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频道 > 影苑纵横 > 正文

《兄弟连》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30日 16:19)

  

  战争是对人类文明最残忍的破坏,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会为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在由血与火书写的人类战争史上,二战无疑是一段让人难以忘却的血泪记忆,也是一段将复杂人性淋漓尽致展现而出的生命记忆。因此,对它进行反思与追问就成为了许多有思想的电影人需要用镜头来完成的事情。自从著名电影大师卓别林以讽刺喜剧《大独裁者》拉开了思考二战,抨击法西斯的光影序幕后,无数掌镜人都用手中的摄像机从各种角度去再现这段历史,力图让我们走近二战中的那些人与那些事,从而感受到导演们对这段历史的不同读解以及他们倾注在其中那呼唤和平的真诚力量。而在这些光影作品中,电视电影《兄弟连》无疑是最突出的杰作之一。它一经播出,就得到了全世界媒体的强烈关注与人们的高度评价。许多人认为这部电视电影把对残酷战争的深刻反思,对战争中个体的人性刻划以及在枪林弹雨中结成的兄弟情谊融为一体,可以称得上是一本二战电影的教科书。因此,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今天,就让我们以《兄弟连》为序幕,走进那个充满了硝烟炮火也倾注着导演悲悯关怀的电影世界。

  当你第一次看到《兄弟连》时,你会认为它是一部无比奢华的电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与实力派明星汤姆·汉克斯强强联手的制作阵容,1.2亿美元的成本投入,美国第五十九届金球奖“最佳电影电视系列剧”的响亮来头,足以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它的大手笔与大气魄。不少媒体都津津乐道地报道说,这部电影动用了五百个有台词的演员和一万个临时演员,并让他们接受了两个星期严格的军事训练。在身经百战的军事专家的点拨下,这些原本杂乱无章的陌路人变成了受过高度训练、情同手足的士兵。而为了将二战的背景原味呈现,《兄弟连》剧组将拍摄地点设在了英国伦敦郊外的哈特菲德机场,在那面积达到了1000英亩的土地上搭建出11个城市、野外与森林等必要的场景,让许多前来参观的游人都惊叹不已。

  然而,让我们感到震撼的不仅仅是《兄弟连》豪华的拍摄阵容,还有它用娴熟的电影手段表达出来的深沉思想与真诚力量。

  电影捕捉的是二战中一个重要的历史片段,它讲述了二战爆发初期,一群自愿参军接受训练的平民百姓如何在中尉索博魔鬼般的训练下,从毫无经验的毛头小子变成了美军最精锐的部队,并在1944年6月5日登上飞机,奔赴法国参与“诺曼底登陆”这一在二战中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历史事件。由于这段经历改编自二战史专家史蒂芬·安布罗斯根据老兵莱斯特的回忆录所撰写的同名故事,因此它本身就具备了极尽真实的质地。而导演斯皮尔伯格那力求再现当年场景的拍摄目的更赋予了这部电视电影纪实性的风格,把银幕前的我们也带进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但或许正因为《兄弟连》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残酷的战争场景,因此也有许多人评价这部电视电影的画面过于血腥和暴力,不宜观看。然而,在斯皮尔伯格看来,他力求逼真地展现战争原生态的原因,并不是单纯地追求感官刺激,而是要通过这些暴力场景表现出自己对战争与人性的反思。当无情的枪炮与火光在银幕上吞噬着士兵们的生命时,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当猛烈的炮击声与密集的枪声中伤员那惨烈的叫喊传到你的心里时,你会感受到战争带给生命的极致痛苦。而当那些投降的俘虏被一一枪杀时,我们更切肤地感受到了战争对人性的疯狂异化。正是在一幕幕这样逼真的场景中,我们慢慢而深切地体会到了导演对二战悲剧充满人文关怀的深层思考。

  在导演斯皮尔伯格眼里,战争是痛苦的。因此,他摒弃了传统战争题材电影里的英雄主义手法,转而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关注着这个非常年代中的个体生命。电影没有把任何一个人物塑造成钢筋铁骨般的英雄形象,而是展现着这些士兵们最真实也最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厌恶战争,觉得战争是一个没有秩序的罪恶游戏,而自己不过是其中的一粒微小棋子。因此,在电影里,每当宣布出发的时候,长官没有激情澎湃的言辞,士兵也没有视死如归的斗志,那种不能自我控制命运的悲凉感让银幕上呈现出一片沉闷而低调的气氛。而与此相对的是,斯皮尔伯格又常常用高调来表现战火中的兄弟情谊,让观看电影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人类那渴望交流的情感本能。哪怕是在随时都可能丧失性命的战场上,连天的炮火也不能剥夺人们渴望友谊的权利。因此,有人评价说,《兄弟连》没有用英雄式的手法来塑造人物,而是把每一个角色都当做真实的生命个体来看待,最终成就了一批流光溢彩的银幕人物,也成就了影片自己。

  对贝多芬音乐的大胆使用是《兄弟连》在配乐上的一次完美成功。那悲怆的音调在空旷的银幕上久久萦绕,与一幕幕真实的画面一起永远沉淀在我们心底。每当翻动起这些光音的记忆,你会觉得,这部电视电影就像是一本充满了血与哀伤的生命哲学课本,用残酷的痛楚向世界呼唤着爱与和平。

  

兄弟连详细介绍 》》

责编:凌微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