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年轻制片人的严肃思考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4日 10:44 来源:CCTV.com

  随着青春校园剧《炫年华》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黄金强档”,教育话题又在街头巷尾热烈起来,人们谈论着剧中那群可爱的孩子,谈论着学校老师,谈论着自己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同时,新闻记者对该剧幕后的大孩子——兼编剧、制片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彭清雯,更产生浓烈兴趣。日前,我们采访了这位来势凶猛的“80代”年轻人。也许是出于她独特的专业背景,谈话的严肃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以下是记者的采访实录——

  一、问:你在读高二时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们真累》,曾得到了共青团中央常务书记赵勇、著名作家高洪波、教育家孙云晓等多名专家学者的较高评价。评论家们认为:作品语言轻松、幽默、机智,透露着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独特思考,读来在让人轻松一笑的同时,也会带来对我国教育体制的思考。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你认为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对你本人来说,你写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

  答:首先必须实事求是地声明,《我们真累》这个书名是当时责任编辑分析市场需求后选定的,并不是我的本意。我对“累”是一种不认可的态度。学生的学习生活未必不累,但同时,“累”似乎不该是孩子们的心态。我觉得会给自己找乐、乐观才更像是孩子的心理特点(就像剧中的马如飞那样),何况,这本书描写的是初中学生,“累”是不是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呢?还是吸引眼球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更牵强的是,这个题目和书中现有内容“牛头不对马嘴”,因此我个人是很反感此书名的——这在(该书)前言《你让我是谁》里也专门做了说明。想来真挺无奈的,连个自己作品的题目都决定不了,还能指望让我成为自己吗?

  虽然“我们真累”作为书名不能被我认可,但它作为一种观点、一种声音来概括总结当下学生们的沉重压力,却绝对是不乏其存在的合理性的。这四个字之所以能被责编采纳、书商认可,证明“我们真累”针砭了一种社会现象。后来此书又引起了一些关注,进而召开研讨会,其实这都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制度有不合理之处。大概(出版)半年后,中央领导提出了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号召,看来“我们真累”喊得是恰逢其时。(《我们真累》1999年5月出版——编者注)

  从这个角度讲,我个人不能贪天之功,该书能被团中央肯定,更多的是说明作品反映的现象得到了共同关注,并不是因为我个人多么有水平、有高度。或许我讨厌的“控诉式”书名,也带来了一定优势。

  当然一本书总要依托其自身的内容,不可能只是卖书名。有些作家写作比较私我,推崇个人化的东西。我更希望作品有代表性,不要局限在小圈子,尤其不要在几角恋爱关系中转来转去还自得其乐。我想描摹社会风情、捕捉普遍状态、记录群体声音,希望作品能打上时代的烙印——这能称得上是“野心”了吧?这是我努力的方向、追求的目标。在17岁的时候我可能没有这么明确的指导思想,但模模糊糊有自发的愿望。该书出版后,第一位主动登门、数次邀请我(将原书)改编剧本的导演说过一句话非常打动我:我翻了很多“少年作家”的书,他们大多是从上往下看世界,只有你是从下往上看世界的,你把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我觉得这位导演读懂了书里的我。我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中非常渺小的一分子,我想通过种种遭遇记录我对这个世界所能触及的那部分。我对自己没有太多兴趣,我不习惯把自我空间看成整个天与地,我不喜欢什么——我吃饭了、我睡觉了、我恋爱了、我痛苦了、我开心了、我无聊了——都似乎作为重要事件向世人宣布。我对这个世界有兴趣,我想做一个观察者,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记录者。当然啦,能成为改变者更幸福,不过不敢轻易奢望。

