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最艰难的阶段,曹燕华卖掉自己的房子换取资金投入学校。在学校旁租了一间房安顿的她头脑中却时刻想着让员工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儿,让“面包会有的”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现任曹乒常务副校长的陈宝熙,从1997年起便跟随曹燕华创立大康乒乓球俱乐部,至今已悄然搭档走过12载春秋。老搭档没日没夜的付出,曹燕华看在眼里。她提出给陈校长涨工资,被陈校长一句“我够用,把钱留给学校做发展”挡回去;给陈校长分房子也被拒绝,最终购房款是被“硬塞”进他的口袋…… “曹燕华总是希望自己拥有的东西每个团队成员也都拥有,每个人都能分享曹乒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日子。曹乒十周年庆典,曹燕华赠送给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许昕一套房子,已在世界乒坛扬名立万的许昕真真正正体会到了曹乒“做出成绩就有相应回报”的企业文化。 “曹乒并不是只有奖励没有惩罚的“大锅饭”单位。随着虹口区曹燕华乒乓俱乐部、静安区曹燕华乒乓学校、静安区名人乒乓俱乐部、锦州万通曹燕华乒乓学校的相继开业,曹乒对于教练的需求越来越大。纵然很多已经从曹乒毕业进入大学的孩子会在假期回母校进行短期兼职,但寻找、稳定教练队伍成了曹乒日常管理中的重头戏。 早期的曹乒教练队伍流动性很大,常常一年中会换两批教练。并不全是教练另谋高就,而是曹燕华发现有些教练将社会上不良的风气带到曹乒,屡教不改开除的。比如收受学生家长的钱财、礼品,坦然接受家长的宴请。“一定要杜绝这些现象!第一次被学校发现进行劝导,第二次发现直接开除。教练收受了某个孩子家长的钱财,势必就会偏心,这是对其他孩子的不公平。教练的业务水平可以不是最顶尖的,但人品一定要万里挑一。我们要对得起千里迢迢把孩子送过来的家长们。”曹燕华语气坚定。 “创业十余年,曹乒的管理团队一直保持稳定,期间也有人向曹燕华推荐过职业经理人来运作曹乒,但被曹燕华婉拒了。“曹乒的整体氛围是宽松、和睦的,如果进行纯粹的商业化运作,会少了很多人情味儿。我创业这些年的感悟就是做成一件事,人的因素很重要,完全商业化不一定行的通。曹乒十周年庆典中国乒乓球界被‘连锅端过来’,没有大家的帮助我怎么能做成别人做不成的事?”总是将“一个人不能太聪明,要不没人帮”这句话挂在嘴边的曹燕华其实睿智十足。
去一家国内乒超俱乐部当教练,一年收入至少几十万,曹燕华也不是没有设想过这种安逸的生活。但总希望尝试新生事物、永远揣着一颗不安分的心的她,需要的是有挑战性的生活。这似乎从她幼时希望成为一名科学家来探索未知领域的时候便埋下了种子,只不过今天她探索的是民办乒乓球学校能走多远这个问题。幸好运动员时代的拼搏精神被她沿用至今,“当面前有座山的时候,绕不过去就要想办法攀爬。”
很多人评价许昕打球“有天赋、聪明”。6岁开始打球,13岁那年从江苏徐州来到上海,进入曹燕华乒乓球学校。曹燕华至今记得对许昕的第一印象,“他打球很聪明,人很顽皮,看到他就想到我年轻的时候,我觉得他有希望。”而在“曹乒”,许昕的球技也取得了长足进步。16岁时他入选国家队,17岁拿到萨格勒布世乒赛混双入场券。
“紧赶慢赶,终于按时赶到了!”噼噼啪啪一阵声音闯入曹燕华乒乓学校悬有《卧虎藏龙》字画的校长室中,跟随声音而来的女士长发及肩香气习习,上穿深蓝色高领毛衣、下穿剪裁极为合体的裤子,脚踩一双至少7厘米的高跟鞋——这十足的女人味儿和利落的声音属于同一个人——曹燕华。 到达位于宝山区杨行镇的曹燕华乒乓学校,需要横穿上海市,即便不堵车,也要用去一个小时;从海归的退役乒乓球世界冠军转身为曹乒校长,需要付出无尽心力,即便风雨兼程,也用去了曹燕华十年光阴。 “曹门自古出英雄,乒坛今世显神功”。2009年12月18日,蔡振华、徐寅生、刘凤岩、刘国梁、施之皓等等闪耀世界乒坛的名字因为一件事而聚首——上海曹燕华乒乓学校成立十周年庆典。
1985年11月,成绩斐然的曹燕华在上海静安体育馆举行告别表演赛,时任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局长的李富荣感慨:“她的退役,是我们中国乒乓界的一大损失,大家都希望她能再展英姿,为中国的乒乓事业再作贡献!”次年9月,曹燕华便以乒乓球讲师、自费留学生的双重身份来到日本,传播乒乓球技术。一年后,她跟随担任某俱乐部教练的丈夫施之皓来到德国,开始了一段逐渐远离乒乓球的创业生活。 也曾代表德国俱乐部出战国内联赛的曹燕华,暗自发誓“不想再踏入乒乓球圈子”。彼时东西德合并,是个将西德的拉达旧车卖到东德都会发财的年代。“养孩子养狗”、生活优裕的曹燕华并不希望长久过这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于是开始逐渐上手在东西德之间做一些二手商品的贸易。 与此同时,曹燕华、施之皓夫妇与另一对中国夫妇在德国汉诺威看中了一家名为“熊猫”的餐馆,两对夫妇合伙盘下来共同经营,住在不莱梅的曹燕华与丈夫在周末过去帮帮忙。总体来说,在德国的生意尽管有声有色却更多地被曹燕华看做小试牛刀。
