源用不上。比如说,肯尼亚举办一场乡村音乐会,这则新闻的背后是什么,在《国际时讯》里,我们想要展示的,观众想要了解的是地球的某个地方人们的生活状态,乡村音乐会反映当地人的一种生活,同时人们也愿意了解他们的生活。”
“我们创办《国际时讯》的初衷是想办一档集知识性、趣味性、时尚性于一体的国际新闻板块,供地方台无偿使用,搭建起地方台和中央台良好合作的桥梁。”
下午5点,不是一个便于观众观看的时间,但便于地方台录制节目。2年时间过去了,谁也没有想过这个当初服务于地方台的节目会火起来,收视率稳定上升,创了下午时段电视栏目的高峰。
一听《国际时讯》这个名字,一般人会把它等同于新闻播报类节目,但看了《国际时讯》后又觉得它不像新闻。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
“想名字的过程真是搜肠刮肚,想了10多个名字。《国际时讯》是我提的,尽管主编们后来都不承认”,孙平说到这儿,两手一摆,笑了起来,谈话的气氛中多了些对创业之初的怀念,“我当时说‘时讯’2字,大有文章:‘时’可以是纪实,可以是时尚,也指时时发生的事,与《国际时讯》的内容定位不谋而合。当然,我也承认这个名字还是硬了点。”
做了快10年的国际新闻,孙平在定位《国际时讯》栏目时,非常严谨,“我更愿意把《国际时讯》称为一个新闻专栏节目。专栏反映的是某一领域的集中报道,专栏还在于体现一种人文的关注。首先要看这人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说的话为什么考虑?什么因素让他这么说,表现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它从这个角度去挖掘,是区别于新闻播报的。”
同期声+叙事化的播报方式使新闻的人文味道更浓了
“开始《国际时讯》的内容设计更丰富,有经典镜头、经典声音等板块。但由于《国际时讯》是日播的,长期下来,不一定保证每天都会有很经典的东西,考虑到节目的整体质量,我们只好‘忍痛割爱’。”
《国际时讯》从开播之初就倡导“大文化”的传播理念,《国际时讯》的编导们在2年的制作时间里也一直在思索,文化都包含哪些东西?
“文化是个大的概念,人们的衣食住行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国际时讯》本身有文化板块,这个板块的落脚点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包含对时尚、建筑、戏剧、音乐等的追求和看法……不光是人的文化,还表现人和文化交融。”
“文化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视角,在孤立的事实上要有归纳的能力。说穿了这是一个眼界的问题,也是一个节目好坏的评判标准。”
做了快10年的国际新闻,孙平承认国际新闻有它天然的弱项,“我们是拿别人的东西重新加工,有时候要看你的半成品怎么样?你的加工手段怎么样?我们可以在加工的手段和方式来探讨。例如,做残疾人使用电动车的新闻,这个编辑想到把许多关于关爱残疾人的科技发明组合在一起,主题就变大了,不仅仅说明为残疾人发明电动车的事,更说明了科技如何造福于残疾人。”
强调原汁原味是《国际时讯》从开办之初就坚持的原则,加强同期声的运用是原汁原味很重要的体现。
孙平讲起《国际时讯》的同期声运用,带着自豪的语气,“新闻说到底是讲人的事。同期声的运用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显示了一种做新闻的态度。当所有的同期声汇聚到一起,规模的放大效应出来了。再加上叙事化的播报方式,整个新闻人文的味道就更浓了。”
由于各个地方台的竞相模仿,同期声的运用已经不是《国际时讯》的亮点。孙平说到这一点并不气馁,“在国外,许多老牌的节目形式是不变的,它们发掘的是一种内容的变革。所以比较成熟的媒体,不会经常改版。对于《国际时讯》,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内容上下功夫,如何把一个问题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无论怎样被模仿,《国际时讯》在中央台新闻里仍是一枝独秀。“独秀”意味着《国际时讯》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意味着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曲折的经历。谈到《国际时讯》是否度过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它还会有哪些改善时,孙平只说了一句话:“电视这个东西,始终在你播出之后,会发现一些遗憾。”
有一句话说的好——有忧患意识的栏目,才有长期生存的可能性。就像孙平所说“不满足现状,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是《国际时讯》面对未来的态度。”
“我不是一个严厉的人”
做久了编辑工作可能会遇到一些尴尬,比如缺少现场亲历的经验,比如工作比较程式化。孙平刚做编辑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吗?
