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风格,这一点是最困难的。因为不同的语言在词义的对应、词语的发音等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外语中的双关语绝大多数无法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双关语,而彼此押韵的词语如果照顾到词义,又很难照顾到发音。如美国影片《洗衣店》中,迪迪说到她和丈夫开过一个玩笑,可他一点也不觉得可笑。这个玩笑就是利用英文单词一词多义的特点。原文是:How often do you wash ford plant?(你们多久浇一次福特工厂)因为Plant既有工厂的意思,又有植物的意思,剧中的人物就用这点开了一个玩笑。翻译时,我就加了一句说明:“工厂和植物不是同一个单词吗?”将二者联系到了一起。在英国影片《代理总裁》中,电梯工说了一句话:“When is the sidewalk fully dressed ? When it is wearing hudsucker.”直译应该是:“人行道什么时候穿戴最整齐?当它穿着哈德萨克的时候。”哈德萨克是该公司原来的总裁,在功成名就之后从四十五层楼纵身跳到下面的人行道上。由于他的教名Wearing和英文“穿着”的现在分词Wearing读音相同,结果被电梯工用来编了个玩笑。如果照字面意思译,就会让中国观众感到莫名其妙,因而我在编译时保留了原文黑色幽默的成分,把它变成了两句顺口溜:“人行道为什么美丽?因为有哈德萨克的尸体。”
剧本虽然是配音的基础,但死的文字要经过演员的演绎才能体现出剧中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情绪等。在录音开始之前,翻译、配音导演和配音演员之间应该一起进行准备工作,充分理解每一句台词的含义,从而把握全剧的主题和风格。导演在挑选配音演员的时候,应该尽可能选择与原片演员的音色、年龄接近的,一是为了与片中角色从形象上吻合;二是因为片中角色有时候会唱歌或说别的语言,需要保留原声。事实上,制作精良的译制片完全可以使一般观众忘记它是经过译制的作品,而“精良”的最终体现者则是配音演员。
对于目前的译制片,许多观众都反映不如七八十年代的水平高,有些影片只是配了“音”,而没配出戏。我认为这与目前的大环境有关。现在的配音市场相当大,而配音演员数量有限,优秀的配音演员更少。这种现实造成的结果就是演员忙于赶场,无暇顾及用声音去塑造角色这一艺术追求。而且,很多片子都是由同一批演员来配,听来不免觉得雷同,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观众的情绪。从长远来说,这样既不利于配音演员自身在艺术上的进步,也不利于译制片这门艺术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中国观众对译制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满足于同一个风格的声音造型,而是希望不同语言的影片能配出各自的特点。如日本、韩国人说话就和西方国家的人明显不同,《爱情是什么》的配音根据这一点进行了调整,结果很受欢迎。另外,绝大多数影视剧都是生活剧,原声也很生活化,而译制片的配音则总是摆脱不了浓重的话剧味,听起来不太自然,也会影响观众的感觉。
总之,译制片是在原片基础上由翻译、译制导演和配音演员之间密切合作而完成的二度艺术创作,其目的是通过影视剧这种艺术形式向中国观众介绍国外的世界,学习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肩负如此重任的译制片的从业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每一部作品的质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观念,将最接近原汁原味的译制片奉献给中国观众,才能保持这朵中外合璧的艺术之花常开不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