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频道首页 |
西部节目时间表 |
特别关注 |
美丽西部 |
西部之旅 |
西部人物 |
西部大开发 |
大话西部 |
网文精华 |
视听西部 |
西部概况 |
|
穿行神秘的哀牢山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26日 16:37
哈尼族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梯田就有多高,这应该是哈尼人稻作文化最核心的精神。 游云南有很多种方式,但这次游云南,我们选择的是一条由绿色和平组织设计的线路,这条线路是从昆明出发,向哀牢山的深处行进的“稻米之路”,在行程中,可以看到水稻种植以及收割的情况,欣赏壮观的梯田,了解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的哈尼族的稻作文化,参加哈尼族在每年收获季节开始的“十月节”庆祝活动,在整个行程中,我们体会到“稻米就是生命”的意义,稻米、农业以及农民的生活,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不但是一条普通的旅游线路,也是普通人重新思考生活与生命本源的历程。 ■线路评价 这是一次以稻米以及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旅游,对于很多人来说,稻米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忽视又不易察觉的一部分,很少人意识到,稻米也面临着保护的问题,农药的污染,物种的危机,也许这不是一次行程能够全部了解的复杂问题,但至少,当我们走完全程,我们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这条线路穿行于神秘的哀牢山之间,和其他的云南线路颇有几分不同。 ■交通贴士 从昆明到新平县城大约三个小时车程,而从新平县城到元阳则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元阳到红河需要五个小时左右。 一路上虽然道路遥远,但路况很好。元磨高速公路通车后,从昆明去元江县城不再从甘庄开始起程走近1小时的老路。经元磨高速红河大桥(世界第一高桥)后,不到10分钟便到元江县城。玉溪市首府所在地至辖区各县公路全部建成高等级公路,去澄江、新平、通海、华宁等地非常轻松。其中,新平县城至花腰傣所在地的漠沙、嘎洒等红河谷地公路,也有新建成的柏油路。 [第一天] 玉溪新平:感受稻田中的智慧 新平县的大槟榔村是稻米之路的重要一站。大槟榔村的稻田就在哀牢山脚,南望就是茫茫大山,戛洒河从山脚流过,这条河也是村民灌溉水稻的重要水源。多少年来,这是我们离稻田最近的一次,妇女挥动镰刀,稻谷就在我们身边一片片倒下,男人们则忙着打谷,在阳光的照耀下,收割中的田野散发出稻米淡淡的甜味。 为了让我们感受到生态农业的意义,农家邀请我们一起下田劳作,他们告诉我们,大槟榔村的很多水稻田中间都有一个一米多宽的深沟,这个沟里不种水稻,而是养鱼,每年稻子栽种以后,农民也会在这个深沟内撒上鱼苗,不用太多地管理,等水稻收割的时候,鱼苗也长大,可以打捞了。 新平也是中国花腰傣最大的聚居地,花腰傣是远在“哀牢古国”时期就生活在红河谷一带的先进民族,从其出土文物和服饰分析,它是这个民族中的皇族支系,随着千年历史的演变,沿下游迁移的族人逐渐变种、同化。现新平有5万多族人。 花腰傣是傣族的一个支系。因腰间色彩漂亮、工艺精美、绣花、佩银饰的花腰带而得名。这些彩色腰带长约两到三米,宽约一寸多,完全手工织就,花腰傣女性头方面戴鸡枞蔑帽,身上是短衣斜裙,花腰带缠绕腰间,不但显示曼妙的身材,也和黑色的短群相当合衬。 经历了“哀牢古国”衰落时代生存大迁徒的新平花腰傣是个热爱自然的民族,据说他们宁愿冒死在江流洪水中捞柴为薪,也决不乱砍村前寨后一竹一木;他们利用干热河谷的烈日一年三熟,形成了独特丰富的饮食文化,又聪明地发展土掌房创造荫凉;一个尊重自然的民族,自然也得到自然的厚爱。 经过半天稻田中的劳作,晚饭的时候每个人都感觉碗里的米饭特别香甜。 [第二天] 哀牢山:一路稻田金黄一路稻花飘香 从新平到元阳的一整天都是在哀牢山间穿行,磅礴的哀牢山,斜贯云南中部,狭长的山体似一道巨大的屏障,绵亘数百公里,成为云南东、西两大地貌类型的分界地带,所以尽管从新平县到行程的下一站元阳足足要走八个小时的山路,但风景变化,让人不觉疲惫。 