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5月1日,北京的白塔寺因为有了远道来的客人,和平日相比显得格外的热闹。传统寺庙的大殿门前搭起了临时平台,为阿尼哥铜像安放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七百多年前,阿尼哥和他的伙伴们到中国,不会想到他参与设计和修建的白塔,在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不仅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尼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这座来自尼泊尔的阿尼哥雕像,让人们记住的不仅是遥远的从前,还有阳光灿烂的今天。
大殿的一角有位来自尼泊尔的石匠——沙吉雅,看他专心雕刻的样子,人们似乎又看到年轻的阿尼哥。沙吉雅是尼泊尔著名的雕刻大师,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颇有名气,而且在很多国家举办过个人雕塑展览。他这次到中国来就是想寻找机会,让自己的作品成为中尼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在北京白塔寺的庭院里,我们还见到尼泊尔驻中国大使馆前领事尼伦真老人,他的汉语讲得不是很标准,但是在断断续续的交流过程中,我们知道,这位老人为自己有机会在使馆工作而自豪。他拿着自己和周恩来总理的照片说:因为工作原因他能认识中国的伟大人物,是他这一生中最高兴的事情,这张照片就是当年毗蓝德拉国王到中国访问时,在使馆举办的招待会上照的。这次老人到中国之前,特意到阿尼哥的家乡——帕坦去了一趟,想知道阿尼哥的家到底是在哪座寺庙附近。没想到,住在帕坦的人们都知道阿尼哥的故事,都说自己的家就是当年阿尼哥住过的家。尼伦真老人认真讲述的样子让我感动,就象是一位长者在不经意间拉开历史的帷幕一样,让你触摸到曾经有过的岁月。
现在回想我们去年在白塔寺拍摄,觉得那天挺有意思的。参加聚会的都是喜欢尼泊尔、关注尼泊尔的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尼泊尔语部的几位专家,在年龄上可以说是这群人中间的“长者”,也是聚会中最忙的人。他们不仅要接待来宾,做大会的同声翻译,还要为自己的广播节目采访嘉宾、录制现场同期声。他们往往是一句话没说完又张罗另一件事,回过头来再忙这件事,许多必要的客气都在忙乱中省了。当我们拍完需要的画面准备离开白塔寺时,发现自己是最后的一批客人,要不是那尊铜像真真切切的立在那儿,你会以为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但是记录在我们节目中的那一天真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