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第(41-50)集剧情介绍
央视国际 (2003年04月08日 13:59)
第四十一集
慈禧和奕劻等人议政,商讨立宪事宜。张之洞认为立宪就应名符其实。李莲英到袁世凯府邸颁旨,袁世凯拐弯抹角向他打听慈禧和光绪的身体状况,李莲英避而不谈。慈禧自知时日无多,开始考虑身后之事。幽居瀛台的光绪看到了亲政的希望,慈禧却欲将大权交付袁世凯与载沣,又密宣张之洞进宫,让他为皇上想个谥号,张之洞顿时领悟了慈禧的心意。
第四十二集
光绪驾崩,次日,慈禧驾崩。载沣之子溥仪承袭王位,载沣监国,为摄政王。亲贵掌权引起张之洞和袁世凯的不安,二人商议对策。杨度带来各省请愿书,请求立即立宪,众警察示威游行积极响应。袁世凯、张之洞就此事和载沣周旋,针锋相对,激怒载沣。张之洞见情势危机,不得以向载沣请示免去袁世凯官职而不予死罪,载沣权衡轻重,答允了请求。袁世凯也不得不委曲求全,暂时避祸天津。这段时间,孙文等人奔走海外,仍是举步维坚。
第四十三集
辛亥革命爆发,风云突起,杨度号召各省联合请愿,呼吁袁世凯重新主持立宪法。此举引起载沣不满。御史江春霖奏请捉拿袁世凯。张之洞极力为之辩护,反遭载沣一番冷嘲热讽,又羞又急之下,被当即气死。宋教仁按孙文的指示,负责创建同盟会,又分别会见杨度、袁世凯希望获取支持。武昌革命胜利举行,黎元洪被迫担任大总督。孙文等人得知消息,均打算回国举事。清王朝内部一片混乱,但载沣仍拒绝了奕劻举荐袁世凯带兵镇压革命的提议,将大任交于荫昌,不料军队将士均不听从荫昌号令。
第四十四集
荫昌无法调动军队,无奈只有向袁世凯求助,袁世凯顾盼左右而言他,再三回避。奕劻让徐士昌去请袁世凯出山,袁世凯提出五条要求,载沣不得已而全部答应。袁世凯终于奉旨就任,但在养心殿上和载沣仍有一番口舌之争,载沣引咎退位,内阁全权处理行政。为筹经费,清廷内部开始筹措公债,共和革命势力日益强大,已担任大总统的孙文力邀杨度加入,但杨度仍把希望建立在袁世凯君主立宪。
第四十五集
担任大总统的孙文日理万机,但最危急的情形是政府已没有经费。袁世凯和孙文谈判南北停战,但在国体是共和还是立宪上互不妥协。经过反复蹉商,谈判终于通过,孙文退位,改选袁世凯为大总统,条件是清帝退位,国体共和。清廷内部一片混乱,良弼组织满人宗社党却被革命党人彭家珍暗杀致死。奕劻怒斥袁世凯背信弃义,但袁世凯依旧我行我素,翻脸不认人。
第四十六集
袁世凯敦促隆裕退位,承诺诸多优厚条件。隆裕退位,袁世凯就任总理大臣,组织共和政府。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投票选举袁世凯赴南京宣誓就职。袁世凯担心身处南京会受制于孙文,一方面答应孙文的要求宣称即刻奔赴南京,一方面授意曹锟在北京制造混乱以寻求时局不稳不能离京的借口。蔡元培被其蒙蔽,答应向参议院解释,准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第四十七集
蔡元培等向众议员介绍有关迁都事宜的报告,引起了孙文的顾虑,从而决定必须制订一部能约束总统权力的根本大法。《临时约法》定立,孙文退位,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唐绍仪就任总理,组建内阁。然而,袁世凯处处制约内阁权力,在许多事情上和唐绍仪反向而驰,甚至替唐绍仪准备了《辞职书》。唐绍仪愤而辞职,同盟会阁员随之全体辞职,第一届内阁宣布倒阁。
第四十八集
同盟会阁员全体辞职,引起孙文不满。袁世凯提名新内阁总理陆徵祥重新组阁,却被参议院否决。袁世凯惺惺作态,一边假意再次组阁,一边对议员们威逼利诱。武昌起义的元勋张振武会见孙文,对黎元洪的倒行逆施痛加批斥,提出发动“二次革命”。袁世凯对此事十分关注,让张振武赴京解释。黎元洪密电袁世凯,列举张振武十五条罪状,请袁世凯除之而后快,却被袁世凯识破这是“借刀杀人”之计。
第四十九集
袁世凯决定将计就计,搞臭黎元洪。授意陆军军法处逮捕张振武,将其“秘密处决”。引起参议院置疑,对此事立案审理,袁世凯假意为参议院所逼而被迫交出黎元洪所发密电,虽然自称出于热爱民国而下令杀人,却把主要责任推向黎元洪。一时间,舆论哗然。孙文对二利用共和勾心斗角十分不满,当面置问黎元洪,黎元洪有口难言,却奉劝孙文放弃赴京找袁世凯发难的打算。
第五十集
孙文终于赴京,受到袁世凯盛情款待。黄兴没有出席宴席,和杨度在郊外密谈。一心立宪的杨度已对袁世凯丧失信心,却仍不肯为实现共和出力。袁世凯会见黄兴,企图拉拢黄兴出任北洋军总参谋长,黄兴断然拒绝,并旁敲侧击的警告袁世凯不要借共和的旗号谋求私利。孙文和袁世凯谈起民国初建的诸多事宜,袁世凯闪烁其词,极力搪塞。孙文见到了隆裕,隆裕对袁世凯的首鼠两端恨之入骨。
责编:段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