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延安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26日 17:09
延安市位于陕西的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临黄河与山西省相邻,西以子午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南北分别与我省的渭南、咸阳、铜川、榆林等地市相毗邻。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辖1区、12县,总人口192万。平均海拔为1000米,年均气温9.4℃,年均降水量为450-650毫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延安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这些都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市的旅游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延安-黄陵-壶口”三点一环旅游线路开发初具规模,“两圣两黄”(即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精品旅游品牌已打响全国,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经济收入直线上升。1990年至2001年,延安市累计接待海外游客2.6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7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967万人次,国内旅游综合收入21.95亿元人民币。
延安在历史上一直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为延安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908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177处,石刻1344处,古建筑180处,革命纪念地350处。位于黄陵县的轩辕黄帝陵、位于子长县的钟山石窟和瓦窑堡会议革命旧址以及位于延长县的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同位于延安城区的七处革命旧址和代表延安象征的延安宝塔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有25处之多。
这些宝贵的遗产已成为重要的、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延安又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成为延安旅游资源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纪念地中,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9处,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处,如驰名中外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麓、南泥湾等都在其列。
延安黄土风情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已成为旅游的新亮点。安塞腰鼓、洛川鼙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构成延安的“五鼓”艺术,已打遍中华大地,在多次大型文体活动中屡获大奖,其中安塞腰鼓在亚运会开幕式上,香港、澳门回归庆典活动中,雄伟宏壮的表演打出了国威,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豪情壮志。延安剪纸、农民画、布堆画、毛麻绣和刺绣等民间工艺,绚丽多彩,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了中外艺术大师的高度评价,许多作品被法、美等国的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在国内民间艺术评选中屡获大奖,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陕北民歌、信天游以其高亢激情的风韵深深地感染了各地民众,在全国卷起了一股“西北风”热潮,长久不息。洛川民俗展览馆为陕西省首家集中反映陕北民俗的展览馆,延安万花民俗村被称为活的陕北窑居博物馆,为陕北惟一集游、购、娱和吃、住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实体。
延安的风景名胜早已闻名中外,位于宜川县的黄河壶口瀑布,传说为大禹凿石导水处。它是世界上惟一的金色大瀑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它那无与伦比的风貌,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开场曲背景中、伍拾元人民币背面图中,并深深地铭刻于人们的脑际中。位于延安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万华山,有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野生牡丹1000多亩,为全国之最。又因相传这里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家乡,并建有花木兰陵园,以其国色天香、巾帼英雄而闻名于世。被称为“陕西一页肺”的黄龙山林区,自然风光秀丽,是消夏避暑的胜地与洛川县谷咀村的果园风光旅游度假村和延安市区的延河流域治理区构成了延安新的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现在的延安可以说是:“蓝天白云,黄土风情,历史文化,自然人文,观光、旅游尽享其中”。
延安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两黄两圣”(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革命文物、历史文物及人文旅游资源驰名中外。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177处,石刻1344处,古建筑180处,革命纪念地350处。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以“两黄两圣”所构筑的陕西北线旅游是享有盛名的精品线路,其文化积淀丰厚,优秀景区景点遍布,使延安成为一座旅游名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随后又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来源:延安旅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