  我不喜欢当“上帝”,弄一个瑰丽华美只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世界。这不是说我反对幻想作品,恰恰相反,我非常热爱“科幻”以及“架空历史小说”等文学种类,我只是不赞同不着边际、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我不热衷折磨笔下人物,我愿意琢磨真实人物。这些想法,影响了我作品的主题,虽然肯定不是“我们真累”那样直白的声讨,但确实多少会掺入对自己所受教育的思考。出于“观察者”心态,结构布局、设计情节也不是我的长项,我觉得刻意把情节编造得跌宕起伏、惨烈离奇挺没意思的。从价值观、人生观来看,我把人生当作是一场体验,我喜欢“原生态”的东西,我相信真实比戏剧更精彩,因而我倾向于贴近生活。此外,大部分时候,我是个懒惰的人,不愿意刻意研习“技巧”,《我们真累》就未必符合“小说”的标准。若非有硬性要求,我也不爱好追求标准,懒得把自己的散漫收拾好、放进条条框框之中。如果“原型写作”是我有意为之的个人风格,那么笔法上崇尚“自然主义”更像是我偷懒的借口。不过据说偷懒不见得一律是坏事,但愿我也能偷出个“原创体”什么的。

  具体处理文字的色调上,我不喜欢灰色。因为我自己脆弱又敏感,根本不敢看、不想承受这样的感染。上天已经公平地让每个人都有烦恼和悲伤,我们为什么还要字字见血,人为地扩大这种痛楚呢?当然,口味是不一样的,对痛楚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至于我个人,则偏好某种暖暖的幽默。高中有一篇课文,是于是之先生的回忆——讲他少时家贫,求学,课间在厕所依偎着暖气,幸福洋溢地吃着因暖气而保持温热的窝窝头……课文注解还有一位法国作家的话:穷人在想哭的时候,也是笑着的。我很喜欢那种文字,让你情不自禁的跟着傻乐了半天,一琢磨,才想起来,他分明说的是一件心酸的事情,但即使你眼圈红了,嘴角上翘的趋势还是收不住……把酸楚的事,讲得快乐,是我所崇尚的、愿拜在门下的功夫。

  以上大概讲了讲这本书和我的一些想法,硬要总结“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的话,还得读者自己判断。而且我是一个有负面心理暗示的作者,总是觉得自己过去的作品悴不忍读、羞于示人。觉得自己写得不好、或者写得不够好,也是我很少动笔的原因之一,希望这种心理能够帮助我进步,能够带来稍微好一些的“下一部”吧。

  写这本书的动机倒是很单纯,就是记录生活、表达自我。这个自我也不是指我彭清雯,而是指我们学生。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图书市场还未发达泛滥,找不到太多适龄读物(其实现在也不见得挑得出来),初中的时候我就想,大人写得不像(我们孩子自己的生活),我自己能写写就好了。我高中时,郁秀的《花季雨季》打响了所谓“少年作家”、“学生作家”的第一炮,其实也是深圳海天出版社领衔开拓少年读者市场的第一炮。我看了书就想“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也能写”。相比较来说,我更喜欢之前没什么名气、同学间偶然传看的《十七岁不哭》,我觉得作者李芳芳更真实,出版社做得也很简单,没有市场的味道。这两本书,在我当时看来有一个共同特点——她们都是优等生。而我初中所上的却是毫无疑义的教学后进校(注意我说的是教学,不是教育),那些经历和生活给我一种动力——我们“差生”不比他们差,我也要写!

  就是这样,没什么特别之处。

  二、问:“祖国需要我无私奉献,社会告诉我择优而行,父母希望我出类拔萃……我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是你在小说《我们真累》中的呐喊,作为你自己你认为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才算无“悔”?

  答:我自己是1980年出生,我想应该算是比较具有“80代”特点的吧。我们的幼年时代并不富裕,甚至依旧物质匮乏,根本不像通常所说“蜜罐里长大”(可能“90代”能算是了吧?)我想,因为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这近二十年里,恰好是中国社会变革之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是把对种种变化的感慨,投射到对子女的说教中去了——看你们现在怎么样,我们那时候怎么样……这是“失落一代”的不平衡,甚至夸张一点说是一种“嫉妒”。而中国有向来有——子女是家长的“私有财产”的传统,在这种观念下,“80代”的父母特别渴望能在孩子身上补回自己失去的东西,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给孩子加压。从客观上说,引入“市场经济”就必然激发竞争,远离“大锅饭”的“80代”也应该更有现实危机。

