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姓氏的形成过程中,史姓最早是以官为姓氏的。“史”古为官名,自商代设置,原为驻守在外的武官,后来成为在君王左右的史官,也就是掌管祭祀和纪录史实的官。西周有太史、内史等,春秋有外史、左史和南史等。
据史料记载和考证,史氏的姓源主要有两大支系,一支出自于黄帝的史官史皇,另一支则出自周朝太史尹佚。
浙江省富阳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 史荣庭:史姓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姓氏,它的起源主要有两支,一支是黄帝的史官,叫史皇,史皇就是我们中华造字之祖仓颉,他的后裔就以他的职官为姓。那么第二支就是西周的太史叫尹佚,尹佚终身在西周任太史,史书称他为史佚,那么,他的后裔们也以他的职官为姓。除了这两支之外,各诸侯国的史官之后,他们的后裔也以史为姓。
据《北史》和《新唐书》等记载,古代有个史国,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史国人来中国定居后,有的就以国名史为姓。另外,史姓的形成还有皇帝的赐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史姓的源头尽管很多,依据有史有据的史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史姓后裔们则以西周时期的史佚为始祖,西汉杜陵侯史恭为先祖,溧阳侯史崇为一世祖。
浙江省富阳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 史荣庭:经过了几千年的繁衍和发展,史氏形成了历史上影响很深远的,有三大发散中心和四大家族。那么第一大发散中心就是史佚的后裔史恭封了杜陵侯,那么以史恭这一支为中心,在京兆杜陵发展成为一个望族,第一次以团队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那么第二大发散中心,是江苏的溧阳。史恭的后裔史崇,西汉时封了溧阳侯,他的后裔子孙就居住在江苏的溧阳,溧阳就成为全国史氏的第一大宗。
东汉以后,江苏溧阳史氏成为史氏的第一大宗。溧阳史氏在东汉时期就有六代人世世继承侯爵,在以后的千余年内,因为被封爵的有二相、二公、十侯、一伯、一男,还涌现出80多个进士,因此,溧阳史氏便为史氏的第二个发散中心。史氏第三个发散中心是浙江宁波。南宋期间,宁波史家“一门三宰相,四代两封王”,十二公侯十个男,七十二进士一百多个官,可谓是“满朝文武,半出史家”。另外,元代时期出现了“一门一相十三将帅”的河北真定史家,这在史氏历史上则是空前绝后的。
据《富春史氏宗谱》记载,宋末元初时,史氏后裔从浙江诸暨迁到富阳皇亲墓,即今富阳市大源镇史家村。富阳史氏源自于史佚一支,也是溧阳史氏的支庶,由宁波史氏分迁所至。这里的史家祠堂名为“八行堂”。史氏后裔在这里聚居生活,至今已有700多年了,从始迁祖发祥公四十世起,现已传至六十四世,1900多人。
因史家村四周的史家山盛产毛竹的原故,史姓人家历来以丰富的毛竹资源为原料做土纸为业,村里到处都有纸槽,人人善造纸,世代相传。在清朝和民国年代,史家村生产的部分元书纸进入宫廷,成为宫廷用纸。至今这里的史氏后裔仍保留了一部分生产传统手工造纸的作坊。
古往今来,史姓名人辈出。春秋时期有哲学家史伯和史墨。西汉时期有教育学家史游。东汉有大书法家史辰,西晋有画家史道硕;唐代有宰相史务滋;南宋有词人史达祖,右丞相史弥远和史嵩之。元代有大将史元泽;明末有兵部尚书史可法;清代有文学家史震林、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史贻直。近代则有著名电影艺术家史东山和著名报业家史量才等。
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今史姓就人口而言,名列中国百家姓的第80位,史氏后裔不仅遍布各省市,并且远徙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历史上分布在各地的史姓子孙,由于多以聚居的形式生活,因此在各地形成 了不少冠以史字的地名,如:史家村、史家庄、史家寨、史家洲、史家河和史家胡同等等。
〖字幕提示〗
史姓最早是以官为姓。西周太史史佚是史姓的始祖。
史姓历史人物有:史伯、史墨、史游、史辰、史务滋、史达祖、史可法等。
以史字为地名的主要有 史家村 史家庄 史家寨 史家巷和史家胡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