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首页  全程报道  巅峰全纪录  珠峰五十年  大本营  登山者说  线路模拟  视频专区  互动论坛
     

大本营快讯
珠峰概况
珠峰攀登史
登山常识
珠峰掠影
14座高峰
融入大自然 享受大自然 制定野外活动计划



野外活动无论规模大小,均是以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为目的。能否把一次野外活动搞得成功,很大程度上要看计划和组织的好坏。在制订活动计划、状态和组织实施计划三个阶段中,每一环节事先都必须予以充分的考虑。

  制订野外活动计划。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展野外活动之前,必须制订一个详细的活动计划,制订计划一方面是使野外活动的目的性明确,即确定活动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组织者考虑得更周全。计划的周密与否直接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效果,一个完整的野外活动计划应包括:活动内容及预期效果,人员组成、活动时间及日程。

  1、活动内容。

  首先要确定野外活动内容,以休闲为主,还是以探险为主。若是探险活动,那么还必须收集一些背景资料,如危险性和成功的可能性,地理、气象和民俗等方面的资料,掌握前人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探险活动前期必须进行专项技术和体能的训练,民间的探险活动很难集训,那么业余时间的培训也必不可少的。

  活动项目必须是可行的,野外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危险性,有些活动在技术、体能和经验方面要求具备一定水准,因此,任何超过自身能力范围的项目,尽管很刺激、很具吸引力,也不要轻易去冒险。探险活动不是“冒险”切忌单凭热情或为争一口气而贸然行事,80年代的为与外国人争得首漂权的一些漂流活动,在许多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殉难事件,以及94年阿尼玛卿的山难事故,都是对我们的警示。

  确定活动内容之后,则需据活动规模的大小来确定参加人员和具体的时间。

  2、人员。

  根据野外活动内容确定人员组成,或根据人员组成确定活动内容,如何进行合理的安排需要组织者悉心地筹划。比如,当人数较多时可以安排野外露营,徒步登山等活动,而不宜进行攀岩活动,若仅仅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约出行其安排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日程。

  合理安排野外活动人称,以在有限时间里使大家都能够得到最大快乐,是计划完善与否的关键。一般的野外活动大多在周末,在活动场所与食宿地之间的往返要花掉一部分时间(露营除外),因此交通、食宿与活动要作充分的考虑。

  野外活动的准备。

  一旦确定了野外活动计划,下一步便是着手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针对活动项目的专项技术和体力的锻炼,物资装备以及食品的整理、筹措。

  1、专项技术训练。

  指野外活动项目中具有技术成分的迅速,比如攀岩、溯溪等。训练应在资深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如进行自然岩壁的攀登。事先可在人工场地练习数次,掌握基本的技术要领,这样在野外的自然岩壁上攀爬起来则更能体现攀岩的乐趣。

  2、物资装备和食品的准备。

  大型活动,需要特殊装备或时间较长活动,如登高山、漂流、需要认真作好准备工作,根据人数和活动时间列出所需各种物品的清单,然后逐一进行准备。

  组织实施。

  安全第一是野外活动必须遵循的首先原则,无论是什么内容或形式的野外活动都可能出现意外,因此安全是组织野外活动的前提。组织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危险因素,并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同时应加强大家的安全意识。

  组织实施野外活动是一件繁杂的事,应由热心而又具备组织才能的人来担当。在野外有时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个人得作用便会充分发挥出来。一个人的作用总是单薄的,因此分工则显得尤为重要,交通、食宿、物品等需要有人负责,人数较多的时候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头进行,尽量使人员搭配合理。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经验丰富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可以使活动的安全更有保障。二可以使大家的体验更加深刻,尤其对于技术性强的活动项目。

  善后工作常常被忽视,其实在活动结为最容易发生意外。这时大家都进入兴奋之后的疲劳,组织者应妥善安排善后事宜,使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用火及灭火的方法

  在参加野外活动时,由于吸烟、使用炉具不当,烘烤衣物或用蜡烛照明等原因,容易引燃周围的草地、树木或其它设备,而发生火灾,造成事故。

  一般发生火灾事故,大多数是因思想麻痹,用火不慎造成的。因此我们在野外用火时,必须提高用火安全意识,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野外点篝火或用炉具野炊时,必须要随时有专人看管和负责,一旦使用完毕,要马上用水将火源彻底浇灭和用沙土盖灭。并挖土掩埋,防止死灰复燃而酿成火灾。