  据我观察,“80代”对新中国伤痛史知之甚少、也兴趣索然——包括我在内。一方面,这是社会的隐晦,没有渠道认真郑重地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另一方面,这种伤疤也不愿意多提,大家都急急赶赶要奔向明天。但实际上,“80代”自己也在承受着这种伤痛,或者说,是间接承载着他们父辈祖辈的伤痛,他们仿佛被驱使着要去弥补什么。

  尽管“80代”成长中受到港台、日美等潮流文化冲击,但“成龙成凤”已经灌输到他们意识里了,他们似乎多少会接受——继承上一辈希望的“宿命”,并且把接受视为理所应当、甚至自觉自愿的,西方式的“独立自我”仍是底气不足的。所以才会有“你让我是谁”的矛盾、摇摆和迷茫吧。

  人们说现在的孩子读书累,我觉得不尽然,在中国,学习、读书从来是艰苦的——看看过去,十年寒窗苦不苦?头悬梁、锥刺骨苦不苦?不是说我们的传统是怎样,我们就要继续这样下去。而是说在表象之下还要进一步分析原因是什么、背景是什么,否则,即使学校实行“快乐教育”,回到家里爹妈一样给孩子加秤砣,一样得让孩子“累”。也不是爹妈心狠手辣,而是形势所迫——总之,我们不能孤立地看教育问题(希望有机会可以专题探讨)。

  我以上观点也是即兴所说,不成熟,还需要论证。

  在我问“你让我是谁”的时候,除了有那些社会背景的因素,更多的也是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出于没有“行为能力”的惊恐,一种弱小对于未知的惊恐,一种各个时代、各个国度都会存在的、天然的、孩子式的无助,如同婴儿必须受摆布。

  而大学毕业,被称为走上社会的“断乳期”。我在毕业后这几年尽量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我对自己的愿望,也是对年轻人的思考。由此又要说到“80代”的一个重要显著特征——独生子女。尽管如前所说,“80代”也许承载着他们不该承载的重负,但他们被娇惯宠爱却是毋庸置疑的,或许,这两者也是互为代价条件的?

  由于父母的娇纵溺爱过多,子女必然会产生依赖思想,如同继承意志是理所应当的,那么寻求庇护也没什么心虚气短的。因此,当他们发现自己非龙非凤时就会难以接受,变得害怕做自己,“爱谁谁”地晃荡着,看似洒脱,其实也许是胆怯。一时的飞不起来也难以承受,龟缩到父母的翅膀底下,或者做出嫉世愤俗的样子,这都是害怕失败的表现。坦率说,我也经历过这种种心理状态。

  我想,要“青春无悔”,就要做自己,而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就不能害怕失败而不为之。

  三、问:即将在央视播出的《炫年华》是部什么样的电视剧?同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们真累》相比有什么异同?

  答:先把电视剧和小说进行比较,前者明显具有商品性特点,我写小说可以不卖钱拉倒,拍电视剧不考虑出售是绝对不行的。何况现在媒体传播越来越发达,形式多种多样,想寻求立锥之地必须花力气。以前大家都是“读者”,后来人们成了“观众”,时下更流行的身份是“网友”……这说明市场丰富了,而丰富的同时,意味着竞争激烈了。竞争不是坏事情,可怕的是在竞争中被淘汰。《炫年华》虽称由《我们真累》改编,但逐渐几乎全部更新了故事内容,用连贯起伏的情节去吸引观众。不过主题上是一脉相承的,我把原书研讨会给我的启发,应用在了电视剧中。相比较中学时代的自发思考,出书后我也更自觉地思索教育问题。新的故事背景设定在高中,如果把作品比喻成自己的孩子,我甚至会觉得《炫年华》是长大了的《我们真累》。

  我们把《炫年华》称为“青春校园剧”,在我眼里这是和“青春偶像剧”有严格区别的,我希望该剧让观众感到校园的亲切,感到学校教育的“正统性”存在,我不希望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偶像的脸上、身材上,而根本记不住角色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前面已经说过我一贯奉行的创作态度,另外,我本科是学习法律的,也许是因为专业特质的延伸,让我在创作上保持了严肃性。我们追求青春亮丽的气息,但反对用华丽外衣掩盖空洞的“青春剧”。

