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森林里来了不速之客。他们要做的事情,当地人称为“放棒槌”,就是寻找一种神奇的中药材——人参。野生人参只生长在红松阔叶林里。
现在是人参成熟的时候,在林下绿色的背景中,鲜艳的果实格外醒目
采参人用鹿的肋骨制成的小刀,一点一点剔去人参根须上的泥土。中医认为,只要沾到铁器,人参就会失掉元气,哪怕是断掉一根根须,人参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九月底,长白山顶峰降下了第一场雪。
高山鼠兔已经把自己养得足够肥胖,它在雪地上享受着最后一点温暖的阳光。
雪线一天天从山顶下降,长白山的森林里,已经听到了冬天的敲门声。
红松王周围的阔叶树,叶子都已经凋零。
在红松王的树冠上,生长了两年的松果现在已经完全成熟。它们脱离母体,降落到地面上。开始了繁衍后代的旅途。
动物们的活动,全部围绕着这顿大餐展开。
松果有坚硬的外壳,即便从30多米高的树冠掉下,也不会破裂。红松籽要是不能脱离球果,就不会有发芽的机会。然而,红松自有解决之道。——它会说服动物们帮忙。
红松籽释放出强烈的香味,这对动物们来说,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如何打开松塔坚硬的外壳,每位食客都有自己的高招。
灰松鼠尖利的门齿,就像是为剥开松塔专门设计的工具。
对花栗鼠来说,红松的果实显得太大,它必须仔细研究,找出松塔的薄弱之处。
腊嘴雀的喙非常有力,每啄一下,都会衔出一颗松籽。
星鸦长长的尖嘴,就像一把专用的钳子,可以撬开松果坚硬的外壳。
平时以昆虫为食的山雀,也临时改换了菜谱。
红松的盛宴由此拉开帷幕。
吃饱喝足,花栗鼠在青苔上蹭去粘在嘴上的松油。
五子雀忙着把松籽塞进树缝,营造它过冬的粮仓。
灰松鼠埋藏种子的时候非常机警。一只松鼠,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建立五、六十个这样的小粮仓。每个粮仓里有20到50粒松籽。
星鸦在这个季节,会埋藏超过两万粒的红松种子,这是它全年的粮食。事实上,它只能吃掉其中的一半。剩下的种子得以进入土壤。
红松种子富含油脂,能为动物们度过严冬提供充足的热量。而如果没有这些食客,种子也无法进入土壤,获得发芽的机会。红松用美味的种子作为报酬,雇用动物们担任播种的农夫。红松和森林里的动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生互惠关系。
松塔是黑熊惟一能吃的坚果。
它的吃相虽然不雅,但对红松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在黑熊吃松塔的时候,很多松籽都掉落到地上,这些释放出来的松子,也有了发芽的机会。
野猪也被松塔的香味吸引过来。它们有拱地的习性,可以帮助种子松土。
东北虎尾随着野猪的气味,一路追踪而来。这是它最主要的猎物。
生性机警的野猪,及时发现了尾随的东北虎,成功逃脱。
![]() |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以它丰富多样的食物,养育了50多种哺乳动物,这里是地球上同纬度物种最多样的地区。
然而,平静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即将再度被打破,森林迎来新的不速之客。
美味和数量,是红松传播种子的两大法宝,但正因为如此,采摘松塔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情。人们准确地计算好时间,在第一批种子成熟之后,进入森林。
这些年来,松籽的价格在市场上居高不下,采松籽,也成了住在森林附近的人们一大收入来源。
在居民们举行宴会的地方,采松塔者起了营地。
营地旁边,迅速堆放起三十多万枚松塔。
一旦人们离开营地,动物们便围聚到松塔堆前,继续中断了的宴会。
然而,它们的好时光不会太长。不久,这些松塔将会清运一空,辗转运到城市,变成人类的食物。
黑熊被马车队的喧闹惊动,逃进森林深处。
人类的采集活动,打破了原始红松林固有的平衡。动物们因此不能在秋天储存足够的粮食,也不能在体内积累足够的脂肪。它们面临着一个准备不足的冬天。
大量的松塔被采走,更断绝了红松繁衍后代的路途。采摘松籽造成的后果,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显现出来。
10月上旬,红松林里降下了头一场雪。气温迅速下降到零下10度。采松籽的营地里,人们已经带着战果离开。
小红松正忍受着生命中的第一次严寒。它的枝丫还很柔弱,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将危及性命。
更多相关新闻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