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电视剧《老人的故事》导演龚朝的一些想法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07日 10:00 来源:CCTV.com

  《老人的故事》是一部什么样的戏

  是关于老人的戏

  是关于成长的戏

  是浪漫温馨,而又不乏人生伤感 ,同时又充满人性的光辉和美好的戏

  是讲述今天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故事

  也讲述了明天我们和我们儿女的故事

  讲述一群老人对生命和未来充满忧虑,他们顽强地同时间赛跑,努力造就一个幸福的存在的故事。

  是一席散了又聚的“喜宴”

  本剧总体风格的把握

  本剧将拍成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诗剧。

  既要有“真实感”更要有“明媚感”。

  “真实感”是对所有创作部门的要求,是第一要求。而“明媚感”则是针对视觉造型和声音造型提出的最终要求。

  “明媚”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 1) [景物] 明丽妩媚 (2) [眼睛] 明闪闪有魅力 (3)∶鲜妍悦目

  本剧的“明媚感”除以上解释外,还含有舒适感,温暖感,更要有积极向上的活力感。

  对视觉造型的设想

  关于美术

  本剧的主色调为金黄,并在此基础上基础上分为两大部分:

  1、主要场景是正常的色彩还原上稍偏金黄,外景主要是要绿色的植被和棕色或灰色的建筑。内景是偏棕色调。在正常白平衡下,这儿的影调可能会偏暖。

  2、四个主要人物的家稍偏冷青。和敬老院形成对比。

  同时在这个总基调上通过其它色彩的配置,构成我们所设想的颜色基调。

  环境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性格、气质、情趣等等,都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如果设置的不好,人物就失去了立身的基础。但环境还不一定仅仅是一个容纳人物和动作的场所,它有时可以有力地进入叙述性情节之中,直接起到塑造性格、抒发情绪、表达意念的作用。

  外环境:要选取有独特视觉效果的,并且有新旧对比的大环境,要便于机位的调配。尽可能把人物置身于有视觉感的环境中拍摄。如敬老院的院中,环境是被阳光照透和没照透的树叶。苏州河边,环境是现代化的楼房和过去的老房,有波光粼粼的水,还有船过。

  内环境:布置一定要丰富,要能体现房间“年代感”和人物的“性格”。应该按照人物的职业、出身、性格等等分出各自的特色。老房内一定通过陈设和装饰搞出新意思,新房又可以增加一些古旧的玩意儿什么的。就是要有对比。内环境的空间尽可能大一些,给表演的支点尽可能的多一些。用于装饰效果的灯具和小道具尽可能多一些。

  道具:尽可能不要亮光的,要亚光的。颜色不要太鲜艳的。陈设道具可以参照主要场景的陈设和色调的要求进行工作。小道具和手持道具要考虑人物的职业、出身、性格等等,可以多和演员交流。演员们对人物合理的道具设计,只要是对人物塑造有帮助的,道具部门应该积极配合。特殊道具,如果有困难和拿不定主意,希望提前和制片部门及导演部门联系。

  服装: 一定要有“旧感”,新衣服也要在色彩上和总的影调和谐一致。某种意义上说,服装也属于布景的一部分,只不过它是活动的布景,它会在全景中是色彩的一个“点”;在运动中则是色彩的一条“线”;而近景中服装就是色彩的一个“面”了。服装在剧中能起到特殊的作用,而且服装的任何一部分都可能成为道具而使演员的表演增添活力。服装在剧中作为一个元素,它还能起到统一全剧的整体形式的作用。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服装和化妆一样,能说明角色的生活、身份、职业、性格、文化程度等等。服装还要考虑到在每一个不同规定情境中,人物的服装应该呈现出一种什么状态。

  化妆:不要“香水味”。演员们肤色要相对统一。美化演员的方式很多。演员的美应该是建立在角色的创造之中的。任何不考虑人物和规定情境的化妆技巧都是本剧所不要的。本剧的化妆应该是在演员先天条件下,对优点进行放大,把演员的缺陷变为“特点”。不要“千人一嘴”或“千人一眉”。在发式和饰物上要与服装协调一致,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物造型。同时要考虑“时代感”及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龄等因素。在看似平淡的化妆中显现深厚的艺术修养。

  关于摄影和照明

  摄影:

  本剧的影像构成,是由高度写实、高度逼真的再现性影像,和极富想象空间的表现性影象结合而成。换句话说,就是写实和写意相结合。镜头的处理原则是:运动长镜头与短镜头相结合,加上场面调度,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景别拍摄同一个表演内容。使得后期剪辑中有丰富的素材使用,以便自如地控制全片的节奏和情绪。在刻划人物内心活动时,尤其是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时,又要在镜头上追求情调和气氛,但在分寸上不能过火。叙事和煽情要结合的恰倒好处。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与不动的距离拉开,才能充分发挥动与不动的作用。

  照明:

  日景往暗拍,夜景往亮拍。

  内景:

  在高调的内景中光线要相对柔和,漫反射光多一些,接近自然光效。

  在低调的内景中:

  1、日景——光比要大,每个画面尽可能有高光也有死黑,被拍主体上最好有明有暗。

  2、夜景——以区域光和点光源为主,在房间的各个区域合理的布置一些光源,运动的主体没有必要时刻都是被照亮着的,只要戏在进行,观众就不会中断观赏。有时演员处于阴影中进行表演创作时,独到的台词处理和形体设计,传达的信息量决不不亚于正面面对镜头的表演。

  外景:

  1、日景——以上午10点之前和下午3:30以后的光线为主。如果没有环境穿帮的问题,人物的中近景全部采用逆光拍摄。

  2、夜景——和美术沟通为环境设置一些光源,全景造气氛,近景充分照亮演员脸部。

  始终为演员加上眼神光。

  关于表演

  本剧的表演风格:应该是现实主义的表演风格。

  表演的分寸应该是接近生活形态,但是不是自然主义,而是经过创造的更高层次的反朴归真。要热情洋溢地生活,要充满激情地生活。

  演员要说“人话”,我们要把剧本提供的台词化为人物的“语言”,而不是念出作者写的“台词”。

  不要有“镜头感”的表演。“镜头感”使得演员不会走路、不会交谈、不会转身、不会生活、不会一切。希望演员严格按照生活逻辑进行表演创造,不管机位在那里,演员只允许和自己的交流对象交流,不要考虑是否“背台”,该表现的地方我们会用镜头表现,没有必要时刻正脸冲着镜头。当然,与摄影机的技术配合另当别论。

  在进行人物创作的时候,不要总想“演”点什么给观众看,生怕观众看不懂自己演的人物是什么样性格的人物。人物的性格是在行为中显现出来,而不是靠挤眉弄眼“演”出来的。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演员不要把注意力完全放在面部表情上,而应该投入到研究人物在规定情境中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也就是研究“如何做”。“如何做”正是区别人物性格的最根本的要素,也是区别好演员和坏演员的重要方面。

  演员不要“演节奏”,严格按照生活逻辑行为,节奏由镜头和声音控制。

  对于声音造型的设想

  关于录音:

  台词:如同音乐的主旋律,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听清楚。本剧要求,无论任何景别、任何机位,台词均按近景的声音要求录制。

  环境:不仅要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声,如街道声、湖边的生物声和水声;还要有极具时代感的声音,包括电视声、办公室声、远处飘来的歌声等等。前期画面拍摄中不能达到的缺憾,希望录音部门能从声音上帮助弥补。

  关于音乐:

  要管弦乐的,要温暖的,要富有朝气的,有点儿意味深长的,还要有些小不溜的荡气回肠,还要是平滑的,色彩是兰色丝绸上不小心洒落了几根皇袍丝线的,要有“明媚感”的。曲式曲调上不允许一丁点中国式的。

  关于剪辑和后期制作

  关于剪辑:

  剪辑没有太多可说的,按照主流电影的剪辑方式正常剪辑。重要的是掌握节奏,轻重缓急要把握好,该脆的地方一定要“嘎梆脆”,该渲染的地方一定要把戏做足。所谓“有戏则长,无戏则短”。

  关于画面制作:

  片头和片尾——随着主题音乐“焕发”出的画面,要大气。字幕的出现要随着音乐节奏稳而不呆的出现。不要现在流行的片头“技巧大汇粹”。

  全片剪辑完成之后,对全片画面的颜色、画质进行再加工。由于该工序比较复杂,并且许多工作是建立在其他工作之上的,可能要到后期时摸索着弄。但要牢记“明媚感”。

责编:凌微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