  还有一点我想强调,我认为所谓“青少戏”应该区别于普通电视剧,我对后者无意苛求,赞同在其商品性之后谈艺术性、甚至可以不谈艺术性——老百姓累了一天看看电视,不就是想娱乐放松一下吗?你不能要求人家一定要思考学习。而孩子们不同,他们的接受力、求知欲正旺盛,他们容易受影响、他们喜欢模仿,所以我们有责任认真检查自己给孩子们传递了什么。

  你知道整部《炫年华》,最让我不满意的镜头是什么吗?第一次看18集样片的时候,我的心情可以用惊喜来概括——毕竟是首次见到自己笔下的人物真的“活”了起来,拍摄是打乱情节的,感觉不到连贯性、也就感觉不到人物的生命。总体的喜悦之余,却有一个按说是无关紧要的镜头让我懊丧不已,心头难安。在崔晓强拿MP3情节里,有一个细节要表现出,崔晓强并非有意偷,但他实施了“藏”的行为,进而造成了误会。演员在注重表演——发现洗脸可能会弄湿耳机、在自己衣服上擦干手再小心地摘耳机、把耳机在口袋里放好——这一过程中,却遗漏了一点——他忘了关水龙头!(这种随手的小习惯动作,若非有关其他情节,剧本上是不会细致注明的。)近十秒钟的时间,水龙头开到最大位置,水哗哗地流着!我看了是坐立不安,那水声实在让我揪心。崔晓强应该是一个善良懂事、勤俭节约的孩子,他之所以摘耳机就是爱惜同学东西的表现,他在军训中不浪费掉在桌上的馒头,他自己挨打却保护了学校的电脑——他怎么能不关水龙头呢?节约用水,一样是爱护公共财产,更是保护已经稀缺的公共资源。就因为这10秒的“水问题”,我心里特别硌硬,我觉得不能给观众造成“让水随便流吧”的误导。后来在给央视提供的17集版本中,我终于把这里删改了——去掉崔晓强开水的镜头,让他直接放好耳机再去洗手,但愿观众会认为那个水龙头是先进的“感应式”的。其实,观众可能根本不会看那么仔细,或者也不会有我这样见到浪费水而心疼的感觉,但我还是要有自己的准则。也许我不能拿出篇幅去特意提倡节约用水,但我至少可以不展现无所谓地浪费水的情景。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对于孩子品行的培养,就是在这点点滴滴之中、就是在这细枝末节当中。我们不能光指望有限的学校教育塑造完美的学生,父母更应该为孩子做表率、做榜样,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尽量给我们的下一代提供利于健康成长的营养。有专家说,青少年犯罪增加和影视中暴力泛滥是有直接关系的,我支持这种说法。孩子们看惯了打打杀杀、刀刀血血,他就不认为这是丑陋的、恐怖的、罪恶的,相反觉得不过平淡寻常,那么,如果不是忌惮于法律惩罚的后果,他们就可以接受、甚至乐于滥用暴力……这难道不可怕吗?我曾经在少年法庭实习,也曾经到过看守所,我为那些懵懂无知、铸下大错的少年惋惜,也同情那些痛心疾首的父母……所以说,净化荧屏、净化网络,也就是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希望青春校园剧能尽力传播有益的思想——这就不能以商品性、以赚钱为第一标准了。否则,不是谋财害人吗?同时,我也提醒自己,说教是我们的“敌人”,我希望感动观众,能让他们在感动中自然而然地思考,而不是板着脸赶跑了观众(尤其是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观众),那就适得其反了。

  四、问:继《十六岁花季》、《十七岁不哭》、《花季雨季》后,有人曾说中学生沦为了“无视部落”(既无电视剧可看,又不被电视剧人所重视),你怎么看?由你担纲的《炫年华》这部青春剧是否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空白?

