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e视厅 > 嘉宾

    嘉宾


英达的自述
    我是个比较幽默比较贫的人,可以说偏爱喜剧,情景喜剧适合我的天性。除了幽默外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其他性格。在北京大学我读的是心理学,在大学期间我测试自己的性格就是比较开朗、幽默、诙谐、反应很快、智商不低、有时有一点躁狂。另外在某些问题上我有猜疑倾向,如老婆是否有外遇,下属是否背后暗暗讥笑我不尊敬我。好像我是带有强迫症特点的类偏执……唉,这么说会不会让人以为我是个疯子,其实我是一个比一般人心理要健康的人。
    说到童年的不幸,主要是1968年我7岁时,父母双双入狱,姐姐才16岁就去了内蒙古插队,于是我没有了生活来源,没有大人管,在亲戚朋友家混饭吃,有时还露宿街头。过了4年的流浪儿生活。我觉得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好事,当重大打击来临的时候,我不像一般人那样容易焦虑。而且这段经历给我的心灵形成了一个保护层,就是和鲁迅笔下的阿Q差不多——具有忘却的本领。
    我的爱好特别多。我从小到大由于脑袋比较大,前额比较高被别人误认为很聪明。我的启蒙老师就是我的妈妈。从捏橡皮泥、捏小人开始到用石膏,我学了十多年的雕塑,“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还拜过美院的老师学习。到现在我还认为我算半个雕塑家。
    另外我喜欢写东西,从小学3年级有作文课开始,我的作文就受到老师的表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立志当个作家,这个理想到现在一直没有破灭。等我导不动戏了或我导的戏没有人看了,我想我有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经历我一定可以当一个好的作家。如果我要当作家的话一定要用一个别的名字。我不准备写自传,也许写小说,也许给别人写剧本。
    我这个人初一就有1.7米了,被很多体育老师相中,练过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游泳、跳高,后来被认为是空长了一个大个子但不是这方面人才,但一直是个体育迷。我是很胖,最胖的时候有220斤,可我各种体育运动全都精通,打开电视机除了足球以外别的都看。我看世界杯,但不爱看中国足球。我是个急脾气,而且与留学美国有关,比较喜欢急功近利,喜欢落地就得分的运动像篮球、排球。
    我还是个美食家,粗通烹饪,在美国餐馆打工时我还做过大厨呢。我母亲是上海人,父亲是满族人,从来在饮食上没有南北区别。所以我属于吃遍南北,吃贯中西的人。我最推崇中国菜、意大利菜、法国菜,其他的都没法和这三家相比。
    我原来也爱喝酒,但大学时得过一次甲肝后,医生说我这一生就是病人了,以后别指望我这块肝参加正常的工作,我以后这一生最好:1.终生忌酒;2.结婚这事儿你也悠着吧,能不结就不结了;3.少吃糖;4.千万别熬夜;5.别和人拼体力,别争强好胜。除忌酒做到了,其他我都没做到,而且婚还不只结了一次:)

英达与《心理诊所》

    不是危言耸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疾病。而健康的内涵应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完美状态。正是基于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心理诊所》的“开张”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说起情景喜剧,人们一定会想起英达。孰不知英达在北京大学本科念的是心理学系,虽然后来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改学了戏剧,但英达对老本行常是念念不忘。这回英达终于可以把自己所学的专业都用上,有了对心理学的了解,再凭借对情景喜剧的经验,这《心理诊所》由英达来导是再合适不过了。
    按照英达的话说,《心理诊所》是一部有着科普意义的轻喜剧。因为心理学、心理咨询对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只是概念化的名词,要让它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尚需时日,通过喜剧手法把有关心理的问题介绍给观众,这在国内也是第一次,有别于《我爱我家》等情景喜剧,《心理诊所》不再是家庭环境下小人物的小故事,而是以知识分子、医生、心理学家这样一个群体为主展开的故事,因此制造的噱头、抖包袱的方式都和以往有一定区别。有人说它更像《编辑部的故事》,集正剧、喜剧和闹剧为一体。
    英达用“寓教于乐”来形容他导演此片的宗旨,力图把极外化的表现形式和深邃的心理内涵结合,提示社会转型期人们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躁动。



王龙: 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著名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长期实践在临床心理咨询工作的一线,在首都各高校成功地进行了上百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讲座,主持清华学生门户网站心理健康版,被同学称为良师益友。对学生考试焦虑、大学生失恋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咨询,有自己的特点。
    现在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任咨询教师

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