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哺乳动物
最杰出的哺乳动物也许是我们最熟悉的。这就是人。人是大型哺乳动物中最成功的,他们生长发育很慢,在母体里要呆9个月,至于还要较长时间才能长大成人和独立生活。出生一年后我们还站立不起来,还要为此继续努力。其他哺乳动物要比人成长的快得多,因为它们有这种需要。
对人类来说,婴儿时代是发展智力和体力潜能的阶段,他们通过五官去感知,去学习。眼睛是我们最重要的感官,我们的眼睛能分辨出上百万种不同深浅浓淡的颜色,而其他大部分哺乳动物只能看见黑白两种颜色。有些哺乳动物根本没有视力。鼹鼠在行进和觅食时完全依靠鼻子的触觉和嗅觉。大型食蚁兽也是靠嗅觉找白蚂蚁吃。它们用灵活的舌头一天能吃3万只白蚁。
骆驼专门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它们生活在沙漠里,非常善于保存身体里的水分,同时又善于寻找水源。它们能感觉出远处的雷雨并发现一天路程之外的水源。漆黑的夜晚显然不是打猎的时候,但蝙蝠却能发现猎物,当然它们不是用眼睛。
早于人类发现声纳的几百万年前,蝙蝠就会使用声纳捕食。就像有人在山洞或峡谷里发声,蝙蝠能根据回声的时间了解周围的环境。蝙蝠发出的高频率的声音是人耳听不见的。它们每秒发出多达200次的叫声保证了它们根据回声判断距离的准确性。因此,飞蛾在黑夜里也并不安全。在陆地动物中,只有蝙蝠有这种本领;而在哺乳动物中,又只有蝙蝠真正能飞。蝙蝠的种类占了哺乳动物的四分之一。直到现在还不断有新的种类被发现。
在哺乳动物中,还有另外一种动物像蝙蝠那样具有循声辨物的本领。不过它们生活的环境迥然不同。在母体里呆了10个月后,小海豚准备进入海底世界了。海豚和鱼不一样,它们需要浮上水面呼吸。但海豚已经完全适应大海环境。它们在大海里怡然自得,尽情嬉戏。爱玩耍是哺乳动物的另一个特点。它们像鱼一样聚集成群,每群常常多达上千只。海豚间不停地发出各种尖叫进行交谈。我们虽然把它们的声音录了下来,但听不明白。
人类同海豚之间的情谊自古以来就存在。古希腊水手曾把这种聪明的动物编进他们的故事里。例如音乐家阿利安的故事。面临着没顶之灾,阿利安哀伤地弹起竖琴。一群海豚发现了他,把他驮到了岸上。
哺乳动物之间的交流有多种形式,有的复杂,有的简单。兔子遇到危险时会用后腿敲打地面,或者急速地摇动尾巴,向同伴示警。鹿也通过摇过尾巴进行交谈。大猩猩的交流方式比较直接。所有哺乳动物在同类间都有交流。
雄座头鲸用“歌声”吸引雌鲸,同时赶开竞争者,它们会几个小时不停地重复一首“歌”。每一条座头鲸都有自己的歌,而且都具有魅力。它们的录音曾被“旅行者号”宇宙飞船带上太空播放,作为来自地球的问候。座头鲸的食量大得惊人,它是以吃海水里的微生物为生。它把数以百万计的微生物赶在一起,形成一条冒着水泡的水流。然后它们冒出水面,一口气吞下几千公斤翻滚着的、充满海藻的海水。这些海洋巨人引发出人们的灵感,编出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天方夜谭》里有一个故事说,一船水手把一条鲸鱼误认为一个小岛,于是登上了它的背。他们在上面生火取暖。鲸鱼怕热,一头扎进水里,使他们全都葬身大海。
有的海洋哺乳动物生活在冰冷的海水里。在这种环境里,仅靠毛皮,即便是防水的毛皮,也不足以御寒。脂肪是更好的绝缘层。海豹有一层很厚的脂肪层。皮下脂肪在水里很有用,但出水以后用处就不大了。没有水的浮力,呆着不动更舒服一些。即使最大的海象到了繁殖的时候也必须爬到岸上。
从生命历程开始算起,22个月已经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老鼠已经繁殖了10代,猫建立了两个家庭。我们的小家伙也两岁了。
哺乳动物的身体愈大,繁殖的速度,即从怀孕到出生,也愈慢。怀孕期的长短通常与胎儿出生时的体重有关。幼象的体重比婴儿大30倍。幼象出生后几小时便能行走,两天后便能跟随象群走动。幼象要到三四岁才断奶,每天少吃多餐。开始时小象的鼻子比较笨拙。后来才逐渐有了灵敏的嗅觉和触觉。它们还要学习如何使用象鼻。这是个困难的过程,常常要从最基本的动作学起。象与其他的哺乳动物不同,它的生长不会停止。在象群里身体最大的便是最老的。象可以活到80岁,不过野象每5头只有一头能活到30岁。
在英国作家吉卜林写的《丛林故事》里,大象海蒂是森林里的执法者。而老虎谢尔汗则是违法者。在印度的传说里,造物主造出老虎使人类通过畏惧知道自己卑微,只有当人变得谦恭有礼后,神才指示老虎停止伤人。
我们也许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诲,但是我们对于自己的同类——哺乳动物永恒的兴趣却是毋庸置疑的。哺乳动物之所以对我们有吸引力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人类只是动物王国中的一小部分。不过我们对世界的影响远远超过我们的数量。由于老练、智慧、灵活和善爱,人类是不可战胜的。
责编:凌微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