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李红:对于罗大佑、蔡琴、张惠妹这些台湾的流行歌手,大陆的观众可能都很熟悉,但是,知道台湾声乐家的可能就不多了。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将专访台湾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范宇文女士。
范宇文,台湾东吴大学音乐系教授,台湾中华教授协会副会长,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曾在《弄臣》、《浮士德》、《卡门》、《图兰朵》、《西厢记》等歌剧中担任女主角,受邀至世界各地演唱,受到爱乐者的喜爱。
11月29日晚,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内座无虚席。台湾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范宇文女士的独唱音乐会正在举行。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范宇文女士连续演唱了14首中国古典歌曲、中国民歌以及外国歌曲。大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程志和金永哲应邀同范宇文合唱了《长江之歌》和意大利歌剧《茶花女》中的《饮酒歌》。艺术家们精彩的演唱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同期声
观众:喜欢,唱得很好。
观众:很好,非常过瘾。
观众:不仅唱得很美,而且她的寓意很深,把海峡两岸人民的心情唱到一块了。
与范宇文女士合作的大陆音乐家也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
同期声
中央音乐学院 教授 赵莱青:我觉得她的音乐特别温暖,感情特别深,声情并茂,这在美声唱法上有的时候不大顾得过来。
歌唱家 金永哲:很多风格的作品,还有语言,各个方面都结合起来,而且都能唱得非常完整,我觉得非常了不起。
在演唱每一首歌之前,范宇文女士都要进行讲解,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含义。而她别出心裁地指挥全场观众合唱《长城谣》,更是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合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主持人 李红:范女士,欢迎您做客我们演播室!首先祝您演唱会取得成功!
范宇文:非常谢谢!
主持人 李红:我知道,您曾多次来过大陆参加演出,但是在大陆开办个人演唱会这次是第一次,而且您把演唱会的演唱地点选择在了清华和北大这两所高校。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范宇文:在北大和清华的演出可以说是我这一生的梦想,这是最高学府,最高学府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孩子,是全中国几十亿人口里面最好的年轻人,我能够唱给他们听是我很大的光荣,而且我也很希望他们对于我这种演唱方式能够欣赏,或者是给我批评、指教。
范宇文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5个兄弟姐妹全部由母亲带大。考虑到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将来工作有保障,范宇文初中毕业以后,遵从父母的意愿报考了幼儿师范。
在幼师期间,范宇文的歌唱天赋逐渐显露出来,她不断在台北市和全台湾省的歌唱比赛中获奖。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宇文进行了有意识的、系统的声乐学习和训练。
1964年范宇文从幼师毕业以后,先后到幼儿园和小学当老师。1970年,范宇文踏入婚姻的殿堂,一年后,她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了。范宇文一边相夫教子,一边努力工作,除了教书以外,还在电视台做少儿节目主持人,参加各种演出,就这样过了10年。然而在这期间,上大学的愿望一直埋藏在她心里,她在等待机会。
主持人 李红:那么在您自己看来,当时是服从父母的愿望来考这样一个师范院校,别人十八、九岁的时候刚刚高中毕业,还要读大学,你的心里没有落差吗?
范宇文:有,很大的落差。所以在我28岁那年,我的第二个孩子8月出生,我9月就进了(台湾)师大音乐系。当我第一天进入(台湾)师大校门的时候,心里面是五味杂陈,兴奋是不在其下,紧张是很多,因为我比我同学老十岁,他们18岁,我这么老,我在心里想怎么办?我就特地选了一套我自己认为最年轻的衣服,那时候流行迷你裙,我也穿了一条白色的迷你裙,一件绿色的上衣,然后在小说书上面看到的大学生都是夹了一堆书、线装书,那我就夹了一堆琴谱和歌谱,然后就昂首地进了(台湾)师大的校门,觉得自己很年轻。结果一走进校门,迎面走来的不认识的学生就说,老师早,老师早!就是说十年的光阴还是挡不住的,就是比他们老。
主持人 李红:当时和这些比你小了那么多的学生们在一起学习,您的心里有压力吗?
