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电视的另一些传播特性客观上也使得电视易于在人与自然之间起消极的作用。
1、首先,电视的传播具有全息性。电视同时具备画面、声音、运动等多种维度的信息,而现场采访、实况转播、电视直播等方式更提供了一种生动、详尽的环境信息,从而使电视节目表现出一种全息化的特征。
这种全息化的特征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电视所要传达的信息连同它的背景关系一起被表达出来。观众不必调动自己的原有知识,不必运用想象和联想,也不必诉诸对外界的认识。也就是说,电视用大量的、各种维度的信息与符号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完整而封闭的虚幻世界。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我们日复一日地“浸泡”在电视以及其他各种媒体和网络所创造的“世界”中,我们接触的信息越多,我们的头脑就越来越被代表世界的信息所占据和控制,而渐渐地远离了对世界本身的直接感受。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电视中了解世界、感知社会,而那种对于大自然本该有的真切亲身感受越来越少了。人们宁愿在电视中足不出户地观赏奇花异草,也不愿意闻一闻自家窗下新草的清香;宁愿在荧屏中周游世界而不愿意在真实的山水中受劳顿之苦;宁愿在屏幕前为地球环境的恶化而指责和叹息,也不愿为改善自己周边的环境尽一点力。
电视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电视节目表不但安排了节目,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安排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的孩子,也早已不同于他们的父辈、祖辈,他们仅有的那点可怜的空余时间大多被电视的卡通、动画霸占,而不是疯跑在外面的世界里,在他们幼小的时候,就体会不到大自然的风雨雷电、阴晴冷暖,那些令今天的成年人刻骨难忘的童年玩伴:蝴蝶、蜻蜓、小草和小虫也早已被由电视延伸而来的变形金刚之类代替。
电视似乎满足了我们全部的感观需求,我们一步一步地远离了真实的自然。关起门来,柔和的灯光、随心所欲的空调以及一切现代化设施使得大自然的风雨冷暖,茂盛和荒凉都不再和我们息息相关,大自然的恶化与伤痛,也都不再关乎我们的痛痒。我们不能不说:电视,以及与此相伴随的现代生活方式,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
2、其次,电视及其他媒体对人们消费欲望的共同刺激助长了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
在今天这个社会,人的注意力也是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商人们利用电视和其他媒体对人的吸引,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地刺激人们消费的欲望。
而在各种媒体中,电视对人们的刺激作用又格外显著。五花八门的电视广告、权威性的时尚指引、电视剧中极尽奢华的生活场景等等都在无形之中驱动着人们为更高的消费而奋斗、挣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