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中国电视剧回顾·春
央视国际 (2003年01月15日 15:22)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2002年的春天是悄然来临的。
岁末年初,正是荧屏红火的时日,奇妍纷呈,令人目不暇给,没等这股热劲消停,转眼又进入新春的热播季节,“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闹”字渲染了这浓浓的春意。
中央电视台2002年的开年大戏是三十一集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
这部酝酿已久的历史巨片以凝重、略带悲剧色彩的笔触将我们带到乾隆初年的那场大饥荒中,使我们不仅领略到“民以食为天”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同时更揭示了“官以民为本”的责任。
如果我们用气势恢宏来形容这部戏,似乎并不为过。
杜甫诗云:“星垂平原阔,月涌大江流”。
纪晓岚评曰:“神完气足,气象万千”。
用此诗、此语来评价此剧,倒也贴切。
起点既高,接下来的自不会低到哪去。
初春的寒气并没有挡住荧屏热播的温度,北京电视台紧接着推出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李卫当官》又成为一个新的视点。它凭借着《雍正王朝》的余威而来,并由该剧的老班底续写新章,自占天时。
另一部广受注意的电视连续剧《黑洞》在几家电视台同时开播,在这个时段里引起反响。
正月初一,中央电视台推出二十五集电视连续剧《桔子红了》。
这部久闻其声,未见真容的戏所讲述的故事似乎与我们的生活相距太远了,那种被旧礼教所扭曲的人性中流露的无奈与悲凉,和戏中所带有的沉重压抑感有时竟使人有透不过气的感觉。缓慢的节奏、沉重氛围加之怪异的配乐与作品唯美的用光、构图形成强烈的反差。正因此,作品播出后,它带给人的审美取向与心理感受是多方面的,我们只能用复杂与高反差来形容。
春节前后是电视台的黄金时间,因此,从这几部大戏的同时开场,加上其他电视台黄金时段排出的热播剧目来看,2002年电视剧市场的开市嬴了一个碰头彩!
北京电视台紧接推出四十八集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重新讲起了大贪官和珅的故事。与此同时,北京电视台二套一部以清末民初传奇故事为主题的四十四集电视连续剧《长缨在手》也在播出。
我们无意把视点仅放在位于北京的这两大传媒上,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尚无可与此相匹敌的作品。
同时播出如此密度的历史题材作品,也许这是一种无意的巧合,但从效果上看,却并非最佳。
三月,电视连续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这部带有喜剧色彩的农村题材作品一经播出便引起反响。而其中最为抢眼的要算“为何此片能进入黄金强档”而引起的争议。
在连续播出大量历史题材作品后突然出现这样一部大异常规的作品,于是人们便以自己思维惯性本能地进行排斥。这不足为怪,相反,若是宫廷、武侠、戏说总居传媒的主导地位,倒该“莫明惊诧”了。因此,当这种争议很快消失后,《刘老根》站直了身体,嬴来了喝彩。
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中国轨道》的出现,为今年的主旋律作品奏出了第一声号角。该剧塑造了一组群像,将无愧无悔的中国军人的激情写上蓝天,写满苍穹。尽管它尚嫌稚嫩,但剧中那共和国脊梁的豪气却直冲霄汉。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背叛》从一起幼儿园孩子牛奶中毒事件谈起,将观众的视线转移到了当今社会的造假与打假行动上。作品的深刻性在于编导并没有仅仅将造假放在一个浅层次上,当成一个孤立的、单纯的个体事件处理,而是把它提高到一个有组织的大规模行为上来进行揭露和批判,给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艺术工作者的呼声。
“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电视剧的播出将目光从史书发黄篇章中移向了现实沸腾的生活。
责编: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