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它是我十年青春的思考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4日 10:21 来源:CCTV.com

  一直坚定地认为,写作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在笔端抒发心意虽快意但清苦,在此事上前仆后继的人们大都因为它“自由”的特权,可以无限长,无限深入其中,或无限短,使未尽之意在字句的空荡中飘荡。于是以为,能领略此乐趣的人实为不易,实为幸运。彭清雯,就是深谙此趣并乐此不疲的一位,也是笔者见过的最年轻的电视剧女编剧,刚二十有余,还是一脸的青春灿烂,举止中淡抹着年轻人少有的从容淡定,以及一种对万事万物极其敏感的捕捉力。“一定和很多少年作家一样,是个早熟的果实。”心中刚刚对其框架了一个概念,就被她直率的一句话断了思路:“我不喜欢什么少年作家的称呼,不喜欢被归类,我写的只是我从15岁以来对教育和成长的思考。”思考一词谈何容易?何况是从儿童思考到少年,直至青年。如今,10年磨一剑,思考的结晶业已出炉,也就是她的第一部电视剧——《炫年华》。

  彭清雯9岁起便行于笔杆之事,有小才女之美誉,散文诗歌类文章经常见诸报端;17岁写成反映中学生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我们真累》;19岁该小说正式被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23岁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炫年华》,并开机拍摄……孩子和大人,学生和老师,儿女和家长,这亘古不变的矛盾体在彭清雯的笔下再次鲜活跳跃,各种镜头接踵而来,成长中的叛逆,泪光中的笑脸,竞争中的友谊……教育,这个看似无法轻易玩味的话题已被这位年轻的编剧轻轻的拿捏于股掌。

  无法断定面前的女孩子是人才还是天才,说是人才太职业化,说是天才又有吹嘘之嫌,她有个做文字工作的爸爸,可能是女传父业的原因,从小写作,发表的文章大大小小数不清,17岁时还曾被编辑推荐,上过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青年作家讲习班。虽然大学时选择了法律系,但是毕业后再次毅然回身投奔写作事业,“写作是我人生的安慰。”彭清雯的总结很微妙,她说写书的缘起是自己从小就有“教育恐惧症”,和八十年代的其他孩子一样,被喻为“小太阳”,但是太阳发光的条件就是要比月亮星星们更耀眼,于是,无休无止的功课、考试、排名充斥着在学校度过的每一天,压力让她的倾吐欲不可遏制。终于,在彭清雯高中时候,她日书万言,20万字的校园小说像流水一样喷涌而出,里面书写着她对成长的酸甜体味:“我写的时候有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轻松和愉快。”

  1998年,彭清雯经历了奶奶去世和高考两件大事,第一次面临和亲人生死相隔的瞬间,彭清雯没有处理这种悲伤的经验,手足无措之时不自觉的翻起了随身带的剪报本,阅读起一篇她最喜欢的文章,那一霎,不安的心忽然平静下来:“我意识到了,只有文字才是我人生莫大的安慰!”

  高考结束后,一位一直关注青少年话题的导演主动上门找到彭清雯,请她把小说《我们真累》改编成电视剧,“现在很多孩子不可一世,但你不是,你对这个世界是仰视的。”导演的话契合了彭清雯的所想。“我天生有一种不畏惧困难的性格,什么都可以迎头上。”于是她摸着石头过河,从剧本怎么写都不知道开始,到三易其稿并最终拍成,用彭清雯的话说,其中艰难可比“九九八十一难”,但结果最重要,也就不再赘言。

  “看了十多集,一直在流泪,原以为只是孩子拍孩子,但是却看到了一种超过她年龄的冷幽默和对苦难的理解,她用孩子一般的心去关注这个世界。”一位同行如此评价。“她的片子唤起了我对校园时的回忆,如果当年能碰到剧中谷雨那样的老师,也许人生会不同。”一位朋友无限感慨。但,彭清雯对自己的戏并无一言夸赞,只是中肯强调:“虽然题材不很重大,但我坚持,拍青少戏,要雕琢,要思考,要负责任。” (《中国电视报》 张维)

责编:凌微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