“96年底,在蔡振华的劝导下,海外漂泊9年的曹燕华回到故土。写自传、主演电视剧《国球》、注册电力配件实业公司,天生拥有经营智慧的曹燕华做得风生水起。作为96年中国十佳乒乓球冠军颁奖仪式的承办公司老板,曹燕华将中国乒坛的重点人物悉数请到,甚至包括平时不愿露面的、身体状况不允许的、互相有矛盾绝不见面的人都来捧场,在奔波、协调中曹燕华获得了以往做生意赚钱都难以获得的满足感。有人评价“这件事只有曹燕华办得到”,这使她意识到自己“生是乒乓球的人”,于是,一个回归乒坛的想法逐渐清晰。 “97年,曹燕华带领团队在上海宝山区运作大康乒乓球俱乐部,只开办假期短训班。一些有意愿的家长期望能有一家既寄宿读书又可以练球的学校,让孩子文武双修。在国内做业余乒乓球培训的场馆众多,培养大众兴趣、旨在锻炼身体的俱乐部运作起来风险很低,却没有自己的特色。而正正经经地办学校,乒坛好手丁松、江嘉良都曾浅尝辄止,结果却不甚满意。这项有挑战性的任务激起了曹燕华的斗志,从运动员时代“只要开始发力就不想失败”的风格绵延至今。 “迈出体教结合的一大步,在举国体制下由组织之外的个人来走,异常艰难。从过关斩将进入国家队的曹燕华对于不能“两条腿走路”深有感触:“从我个人的经历就能知道,能打出来的孩子太少了,更多的孩子既没有在运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没能在学业上有所斩获。练乒乓球的孩子至少会念完初中才进专业队,但练体操的孩子读过几年书呢?有些运动员连训练日记的写作都无法完成,而教练的批改也常常是满篇错字。” “宝山区的领导得知曹燕华立志要培养“头脑不简单的运动员”的愿景后,给出一路绿灯。在宝山所有的学校中,曹燕华选择杨泰小学作为合作对象,共同打造曹乒。 “第一个学期,18张球台、几间办公室,总共400平米的面积是曹乒的全部家当;没有经费做广告,8名学生都是体校淘汰下来却依然怀有乒乓球梦想的孩子。记者来采访世界冠军办学校,曹燕华脸颊绯红,因为这8名学生都不能充满18张球台,摄像机拍出的画面空空荡荡…… “尽管开局艰难,但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曹燕华深知自己不能失败,因为办学校这种尝试机会只有一次,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一个学期结束,学生满员;一段时间过去,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的300余名孩子进入曹乒。但时至今日,曹乒并没有如外界想象的那般名利双收。“作为一家民办学校,曹乒有7家政府机构在管理,政府对于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是有规定的。而我们秉承的奖励机制,就是学生在乒坛的成绩越好,曹乒所收取的学费越低。好在如今政府加大了投入,让我们可以维持运转。”
曹燕华,1962年出生于上海。5岁起练习乒乓球,1977年进入国家队,2年后收获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荣获56项冠军,其中世界冠军7项。2002年获得中国乒乓球杰出贡献奖。现任上海市人大代表,宝山区侨联副主席,上海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校长。
上海曹燕华乒乓学校创建于1999年2月,由乒乓球世界冠军曹燕华亲自创办并担任校长。学校拥有一座4000平方米的训练、比赛馆和一幢3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是一所集乒乓训练与文化学习于一体、专业培养青少年奥运后备人才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2001年9月,学校和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合作成立“上海曹燕华乒乓俱乐部”,形成集“三线启蒙、二线提高、一线专业队”于一体、自行衔接、系统训练的人才培养、输送体系。学校获得上海、全国、国际比赛冠军近200人次,输送、吸收一线专业运动员12人,向国家队培养输送了以世界冠军许昕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