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泸 州 |
|
|
|
|
|
泸州古称江阳,地处四川南部,其市区位于沱江、长江交汇处,自公元前135年设江阳郡至今,已有2130多年的历史,历来是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是川南经济中心和西南地区经济中心的重要补充。下辖七个县区,幅员面积12243平方公里,人口450多万 泸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夏、商时属梁州之域。7千─1万年前,古人类已用火、制陶,开始早期农耕文明和定居,进入母系民族社会。秦惠王至秦始皇时期,中原移民进入长江、沱江汇处,把中原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来,推动了泸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汉武帝刘彻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派唐蒙从符关(今合江镇)到夜郎,说服其归附汉朝。东汉置江阳郡,江阳郡成为“锁钥沱江门户,屏障西川”的边陲重镇。汉代,盐业和农业发达。唐代农业发达,贡赋有麦、金、葛、酱、麻、布。宋代,泸州成为“西南会要”。泸州成为沃野千里、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商贾辐辏、五方杂处的富庶之地,号“汉、夷门户”、蜀南粮仓,酿酒业大发展,盐业发展规模大,有利用天然气煎盐的文献记载。与少数民族贸易互市。地方官府修筑泸城和寨堡。元代,准许酿酒、制盐、制茶、分兵屯田,修筑马道、桥梁,开辟驿传,制造木船发展航运事业,沟通物资交流,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明朝,泸州直隶省,十五世纪初,泸州进入全国三十三个较大的商业及手工业城市行列。清代,实行移民入川,促进泸州经济、文化发展,泸州成为川滇黔接合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古老的泸州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留下了许多的文物古迹和反帝反封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纪念地。玉蝉山摩岩造像造型生动,报恩塔极具唐代建筑艺术特点,春秋祠饱含清代雕刻艺术之精华,龙脑桥以石雕艺术精湛、造型雄伟、布局奇特著称,建于明万历年间已有400多年窖龄的泸州老窖举世闻名。纳溪有蔡锷将军和朱德元帅率护国军进行“护国讨袁”战争,大败北洋军伐的“棉花坡古战场”,江阳区有朱德纪念馆,刘伯承元帅指挥泸顺起义指挥部旧址,古蔺有红军四渡赤水渡口和长征期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住地等等,这些都分别列入了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其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