范宇文:开始有的。因为他们,你想,音乐系的小朋友,就像这边音乐学院的小朋友一样,他们是三、五岁就开始学,所以他们的音乐基础好得不得了,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就是莫扎特、贝多芬的化身,钢琴、小提琴都好得不得了,我们从小没有学过这些的,我一直到了师范读书才开始摸风琴。所以,虽然开始的时候觉得我跟他们的距离很远,到了大二、大三、大四以后,就跟他们打成一片,然后同学帮我弹伴奏,我就可以唱歌剧,我可以唱意大利歌曲,我可以唱各种我想唱的歌,唱得真是淋漓尽致地快乐,每天都好快乐,那个快乐是不能够用任何语言可以来代替的。
大学生活是快乐而充实的,范宇文常常跟老师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其间她遇到了一位改变她一生的人,这个人叫万赓年,是台湾派驻意大利米兰的主管经济的负责人,他表示愿意协助范宇文赴米兰音乐学院深造。在范宇文大学毕业以后,万赓年履行了他的诺言,范宇文成了米兰音乐学院的第一个台湾学生。
主持人 李红:您来大陆进行过多次演出,但是我们注意到,您在演出过程当中唱的曲目最多的是《我爱你,中国》,而且据我们的了解,您也是第一个在台湾演唱这首歌的演唱者。您为什么会演唱这样一首歌曲?您是怎么接触到这首歌的?
范宇文:有一个歌唱家,他是中央音乐院毕业,现在在台湾蛮有名的,他叫成明,他拿到这个谱以后就给我。我有一天自己在我的钢琴上,就自己这么练,然后看那个歌词,一遍、两遍下来以后,我觉得这个歌怎么这么好听?怎么这么感动人?尤其是歌词的部分,它说的是中国的大山、森林,我们美丽的国土,还有说我们中国人的品格,它说红梅品格、青松的气质,就是说人是非常高风亮节的。我觉得这个就像我学历史、地理的时候,我们当年学历史、地理是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就在这么小小的一个歌里面全部都诠释出来了。所以我就一遍一遍地唱,等到唱到进入了这个曲子以后,我真的自己不知不觉满脸的眼泪,真是这样感动我。我想原因是,你生活在这里,你不会感觉到你对中国土地的爱、这些所有的爱,你在这里生活,人就是已经得到的东西就不怎么珍惜。而我在台湾,在看这样子的时候,我就觉得好让我没有办法忍耐,没有办法抑制自己感情的奔放。
同期声
范宇文演唱《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主持人 李红:范女士,您除了到大陆演出之外,还积极促进一些大陆的艺术团体到台湾岛内进行艺术方面的交流。您怎么来看待两岸这方面的交流?
范宇文:文化交流太重要了,像台湾跟大陆隔绝四十年之后,现在再在一起的时候,都恨不得很快把这四十年的分别给它拉回来。靠什么呢?就是靠文化、艺术,还有老百姓之间的交流。所以我在想,音乐的影响可以让我们感情拉近之外,真的很多的不理解或者是误会,都在慢慢、慢慢地弥平和消失之中,我希望这一天赶快到。
范宇文的父亲范仲当年是从重庆万县到台湾去的,范宇文成名以后,范老先生一直想让范宇文回家乡举办演唱会,他也能同女儿一起回到故乡。但是,范老先生的这个愿望最终没有能够实现。
范宇文:我父亲去年10月28日过世了,他过世前的心愿是想要回到四川,他要在我回去演唱的时候带他一起回去,结果我没有把它当一回事,他已经过世了。所以,我如果这一次北大和清华的演唱还可以被接受和被肯定的话,我想下一步就回四川,或者是重庆大学,或者是成都的大学,我要去那边开我的个人演唱会,回故乡。
主持人 李红:完成您父亲的一个心愿。
范宇文:是的。
主持人 李红:范宇文女士说,她将继续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努力奔走,2004年5月,她将组织12名大陆的少儿演奏家到台湾进行全岛巡回演出,而她本人则将遵循她父亲的遗愿,回到家乡四川举办个人音乐会。我们预祝她成功!(编导:汪朝晖 摄像:张宇 孔河 李军)
责编: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