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家园 [过彤]
央视国际 (2002年12月16日 19:14)
每次漫步维也纳街头,我都会在那些造型逼真的一座座青铜的、大理石的雕像旁边驻足留连。在那些著名的广场、喧闹的大街旁,来自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公将相们的雕像随处可见,像中国观众很熟悉的被称为“希茜公主”的伊丽莎白皇后、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历史上育有十多个子女的著名的特雷茜娅女皇,以及能征善战的拉德茨基将军都跃马扬鞭,巍然耸立,汽车在这些高高耸立的塑像下匆匆驶过。而还有一些雕像则隐匿在不那么显眼的地方,在僻静的楼前屋后,街心花园,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一些著名音乐大师的雕像或坐或站,有的在拉琴,有的在看谱,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凝望,那神态,那表情,让你觉得仿佛是和邻家的一位长者,或隔壁的一位书卷气十足的翩翩少年擦肩而过,无须仰视,也无需太多敬畏。
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像维也纳一样为如此众多的缪斯之子树立起丰碑,贝多芬来自遥远的波恩,海顿来自奥地利和匈牙利交界的布尔根兰,布鲁格纳来自上奥地利州,音乐神童莫扎特则来自萨尔茨堡,并在维也纳经历了他艺术生涯的最高峰和低潮,最终也在这座城市的多瑙河畔与世长辞……
维也纳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为这些大师提供了无穷的创作源泉。像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著名的作品都是他们长期生活在维也纳、细心观察身边的景物,真心体验这座城市的韵律节奏后有感而作。大师们生前驻足于这座城市的每一处街巷,每一座木屋,死后,他们的灵魂也不愿离开这座城市,永远陪伴着热爱音乐的维也纳人。
在维也纳郊外中央公墓的一隅,有一片音乐大师们的墓地,二十多位音乐大师长眠于此。我们摄制组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前往拍摄,进入中央公墓,前面是一条几公里长的大道,大道两边矗立着一行行参天大树,透过树干,是风格迥异的墓碑,也许是我们来得太早,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墓园很安静。刚刚连着下了几天大雪,树杈上、地上、墓碑上堆满了厚厚的白雪,我们的车子在路上缓缓地驶过,压得地上的雪咯吱咯吱响。这时,一阵疾风忽然吹过,树枝上的雪开始纷纷飘落,轻轻地砸在车的挡风玻璃上,滑向车尾,模糊了我的视线,也模糊了车后刚刚驶过的车痕。当时那一刻,我简直被眼前这幅绝美的画面惊呆了,那种感觉仿佛自己是在通往天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