  答:第一个问题我不太好回答,因为我本人平时很少看电视,对客观情况了解不多,不便妄评。我想在有关部门可以查到相关准确数据,便一目了然。不过,既然有人提出(“无视部落”)这个概念,就应该有他的道理,何况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包括我在内。至少我知道,我们这部“青少戏”能上央视黄金时间实在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其中,人们对此类型戏的认识偏颇就是一大阻碍。这不是哪些人的个人好恶,而是一种潜藏着的社会成见,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搭配在“空白”之前的数量词是“一片”,“一片空白”的情况,可以因一部戏、几部戏来改变,但填补整个空白,则需要一批人的努力、一群人的关注,才能使此类戏回归观众视野。独木不成林,一部戏来挑大梁很勉强。但愿《炫年华》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五、问:你认为它能同《十六岁花季》、《十七岁不哭》、《花季雨季》一样在中学生这一代人中引起强烈共鸣吗?为什么?

  答:这个我不能肯定,毕竟我是“80代”,而现在的中学生几乎都是“90代”了,我不知道和他们比,我们是不是已经“落伍”了?也许还有些共同之处,就好像人性中共通的东西可以引起大多数人共鸣——但是我现在没有把握,不敢贸然“吹牛”。

  但我相信《炫年华》还是能有一定共鸣的,毕竟文艺作品相对最鲜活的生活是有滞后性的,而考虑到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我们也应顾及到大城市中学生之外的观众群——可能他们也是“落伍”的。而且,我不主张追求最时髦、最流行的东西,时髦、流行并不是衡量价值的标准,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才能验证一事物的生命力。喧嚣繁杂中,嚷得最响的、最耀眼的,反而可能也是最速朽的。但愿我能摸索到更本真、更持久的“光亮”。

  六、问:作为青春校园剧要想获得成功,本身受到很多局限,一些成年人的东西不能涉及,你认为此剧怎样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答:我想你是指《炫年华》的“卖点”是什么?我认为商业意义上“卖点”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炒作”的力量。

  而我把“卖点”视为“看点”、视为电视剧自身的价值点,价值就是它的“卖点”,只不过,这还不是已经被大家所认可的那种“卖点”而已。就是说,不能因为价格没炒起来,就否认它的价值。如果青春校园剧的市场已经成熟,《炫年华》也可以搭“顺风车”啊。我们不能一味迎合观众的既成口味,也要进行培养和引导嘛。我也知道目前什么卖得出好价钱——激情、暴力、反腐、宫廷、大家族等等,但这既不是我感兴趣的,也不是我熟悉的,坦率说,就是做了(这类题材)我也做不好。况且,我确实认为教育话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我也熟悉,所以不管价格高低,只要不至于亏本,我就愿意选择青春校园剧。

  至于干干净净的青春校园剧的自身“卖点”到底是什么,借用高尔基一句话,“越是接近生活,越是生活,越富有诗意”——这里我把“诗意”换成“价值”一词。我想,价值总会为人所认可的吧?

  七、问:剧中有7位主要角色,你能不能逐一简单概括一下?你最喜欢哪一个角色?为什么?是否有你的影子在里面?

  答:谷雨和她的学生一起成长,我赋予了她——我的理想主义冲动,同时谷雨也是我理想化的一个人物。谷雨的名字就有点讲究,谷雨这个节气正好是我生日那天,可见谷雨肯定是跟我脱不了干系的;而在农历里,谷雨是春天播种的日子……我高中时有过一份语文作业是办简报,我做了一张《谷雨报》,报题处写:对于农民来说,播种,就意味着播种下希望。我觉得希望是世界上最可贵的东西之一。开玩笑说,“谷雨”一词好比是我设下的“暗号”,谜底就是希望。我曾希望消除“师生鸿沟”,因而有了谷雨的“双重身份”。

  肖飒与我最初的设想有一定出入,她应该是有主见的,正义、善良,如剧中所说“有谷雨的影子”,也有我的影子。

  林薇薇是班上的“小喜鹊”,活泼机灵,但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有敏感早熟的一面,有一套自己的“金龟婿”理论。

  何远似乎有一点模式化,成绩好,孤僻,不理人。但她这样的孩子还是大量存在的,否则社会为什么越来越呼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爆出研究生泼熊、杀猫等等耸人听闻的消息后,我们更应该多拿出一些耐心对待何远们。

