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地处非洲东部,穿过肯尼亚东部青翠的丘陵和一个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再向东走几公里便能够到达印度洋沿岸。蒙巴萨市历史悠久,迭经沧桑,是肯尼亚的第二大城市,在这里展示的是肯尼亚的另一种风情。
到过这里的人大多只记得岸边的细沙海滩。但是这里曾经留下了阿拉伯商人、葡萄牙殖民者和第一批英国探险家的足迹,有着曲折而不寻常的历史。要了解这段历史,旅游者最好到肯尼亚沿海最大的城市蒙巴萨看一看。
蒙巴萨市的一部分地区坐落在一个岛上,岛的北端有桥与大陆相接。在旅馆密集的南端,有轮船摆渡。渡船码头让游客开始体验到肯尼亚的喧闹繁忙。轮渡昼夜24小时运营,每天运送14万名乘客和3000辆汽车。城市的大部分人口居住在蒙巴萨市的南部,在大陆的那一边,然而大部分商业活动是在岛屿上进行的。每天上午,人们到岛上去工作,晚上回到大陆。坐船渡过海峡只需要7分钟,但等待上船的时间往往很长。海峡一直十分繁忙,因为进入蒙巴萨市的大型船只也要经过海峡。住在两岸的居民都希望有一天能建一座桥。但是为了保证大型轮船也能够进入蒙巴萨港,这座桥必须建得很高,可是这样做就需要庞大资金的保证。
通过这些象牙形状的特别城门旅游者便能够进入蒙巴萨城市。这些城门是肯尼亚独立之前为迎接英国女王的正式访问而建造的,现在它们成了这座城市的象征。在旧城的中心,耶稣堡高高耸起——这是肯尼亚历史上的一处重要遗迹。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去印度的途中在此停留。一个世纪之后,建立了耶稣堡以保卫这个城镇,因为葡萄牙人把这座城镇变成了他们返回欧洲路线上的一个贸易站。后来阿曼苏丹国的阿拉伯人对该城进行了长时间的围困,于1698年攻陷该城。为了保存这段历史,蒙巴萨在城堡的遗址上成立了一座博物馆。
旧城在耶稣堡脚下,狭窄的街道纵横交织。这是旅游者体验蒙巴萨历史文化交融的最好地方。这是旧城的主要街道,人们可以看到印度、英国和阿拉伯风格的房屋。在属于耆那教的社区有一座供印度人做礼拜的印度寺庙。这是蒙巴萨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建于公元18世纪左右。蒙巴萨约有49座清真寺,其中27座在旧城,有5座印度寺庙和20座教堂。在旧城的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刻有可兰经文的阿拉伯式样的大门,另外一种风格的大门,具有典型的桑给巴尔风格。在旧城中还能够看到传统的木工作坊,手工艺人在努力恢复自己的文化和斯瓦希里手工艺品的制作。这项工作对于当地人来讲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他们的文化传统,他们必须使这一传统一代代传下去。蒙巴萨博物馆向维护斯瓦西里传统的这些手工艺人提供资金和其他帮助。
近些年来,蒙巴萨市实施了另一项重要的工程:修复倾圯的旧式房屋,这些房屋中有一些极具特色。这座房屋属于一个印度人。对它的修复工作即将开始,这是旧城挽救古建筑工程的一部分。这座房屋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是用珊瑚石建成的。用珊瑚石建成的房屋十分结实,在旧城中利用了珊瑚石建造房屋的做法也十分普遍。在这所建筑物的墙壁上画有印度风格的壁画,表示了住家的宗教信仰。
这是蒙巴萨旧港,建于11世纪。在这里他们把阿拉伯三角帆船做“达乌”,驶向桑给巴尔、索马里和印度。他们把茶叶、咖啡、糖、床垫和水运往桑给巴尔和索马里,返回时从桑给巴尔运来水果和香料,从索马里运回干鲨鱼肉,因为这里的人特别爱吃;从印度则运回大量的布匹。蒙巴萨旧港还曾经用来运送奴隶到桑给巴尔,因为在当时桑给巴尔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奴隶贸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