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多年前,芬兰作曲家让·西贝柳斯谱写的一首简短的乐曲已经成为他最著名的作品,这就是他的音诗《芬兰颂》。这是一首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乐曲。在一些音乐节、电影、广告以及政治活动中常常使用《芬兰颂》的旋律,这音乐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又如此广为人知?它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
早在19世纪90年代,西贝柳斯就开始投身于芬兰民族独立运动,并且与芬兰的一些民族运动组织建立了联系,他立志要创造一部体现芬兰特色的作品。当时,人们都期待着一位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在芬兰诞生。
19世纪末,芬兰正处于深受异族压迫的时期,作为沙俄自治大公国的特殊地位已经受到威胁。沙俄企图把芬兰拉进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引起了芬兰人民的强烈反对。在一星期之内,有四分之一的芬兰人参加请愿,要求沙皇停止对他们的压迫,一个500人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圣彼得堡,向沙皇尼古拉二世递交了请愿书,但却遭到了沙皇的拒绝。
沙俄还在继续压迫芬兰,芬兰的报纸遭到审查甚至被取缔。压迫越深,芬兰人民的反抗就越强烈。为了挽救新闻机构,表示他们的愤怒,芬兰决定召开一次新闻大会,大会的组织者邀请芬兰最优秀的艺术家为这次大会创作一部颂扬芬兰历史的戏剧,西贝柳斯应邀为该剧谱写背景音乐。
新闻大会的主要活动在赫尔辛基的瑞典剧院举行。整个会场洋溢着爱国热情,演到最后一幕的时候,群情振奋,最后一幕名为《芬兰的觉醒》,展现了芬兰的未来科技发达、艺术繁荣的壮丽前景。观众们在激动和兴奋中第一次听到了背景音乐,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芬兰颂》。
1900年7月,西贝柳斯和赫尔辛基交响乐团准备到欧洲各国演出,他们要去征服世界。这次巡回演出的第一场音乐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最后一场则安排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他们演出的全部曲目都是芬兰作品,他们要向世界表明,芬兰是一个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的国家。
对于西贝柳斯来说,这次巡演意义重大。他在国外受到欢迎表明他不仅是一个民族英雄,同时又是一位具有国际声望的作曲家。他对这次巡演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西贝柳斯开始意识到,须开自身的力量,并且要有自信。他越来越自信,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有影响的人。巡回演出的成功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得到了那些实力强大的元老们的承认,没有遭到干涉,这使他感到极大的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