  辛智——帅哥,但是我不希望他是没有“脑子”的男孩,想把他打造成有自己想法的小男子汉。在剧中,我们批判那些已经形成不良习气的成年人,但是对于他们的孩子,我们不应该随意“扣帽子”。辛智作为官宦子弟,却不乏可贵之处。

  马如飞是常见的贫嘴男生,仗义,俏皮,爱吹牛。按说此角色本身易雷同、不易出彩,但是演员齐白雪给角色和这部戏增色了。

  崔晓强是“受气包儿”形象,被不良社会青年教唆,徘徊在犯罪边缘,性情转而孤僻,但本质善良、向上。出于我的专业见闻,本来我对这样的孩子很想深入挖掘,但由于种种限制,只能遗憾地浅尝辄止了。

  虽然有我影子的是谷雨和肖飒——两个人相互交叉、映衬,但从人物塑造角度讲,我最喜欢的是林薇薇。因为她相对更复杂,尽管她很受宠、娇惯,但其实心灵深处和何远一样有着被抛弃感、有着单亲家庭的缺憾。同时她也是很有主见的,那套错误观念理论完整、实践坚定——这反映了她早熟又幼稚的特点。更可贵的是,林薇薇勇敢——当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她的美梦全部幻灭之后,她选择了和爸爸一起搀扶着站起来。虽然如果没有谷雨和王医生的介入,她大概会自我放纵,但她至少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希望,这是一抹亮色,这也是一种“炫”。

  八、问:你自己认为你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是否受到父母的影响?

  答:当局者迷,我不能很好地概述自己的性格,留给旁人去说吧。如果问我,家庭赋予我怎样的性格,我想是肖飒的“正直”和谷雨的“责任感”。如你所见,我几乎一直生活在部队大院里,陶染了一些非常“正统”的价值观。时代变了,社会变了,但军人的天职没有变——他们必须在战争发生时,做出献出生命的准备,这要求他们在和平年代也保持纯正的价值取向——投射到我心灵上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比如,因为我看重教育话题的意义,我坚信青春校园剧的价值,虽然有着“价格风险”,但我还是坚定去做,这就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小(的方面)到因10秒钟的细节而惴惴不安,这种引为己任的环保意识,同样是出于社会责任感。我这样说,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但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为了标榜而存心“喷”冠冕堂皇的话,因为我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见过许多质朴的士兵,他们立在哨岗上、他们列队整齐行进、他们铲雪扫落叶……你可以在他们的敬礼、挥臂、喊口号的有力和优美中,感受到他们的尊严和骄傲。你可以说他们是“傻大兵”,但你无法污损他们自身的荣誉感——因为他们懂得军人对于祖国的价值。可以这么说,这个军人家庭和“军人大家庭”使我形成纯正的价值取向。

  此外,我爱好文学也是受父母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很幸运。我不是那种禀赋超群、多才多艺的人,音乐体育方面非常不灵,也就显得很笨,尤其是在还不会写字的小时候。前几天,我偶然间翻到一张“破纸”,仔细一看是我6岁多的“清雯第一次作文”。如果不是我爸爸发现我可以写东西,我不知道我今天会干什么?我觉得一个人能找到他的特长,特长又同时是他的爱好,那真是很幸福的事(不过靠此谋生的话可能并不妙)。

  我们家算不上知识分子家庭,我父母参军前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他们没有文人酸腐气,更具务实精神。我爸爸是个非常敬业的人,他热爱他的工作,对文字保有一份崇敬,我最喜欢他敢想敢做并且百折不挠。敢想敢做是我爸爸给我的最大财富(百折不挠这条我差了点),如果没有这种冲劲闯劲,我就不敢想拍电视剧,也不敢(自己)做制片人。幽默,是我爸爸给我的另一份礼物。我妈妈是(中国空军)第四批女飞行员,在一般人看来叫“天之骄女”了,但我从来没见过她对此流露出任何自得自满的神情,(也可能是因为她身边的飞行员太多了?)因而,她给了我自视平凡的寻常心,使我能够认知自己的渺小。

  九、问:有人做过调查,说你是“中国最年轻的电视剧制片人”。对此,你有何感想?是欣喜还是感到压力?