“我自认为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强,乏味的时候,我会换一些有意思的工作方式和内容。比如今天我编新闻采用内容综述的方式,明天我可以搞一些连线。这样,编辑处理的内容就很多样。”
时代过去快10年,孙平这套摆脱枯燥的方法,传授给属下,是否有效?
“我的手下处理起来比我那时要好,她们不会把工作看成生活的全部,而是看成生活的一部分,她们会严肃认真的对待生活中的这一部分(工作),但工作是工作,处理完了,业余生活非常丰富,像听音乐会,买衣服等等。职业感的体现不在热爱工作到忘我的程度,不会因为工作忘了自己生活中该享受到的事情。”遇到这样一位开明的领导,《国际时讯》的编导们很幸运。
谈到自己的工作作风,孙平说:“我不是一个严厉的人,但《国际时讯》主编尹春生很严厉,他的脾气比较急,急脾气有急脾气的好处,赶着大家做,工作效率高。”最后孙平不忘笑呵呵的补一句:“他手下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强。”
“我一般不介入日常的工作,给主编充分的自由,在自由的状态下主编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都很大。他们说我工作中是比较和霭的。但谁偷懒,我决不客气!”
问起这位和蔼的制片人平时有什么爱好,孙平不假思索地说——踢球。“高中到现在,没停过。”
提起球,孙平一直强调“我是身体力行去踢球,而不是评球,评球是一个文化现象,不是体育运动。”
孙平每周末都会踢上一场,不踢脚就发痒。作为中央台足球队的一员,孙平是前卫,当前卫的球员有共性的地方,传球好,能射门,技术全面。“现在体力不行了,已经由前卫降到‘绝对板凳’啦,但仍痴心不该!”孙平的话,透着坚定。
提起足球,像提起《国际时讯》的栏目一样,孙平侃侃而谈,“中国人球迷太多了,大家都坐而论道,只有踢过球的人才知道,在球场上,在那种状态下为什么踢不好。比如说世界杯中国对巴西那一场,其实中国队踢的已经很好了。两队的水平差距就在那里,所以有些球,人家可以传过去,你却传不过去。没提过球的人都心存幻想,心存奢望。中国足球瞎掺和的人多。”
三句话不理本行,讲着讲着球,孙平又扯到电视上,“电视也是这样,中央台国际新闻代表的是政府喉舌,你要明白,哪些话该说不该说,你的自由是被别人眼光束缚的。作为国际新闻的编辑,你不代表你自己,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态度。既然我们生活在中国的土壤上,就不但要有新闻的眼光还要有政治的眼光”。
“我还在进行时,还没有让人评价的东西”
孙平1981年来到北京读大学,当问到为什么选择世界历史专业时,他无奈的说:“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
当时北京师范大学只在新疆招收2名学生,孙平考上了。
“其实,我上中学的时候历史成绩最差,我不是不喜欢历史,而是不喜欢历史学,咱们的历史学不敢恭维。”已经工作10多年了,孙平的性子依然很直,依然带着文人的桀骜不驯。
“研究生毕业后,我还是一副没有长大的样子。因为北师大有一帮踢球的哥们,导师也想留我。不用去找工作,所以选择做老师,那时候知道做老师不是长远之计”。
在北京求学的7年中,孙平除了固守自己的足球爱好外,还对新闻产生了浓厚兴趣。“喜欢看电视,特别喜欢看新闻,现在我对新闻的热情还是很高,在这个热情没消退前,我会一直做下去。”
孙平告诉我“人不做选择永远长不大”,1993年3月,在孙平的日历上是个值得纪念的时间,他选择了人生另一片广阔的天地——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涉及到节目也是这样,观众想知道的是有选择的。你选择的东西反映了你的眼光,把这个空间发挥好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采访的最后,我问孙平,知不知道家人和同事是如何评价他的,孙平淡淡的说:“还不到需要人们评价的时候,我还在进行时,还没有让人评价的东西。”
孙平档案:
孙平,男,生于1963年,新疆人。198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历史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3月调入中央电视台,从事国际新闻编辑工作。历任国际新闻组副组长、组长,现为国际新闻制片人。国际新闻栏目《世界报道》主创人员之一;2000年主创国际新闻专栏《国际时讯》。2002年主创国际时事谈话节目《午夜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