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角色重塑自我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28日 10:06
有首爱情诗原文记不住了,大概的意思是这样:打碎你,也打碎我,把我们揉在一起,然后再塑一个你,再塑一个我。别看我记不住原文,可挺佩服作者对爱人间那种生生死死彼此难舍难分的爱情的表述,什么时候想起什么时候都会为之感动。继而我又发现这诗里还蕴藏着一种哲理,至少可以用于创作者与其作品的关系。比如小说作者和他的人物,歌曲作者和他的音乐,雕塑家和他的雕像。再比如,当一个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他的角色创作中去时,那么,演员本人与剧中人好像也就产生了一种打碎重新糅合,再塑一个我的关联。
很多演员在谈到自己创造角色的体会时,都会说对于自己饰演的角色先是要认识、熟悉,然后是理解、喜爱,最后便是达到了贴近和融合。有的演员甚至说自己在塑造角色的一个时期里,不光是琢磨剧中人,简直就变成了剧中人,随着他的命运走自己的情感,按照他的习性对待生活,包括嬉笑言谈都是他的身影儿,抬手投足都是他的模样。
当然,如何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让观众给个“像”的评价,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办法和方式,有人喜欢查阅许多资料,做足了案头准备,甚至给人物写出小传,为自己的角色塑造寻找出性格和命运的脉络依据;有人更注重现场发挥,靠的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演技;有句电影台词“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儿”,用在这里是适合不过了。然而,无论怎样,要想把角色演好演活,必得把角色摸准吃透,这是个经验之谈。《曹雪芹》剧组的不少演员就是这样做的。
在封建时期的中国,戏曲艺人属于三教九流中最没有社会地位、最被人瞧不起的下九流之辈,《曹雪芹》中的昆曲演员赛子都就是他们的代表。虽然也是红角名伶,却不过是任人玩弄任人欺辱的贱人。惟有曹雪芹将其视为平等的朋友,与之交往;尊为艺术的老师,向之学戏;两人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雪芹的生计和写作,不惜变卖心爱的行头、违心签约卖身,直至最终自尽取义。曹、赛二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编结了一段凄苦人生,血浓于水的友情,奏响了一曲短暂生命,绝唱交往的悲歌。
为了把握好在那种特定时代特定风俗之中,雪芹和子都之间区别于他人的低俗的亲密交往,为了更准确地表现雪芹和子都之间不为他人理解的纯洁的友情,饰演曹雪芹的演员庹宗华和饰演赛子都的演员温海江,不约而同地找到导演、编剧之一王静,向其探讨雪芹和子都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依附的外在表现和所寓示的深刻内涵。无论是成功刻画过多个影视人物的庹宗华,起来初出茅庐头一会商镜头的温海江,都认为只有把人物的思想、情感、行为等各条脉络弄清弄准,才有可能把角色塑造得真实、可信、鲜活、生动。
饰演剧中人弘昌的青年演员冯国强,因为半路接戏,进入剧组就投入了拍摄,很多本应该在投入拍摄前做好的案头准备和其他事务只好一边拍戏一边进行。出乎王静导演意料的是第一天的戏刚拍完,强子就盛情相约,要“请导演吃饭”。王静想谢绝,既为拍摄紧张辛苦,不愿为一顿饭耽搁可贵的休息时间,也从心里不赞成吃吃喝喝套近乎的风气。要不是强子把吃饭的理由讲明了,王静差点就错过了对这个新来的演员的进一步了解。原来,吃饭只是一种托词,饭桌上,强子把自己对弘昌一角的分析、认识和设想对导演一一做了汇报,也把自己暂且还理会不深把握不准的一些疑难讲出来,向导演逐一请教。当时弘昌的镜头还没拍几个,但就这番交谈,王导已经断定强子一定能把这个角色演出彩儿来。果然,后来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审片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冯国强的表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人甚至对其演艺前途进行了非常乐观的展望。
以后的路长,我们暂不对这位很多人看好的青年演员的未来作预测。单就眼下而言,有道是演员与角色两者之间,或因演员的演技高,弥补了原剧本中对人物描写的不足,让角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行里话这叫人褒戏;或因剧本里角色写得丰满,给演员提供了很多的信息和可发挥的余地,行里把这叫做戏褒人。《曹雪芹》一剧中,弘昌这个人物的戏写得十分精彩,强子的表演又是可圈可点,套用眼下时尚用语“双赢”一词的含义,强子和本剧本角色也可算作是互褒了。
钻研历史——洪涛自认这是他的个人爱好之一。拍摄空余,洪涛总喜欢找些史书来读读,走到哪里,洪涛也总喜欢寻寻古风,访访古迹。尤其是清代历史,洪涛更是重视几分,他认为其距离现代社会最近,多钻研点多弄明白点,可以学古省今。其实,对于一个文艺工作者而言,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懂得历史绝非仅仅是满足个人的一种爱好,而是可以加厚自身的文化底蕴,对于今后进行创作,具体到塑造艺术人物是大有益处的。
这次扮演《曹雪芹》中的曹頫一角,平日里的历史知识的积累成了洪涛认识人物塑造人物的坚实基础。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知识基础,他对于这个角色的案头准备,才不仅仅局限在对人物表象的简单分析之中。洪涛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建立在对其所处时代、环境、地位等多层次的大背景的了解的之上,依赖自己原有的积累,同时围绕曹頫乃至曹家历史而搜集更多的有关资料,以使自己更加贴近角色的具体生存环境,走进人物的个性的精神世界,以求让观众看到并接受一个洪涛精心塑造的曹頫的形象。
在剧组初建请来专家教授讲课的时候,洪涛除了认真听大课之外,还总能就曹頫这个人物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向专家请教。比如,他就问到,曹家两带所任江宁织造一职,并不是多少了不起的大官,充其量不过是个内衙,却为什么如此显赫,一直得到雍正帝的另眼相看?
这样的问题在剧中是没有太多具体表现情节的,不过,对于塑造曹頫,包括为其设计的气质神态、言谈举止乃至处世为人却是都有大大的帮助,使洪涛把握人物的表演分寸有了可靠而真实的依据。
洪涛饰演的曹頫得到了众人的交口称赞,都说这个当代军人演活了一个历史上的官吏,仿佛曹頫就是洪涛为历史创造的一个人物。其实,道理就是如此简单,洪涛把一个演员对于角色的应有的全部认真、执著和热爱都投入到创作之中,然后用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认知把剧本中提供的角色吃透了、消化了,重新组装,让其再生,让其生动而可信地站在观众的面前。
依我看,当一个演员塑造一个角色的同时,这个角色也对一个演员进行了再次的塑造。不是吗?(文章选自《别样幽芬》,昆仑出版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