云南是稻米种植区,所以一路走过去,到处都是正在收割或者已经收割的稻田,那些收割过的水田边,金黄的稻杆整齐地堆在一起,这些是牛过头的粮食,也可以有其他的用途。那些不能够堆在一起的稻杆,被放在田中烧掉,可以化做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 哈尼族小妹妹 [第三天] 红河元阳:梯田不是神话是用脚走出的路 老虎嘴景区位于元阳县城南部50公里处,在这里可以看到包括勐品、硐浦及保山寨阿勐控等6000多亩梯田,它是元阳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区之一。红河元阳的梯田被很多旅游者看做是神话,当我们今天真的有机会面对这样的神话时,内心的感觉难以描述,也许更吸引我们的,是神话背后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站在老虎嘴1500米高的观景台上,脚下是万丈悬崖,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梯田。细雨之中,梯田表现出另外的美丽,薄雾轻浮在山腰上,梯田若隐若现,偶尔一阵风过,吹散薄雾,梯田露出它的本来面目:从观景台向下望,这片梯田从脚下的深谷延伸,梯田美丽的线条构成层叠花瓣,这些花瓣大小不一,但紧紧相连,错落有致。 现在,红河哈尼族根据梯田高度和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稻种,既有杂交水稻,也有野生稻种,放眼无际的梯田,让人不由得想,满山的水稻,如何播种,如何收割,对于每一个在这里耕作的哈尼人来说,梯田不是神话,是用脚走出的路。 [第四天] 红河县甲寅乡:让人流泪的稻谷的盛宴 从看农田中农民收割稻谷到梯田的参观,一路感受着水稻在生活中的位置,而到了甲寅乡,我们则参加了一场有关稻谷丰收的庆典,庆典让这个秋天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意义,丰收带来的喜悦和思考已经从我们的眼前向我们的生命中蔓延,我们感受到稻谷的温暖,每一碗热呼呼的米饭,每一杯辣辣的酒,都闪烁着稻谷的灵魂,使我们对来时路上的每一片稻田,都从心里充满敬意。 乡政府驻地甲寅集海拔1850米左右,沿石子山路一路攀升,终于远看到一处山寨在淡淡的云雾之间,这就是甲寅乡的中心集镇。 下午四点钟,甲寅集长街宴正式开宴,几百张桌子在街上首尾相连一字排开。原来计划是每桌四人,主人家两人,招待两位客人,但人越挤越多,我们的一个小方桌边坐了七八个人。接待我们的男主人姓王,他的太太站在旁边招呼我们吃饭。一桌人喝着自家酿的谷子酒,吃着红米饭,喜气洋洋,每一桌的主人家与客人家互相敬酒,把整条街道都带动起来,哈尼族特有的敬酒歌此起彼伏。 参加过长街宴的人总惊叹大山里哈尼族生活的快乐奔放,其实,这样的日子只是百姓对辛苦生活的一个回馈,“种了一坡坡,收了一箩箩”说的是收获的不易,“种田误节令,谷包空如也”说的是生活的自律,今天哈尼族的梯田被旅游者惊叹为奇迹,但却很少有人想到这样的奇迹会产生,从在大山岩石上面薄薄的土壤中,撒下一粒种子,到漫山遍野的优质水稻,这其中的艰苦,稍一回想,就不由得让人泪流满面。 [第五天] 米田寨:交流种子和希望 我们到米田寨参加农民的种子交流会,这是丰收之后例牌的一个民间活动,主要是各家各户选出自己保留的优良稻种,互相之间作一个交流,出售种子也是获利的方式,因为稻种比稻米的价格要贵上十倍以上。 米田寨离甲寅乡集镇不远,走山路,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和集镇比起来,米田寨保留了更多哈尼山寨的风味,入口有一个大的山门,寨子中间分布着很多典型的哈尼族民居蘑菇房。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据介绍,房子分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蘑菇房都建在向阳的山腰,整个村寨也是依山势而建。 种子交流会在村口晒谷的空地上开,因为哈尼族不少都生活在山区,我们也发现,大家拿来分享的种子大都是耐寒的品种,这里大概集中了云南水稻品种的十分之一,不少都是珍贵的稻种,所以这样的种子交流会也吸引了不少科学家的目光。 种子交流会不是丰收后农民的一项休闲活动,更多的,这里凝聚的是农民来年甚至更远的未来生活的全部希望。 (张丹萍)来源:南方都市报 |
(编辑:西寻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