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之战》讲述了一个关于中美科学家攻克基因变异病毒,合作战胜不明疫情的故事,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现实题材作品。《基因之战》讲述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主人公中国留学生于向东追求科学真理,舍生取义的精神和中美科学家齐心协力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却是应当赞颂和弘扬的,也是我们今天拍这部戏的现实意义。剧中涉及了大量的美国场景,和众多美方人员参与,拍摄规模巨大,是一次中美两国电视人通力合作的结果。
基于这样的理解,作为导演,要有严肃、积极和向上的艺术追求,艺术手段上强调真实感和独特的品位。一方面我们要弘扬正气,呼唤良知,另—方面则要兼顾可看性。可看性既包括优美的画面、奇特的异国风光,又包括运用视听手段营造出恰当的气氛,准确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塑造人物性格和完整流畅地叙事。为了保证这样的再创作成功,我对作品进行了充分分析,确立了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的思路,正如李渔所谓“立主脑,剪枝蔓”,在处理人物和情节时,务求挖掘和强化主要气氛矛盾当中的戏剧冲突。剧中,于向东执着科学,一心探究疫情真相、坚持治病救人、无私无畏与斯坦贝克教授沽名钓誉、贪婪自私冷酷相成 鲜明对照,是全剧主要矛盾之一:他与莱恩医生从情敌变为合作者,协力救人,则突出了两人共有的正直和良知,这些都是应该给予着力表现的。围绕凌飞飞的爱情纠葛,抒情要充分。总之,我的想法是悬念处扑朔迷离,抒情处催人泪下,紧张处扣人心弦……
本剧大量镜头取景美国,如何拍出美国味道是一个新课题。当然要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景物如好莱坞,如洛杉矶典型街景,同时还要把这些景与剧情很好地结合起来,拍得对观众有吸引力,这需要在节奏处理上下功夫——情节的节奏和人物情感和心理的节奏。从疫情发作极度恐慌,疫区戒严如临大敌,于向东为救病人抢疫苗、闯医院,警察追捕于向东封锁医院到最终误杀于的一幕幕惊心动魄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高潮迭起,这些场面要处理出“大片”的感觉,有警匪片的样子,有娱乐性。在摄影上没有太多修饰,要纪实的风格,像纪录片,突出一种逼真感和紧张感,让观众身临其境。音乐、效果也是,要有冲击力,烘托、强化气氛,找到一个主调,既要出这样的感觉又是新鲜的,《我梦见珍妮》是主题曲,在编配上要讲究;音响要逼真,这些细节做到位,综合起来便是这部戏的整体风格:它有真实感,虽然是虚构的情节,看起来却是写实的;既有中国的精神,又有美国的异域风情。观众看的时候会感到它像有娱乐性的美国片,但讲的是跟中国人有关系的故事,所以很独特。
作为导演,拍摄这部戏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与美国演员工作。不同于以往拍戏,所请的外籍演员多是不甚重要的配角。这部戏当中,所需美方演员,从男主角到重要配角有名有姓的就有几十个;许多大场面,有数十处,如警察封街、特警部队和国民自卫队动辄上百人,更有调度直升机、撞汽车、警车追击等惊险场面,每处都离不开大量的美国演员,语言障碍、工作习惯差异都给拍戏带来很大困难。以我对美国演员的了解和过去在美国拍戏的经验,我觉得,必须帮助中美演员,特别是主要演员之间充分沟通,达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这样拍起戏来才能够和谐顺畅。为此,开拍前有专门的时间让中美演员对词,排练,加深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帮助演员把握整体的风格,力争使中美双方演员配合默契,取得理想的效果。总的来说,美国演员表演自然、追求真实,呈现鲜明的个性化和风格化。
本片拍摄的绝大部分是在美国完成的。异国拍戏,人地生疏,有着种种无法预计的困难和障碍,剧组成员团结一致,顾全大局,在时间紧迫、人手不足、工作环境陌生的情况下齐心协力,严肃认真对待创作,大家在最短的是时间里尽可能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丰富创作灵感。剧组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但是各部门对艺术的追求没有懈怠,大到重要场景、高难度场面,小到一件服装的样式、—个道具用标牌,都一丝不苟精心准备,还仔细向当地人了解和考证,发挥自己多年艺术实践的积累,一部戏的风格和质量也正是由这些细节形成的。剧组很多人身兼数职,制片主任兼职联络场景和剧照摄影,服装化妆既做造型设计又要保 管服装和用品,副导演出手充当“搬运工”更是家常便饭……
为了保证影片的艺术质量,我们在后期制作时,邀请国内优秀配音演员为影片配音。以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为首、来自上海电影译制厂和北京、杭州等地优秀配音演员,很好地把握了剧情和人物的气质、性格、心理,在人物的思想、情绪、节奏、神态以至口型等方面都非常贴近原人,以生活化、自然的特点对影片做了精彩演绎,为影片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