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频道动态
主持人
精彩栏目
新闻栏目------------
文艺栏目------------
专题栏目------------
西部论坛------------
魅力12--------------
旅游黄金线----------
频道简介
欢乐英雄
节目时间表
招聘人才
  在线调查
“我最喜爱的西部小城”评选活动
西部频道“十一”期间播出电视剧侯选剧目
精品荟萃·十年精品文艺节目回顾>>候选名单(四)
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Add):
北京市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编辑部
邮编(Zip Code):
100859
电话(Tel):
(8610)68130550(总机)
传真(Fax):
(8610)68130550-601
E_mail:
xibupindao@mail.cctv.com

    

 

12/12》栏目推出五集系列专题片

红色圣地的绿色革命

 

   延安——
        一块神奇的土地。
        中国革命的圣地。
    这块历史上曾经林草葱茏、浓荫蔽日的美丽地方,由于连绵不断的战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成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建国后,延安人民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同水土流失进行了顽强斗争。  

二十世纪末,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和朱镕基总理视察延安时提出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调整措施犹如一股春雷在延安大地上滚动。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就此拉开了帷幕。  

几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以“山川秀美工程”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带领全市人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实施着“山川秀美工程规划”,使山川逐渐披上了绿装,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根本好转,古老的土地再一次张开了腾飞的翅膀。  

由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和延安市委宣传部、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红色圣地的绿色革命》真实地再现了延安人民从呼唤绿色到绿色革命,再到绿色致富的伟大历史实践过程,为我们展现了英雄的延安人民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向贫困、荒凉宣战,同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斗争的感人画面,表现了延安儿女将绿色革命进行到底的大无畏精神。该片同时向人们展示了治理水土流失、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

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12/12》栏目将从9月16日起,于每日中午12:10向观众隆重推出五集系列专题片《红色圣地的绿色革命》,并于每晚黄金时段20:05重播,欢迎届时收看。

 第一集 绿色的呼唤

违背自然规律必将遭到惩罚,这里的人民尝到了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

20世纪以前,这里穷耕滥垦,肆意放牧,过度砍伐,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每年仅延安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2.58亿吨之多。同时也恶化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们的生存环境,贫困犹如一道形影相随的咒语,高悬在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人们头上。   

 延安呼唤绿色,绿色成为延安人民希望的象征。


 第二集 绿色革命

江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批示精神和朱总理的“十六字”调整措施犹如一声春雷在延安大地上滚动,使延安的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摆脱了长期进展缓慢的局面,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1999年10月,延安全面启动了山川秀美工程,及时制定了《延安山川秀美工程规划纲要》,并出台了《关于实施封山绿化、舍饲养畜的决定》、《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决定》等相关措施。动员全市人民用十年时间,完成2.1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就此大规模展开。   

四年间,延安人民新修高标准基本农田62.66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合格面积463.46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758平方公里。      

昔日的荒山秃岭正在变绿,一股绿潮正在黄土高原上滚动。



 

第三集 绿色的展望

在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过程中,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生态目标和农民增收的辩证统一呢?

延安市的各级领导,亲临农村实地考察,经过反复论证,作出了重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全市新发展经济林果300万亩,将一些退耕地开辟成果园,实施经济林果工程。  

北部丘陵沟壑区,在大力营造生态混交林,最大限度地起到保持水土的基础上,依照标准建设一百万亩达到园艺化管理的仁用杏基地。同时发展山桃、山杏等经济林果,人均达到5亩。   

东部黄河一线残原区,建设一百万亩红枣为主的干鲜果基地,人均达到干鲜果面积2亩。   

南部原区,在保护好天然次生林的基础上,将建设一百亩优质苹果基地,达到人均2亩的水平。

延安的山川绿起来了,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再过十年,二十年,真正实现山变绿、水变清、村变美、人变富的大目标之时,这里的山将是花果山,川将是米粮川,一派陕北江南的好风光。

延安的明天会更好。

 第四集 绿色的命脉

 

在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过程中,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生态目标和农民增收的辩证统一呢?

延安市的各级领导,亲临农村实地考察,经过反复论证,作出了重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全市新发展经济林果300万亩,将一些退耕地开辟成果园,实施经济林果工程。  

北部丘陵沟壑区,在大力营造生态混交林,最大限度地起到保持水土的基础上,依照标准建设一百万亩达到园艺化管理的仁用杏基地。同时发展山桃、山杏等经济林果,人均达到5亩。   

东部黄河一线残原区,建设一百万亩红枣为主的干鲜果基地,人均达到干鲜果面积2亩。   

南部原区,在保护好天然次生林的基础上,将建设一百亩优质苹果基地,达到人均2亩的水平。

延安的山川绿起来了,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再过十年,二十年,真正实现山变绿、水变清、村变美、人变富的大目标之时,这里的山将是花果山,川将是米粮川,一派陕北江南的好风光。

延安的明天会更好。

 第四集绿色的命脉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万物生长的命脉,地处内陆的延安常年缺水,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且时空分布十分不均,一年持续干旱达一百多天。

“水”成为延安“山川秀美工程”的制约因素。延安的“绿色革命”成效如何,“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为此,延安市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坚持开源节流并重,保护利用并举,采取集水、蓄水、节水、保水等各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集雨窖,蓄住天上水;川道打水井,开发地下水;沟底淤地坝,拦截地表水。    

延安人还在农田保水方面狠下工夫,在缓坡处修梯田,在川道里筑石坎梯田,达到长效蓄水、灌溉农田的目的。“山顶草灌戴帽,山间林草缠腰,沟底打坝拦蓄,农田兴水提效”。

延安的绿色革命正是由于水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才取得了今日的如此成绩。

第五集 绿色致富

 

延安市委、市政府把山川秀美工程已经纳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以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为基础,围绕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综合治理,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加快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林果业、草畜业、棚栽业、加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显示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态势。林果业已形成“南部苹果、东部干鲜果、北部仁用杏”的板块规模,成为延安的龙头产业。棚栽业近几年发展极快,已构成黄土高原一道绚丽独特的风景线。草畜业紧紧围绕退耕还林(草)工作,发展多种舍饲养殖,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正朝着商品化发展,逐渐发展成一项产业。

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使农民群众的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化,粮食作物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下降了7个百分点。到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587元。

    本专题片将于9月16日起在《12/12》栏目连续播出,每天12:10敬请关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