  答:感想……一路走来确实有些感慨,但更多的是感谢给我帮助的人,尤其是我父母的支持,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付出。电视剧本来就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光凭我一己之力,一事无成。

  如果说欣喜,电视剧刚刚开拍那会儿确实有点小得意——开机(那天)我24岁零10天,觉得似乎有点不真实,我怎么就当上制片人了?而如今,我已经领教制片人的苦楚——首播结束时我都25岁10个多月啦。

  我掰着算自己的年龄给你听,是想说明一件事——争“最年轻”这个名号没太多意义,年轻也会老啊,而且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必然规律,一定会后续有人打破记录,何必盯着这“牌匾”呢?我9岁发表文章,17岁写小说的时候倒真想过弄个最年轻的作家当当什么的(以加入作协为作家标准),而现在,听说最年轻的作家才6岁!我更是生怕跟“少年作家”沾边儿,有一次还见到称我“少女作家”,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差点没晕过去。

  所以说,头衔还是不要追,要追就追求价值。我希望被社会认可,但认可的是什么?是认可你的年龄、性别、模样等等,还是认可你的才华、认可你做的事情(甚至事业)有意义?我想被称为“作者彭清雯”就好,希望大家更多关注作品本身。

  如果真成了“名声在外”,会不会有压力呢?我估计我有一定免疫力,我小学的时候就被问及过发表的文章是不是我爸爸代写的,我气得大哭了一场……其实解释、哭笑都是没用的,还是指望作品替自己说话吧。

  十、问:你觉得拍完这部电视剧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亲身实践了前面说过的理念——“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显然是我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同时,通过《炫年华》向社会表达了我的一些理想、思想,这表达本身也算是一种挑战“成见”的行为,于是更深化了自我塑造。

  同时,社会也大大改变了我。比如,在电视剧拍摄期间,我其实还没有深刻认识到一部青春校园剧所能承载的意义,当时我还天真地以为,党中央和国务院都颁发意见,又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道建设,又是净化荧屏——那我这还不是赶上了天时地利、顺风顺水?到了发行阶段我才明白,市场认的是价格、不是价值。继而我更强烈地感觉到,虽然全社会都关心教育问题,但人们更多的只是关心自己家的那一个宝贝疙瘩而已,至于青少年群体怎么怎么样,似乎根本和自个儿扯不上关系……看到了困难,听到了嘲笑,受到了打击,撞到了南墙,我才在不顺利中越来越坚定——原来这片空白比我想象的更荒芜!我感谢那些质疑甚至轻蔑(青春校园剧)的人,逼着我在荒原上越走越远,对教育的思考越来越深入。

  我更懂得了“人微言轻”的道理,我这样说不是“控诉”的意思,而是表达一种要脚踏实地、逐阶而上的务实精神。空想一步登天,不如列个可行的登天计划。我也在不断地调整方向,希望能最快地找到最好的自己。高考时,我所有志愿填写的都是法律专业;大学实习时,我发现一事一人一案一例地处理问题做不了什么(何况刚毕业的书记员也轮不到来处理问题);毕业改剧本时,我想可能还是文艺作品更有普遍影响性;电视剧发行时,我发现原来你没名气你就得靠边站;此时,我想名气会有的,但这名气一定要来自实力!说得有点远,其实我希望不离其宗——对社会公平正义美好健康的向往,是我少年时的天真梦想,也是我如今的切实追求。

  十一、问:下一步是否还会创作类似题材的小说?

  答:根据我目前的年龄和经历,估计还会对类似题材持续关注一段时间。我认为“成长”是一个大话题,不仅仅局限于青春期的成长。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那么我说“成长到老、成长到生命终止”,不过老了的时候成长自然缓慢了。实际上,我计划尽快完成一部关于成长(前述广义成长)的书稿,其中也有“制片人是怎样炼成的”故事内容,已经写了接近20万字,争取今年出版。但愿我能把这本书写好,能诠释“80代”的思想和内心,能使更多人有兴趣一起思考、参与“教育和成长”话题。另外,我希望运用商业因素对一个主题挖掘更多的表现方法,而不单纯限定于小说或者影视的形式。

  (问题设计:李要军)

责编:凌微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