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秦腔
不听秦腔,不算真正了解陕西。 因为秦腔是陕西人的情绪,也是陕西人的根。 秦腔,到底是许多人爱过的东西。
刚到西安,就有人给我们推荐秦腔,说不听秦腔,不算真正了解陕西。 因为秦腔是陕西人的情绪,也是陕西人的根。陕西人几乎没有不会吼秦腔的,据说从轩辕黄帝开始,秦人用来表达心绪、抒发感情的独特方式就是秦腔。
现代传媒如此发达,何必非得在陕西听秦腔呢?
这就象在西府吃哨子面、在法门寺尝锅盔的道理是一样的,听的就是那一口的地道。
一般的戏曲都用"唱"字来形容,可秦腔不同,陕西人喜欢用"吼"字来表达。
单这一个"吼"字,就充分体现了秦腔的激昂、厚重和钪锵。
八百里秦川、八水绕长安;吃的是锅盔、造的是楞汉。——陕西人实诚,所以声韵也是那么地直白。--品着秦腔,就是品着秦地的人、秦地的个性和风物了。
秦腔是许多戏种的祖先,单单陕西一省,秦腔就有许多分支和流派。比如东路的渭南、潼关一带,秦腔的特点就是慷慨高亢。而西路宝鸡一带,秦腔的品质却较温婉……还有温婉的"道情"、绵密的"花鼓"、含蓄的"汉调咣咣"、以及直来直去的"铜川棒子"……不管是哪种演唱形式吧,它们都只是秦腔的一种表情、一种姿态而已。
听易俗社的老社长介绍说,秦腔的气质得益于黄土高原的山川大河、来源于历尽风雨的城郭以及几千年来赫赫的文化。
秦地上曾有过13个王朝,73个帝王。经济文化尤以汉唐为盛,到明清时开始没落,而秦腔却在此时成熟。它以格外的繁荣融进乡野,使各个村落的年夜节庆分外热闹起来。
然而秦腔真正的成长却在辛亥革命之后,一个叫"易俗社"的剧团本着"移风易俗"的精神开始传播这种被注入了新的思想与内涵的艺术。而秦腔也终于从农村走进了都市。
当延安窑洞的灯火渐渐亮到北京城的时候,秦腔终于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戏曲曲目;而"易俗社"也成为世界三大剧团之一。
无论刮风下雨,易俗社的新老剧目仍在演着。就算假日,练功房里也能看见演员们勤奋的身影。不为别的,单为那满座时的一声喝彩。 其实我认为秦腔有两种听法:一是去最古旧的乡村,住在有几十岁高龄的窑洞里,一边看大娘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听她不经意地喊上两嗓子;或者去秦腔剧团,看看用现代舞台艺术武装起来的最古老的秦腔。听不懂不要紧,那边有电脑打字的投影。
秦腔,到底是许多人爱过的东西。
(秦腔创始人: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延安、易俗社、《郭秀明》、《诗为媒》、《学员》、《双锦衣》、《三滴血》、《情殇》、《游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