  二、用炉具或建炉灶时,应选择避风和距水源较近地方,并准备一桶水。以防万一发生火灾时取水灭火方便。

  三、在草木较多的地方,必须用火时,应将周围的草木清理干净,并在四周开出2米左右的防火道,以免火星飞溅出去,引然周围的草木。

  四、如风力较强时,应训练在避风的沟、坎下面点火,或修建防风墙,以免强风吹散火堆,或将火苗吹出引起火灾。

  在山区或林区吸烟时,应准备一个空罐头盒,将烟灰、烟头全部放进空罐头盒内,用水或沙土浇灭,挖坑掩埋或带走。

  出去一旦不慎使周围的草木点燃,发生了火灾,不要慌张,如距水源较近,取水方便,迅速用水向起火处喷洒,降低温度灭火,这是最基本的灭火方法。

  如周围没有可可用的水源,用麻袋、衣服和沙土等将燃烧物盖住,使燃烧物得不到氧气供应而熄灭。

  由于燃烧面积较大,小规模救火措施已无济于事时,为设法阻止火灾造成的损失过大,应顺风跑出一段距离,在大火烧到之前,除去草木等可燃物,开出一条放火隔离带,使火烧到这里后,因没有能着的东西而自动熄灭。

  野外事物的调理

  野外活动中应准备什么食品,该吃些什么呢?相信你曾经为准备野外活动食品及设计露营的菜单而大伤脑筋。

  在野外旅行、登山、探险、吃尤为重要。吃不好就没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我们去野外登山、探险最头疼的也是准备食品。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国内的方便食品业发展很快,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方便事变可供选择,如:花样翻新的方便面,各色各样的软、硬包装的罐头、饼干、面包等等,这些食品既方便,又有营养价值,是比较理想的野外活动食品。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为方便食用,开发和生产了各种各样的脱水食品,这些食品不但使用方便,且能保持蔬菜、水果等的原色、原味和营养成份。而且重量轻,便于携带。美国生产的脱水食品,食用时一斤加9倍的水,一斤顶10斤,可以减少旅行、探险途中的负重,尤其是在高山探险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种脱水食品价格昂贵,口味也无法,长期食用则容易倒胃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不同于欧美和日本。习惯于自己动手,用新鲜的肉、蔬菜烹调出可口的饭菜。

  在野外旅行,探险或登山,没有家中那样的优越,方便的燃料、齐全的炊具、各色的调料,品种繁多的新鲜疏菜等等。但在野外也有家中不具备的条件;各种可食的野生植物、菌类、活的鱼虾,甚至新鲜的山珍野味……用这些都可以烹调出美味佳肴。

  在野炊时可根据自己的携带的各类食品在野外能就地采集的野菜等,参照以下原则自己设计野外菜单:

  一:好吃,当你疲劳、食欲不振时,可增进你的食欲。

  二、营养,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对补充体力很有效。若长时间在野外生活应补充蛋白质。

  三、不复杂,每个人均能轻易烹调的食品。

  四、烹饪前不必特别处理的食品,不费时,调理方便又迅速。

  五、能配合所携带的炊具调理。

  六、不浪费水,尤其是在水源少的野外,节省用水尤为重要。

  七、尽量不要有剩余,以免造成浪费。

  如何保存食物

  野外活动中很让人头痛的事是如何保存食物。有些食品如饼干、方便面等包装食品易于保存、而新鲜的肉类、禽类、鱼、虾、新鲜蔬菜等在炎热的夏季易变质腐烂而无法食用。野外活动中无法携带冰箱、冷藏柜之类的设备,只能因地制宜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土办法加工和保存食物。

  一、熏晒法。

  熏制食品可以使食品保存时间延长,且味道适口,如熏肉、鸡、鱼等。晒制或风干,也可以长时间保存食物。

  在野外活动钓到鱼就可以用西制法将鱼晒成洗干保存或食用,方法如下:把鱼头脊骨连头部切开(鱼腹部不要切断)成一片,去掉内脏洗净,在鱼的两面涂上盐,用竹片或木棍在鱼头部的两侧撑开,挂起或平摊在阳光下晒,几日后即晒制成鱼干,可供长时间食用。

  二、风干法。

  把肉、禽类风干也是一种食品保存方法,藏族喜欢吃的一种食品风干羊肉、风干牛肉就数此类食品。

  在每年的秋季将牛肉宰杀好之后,挂在背阴处,靠干燥的风吹,将肉中的水分去掉,风干后食用,一般这类风干方法在内地空气中水分含量大的地区不宜采用,在青藏高原和大西北、空气干燥,湿度低的地区方能采用。风干食品顾名思义靠热风吹干,绝不能在太阳下晒。风制食品另一种方法就是将事物擦上盐及其它调味品,或用酱油浸红,吊在风口处靠风吹至肉质硬化后即可。如风鳗、风鸡、风青鱼、风猪牛肉等风制食品,肉不宜太厚(太厚不易风干)、太咸。

  食用时将风制食物烹熟食用。

  在野外活动中也可将易坏的食物用塑料袋密封,放在流动的河水中保存。

  我们在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时就曾用此方法保存新鲜羊肉。七八月的乔戈里峰大本营,白天气温高达38度,我们每宰一只羊,需供我们三个人一个月的肉食。

  我们将羊肉密封在三层塑料袋中放在冰河里,用石块压好,随吃随取,可保存20余天肉不变色,不变味。忌将肉不封装直接放主水中保存、水泡过的肉,营养成份流失,且河水中的泥沙沾在肉上无法食用。气侯与山地旅行

  从事山地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的人员最为关注的信息莫过于天气了。它无时不在影响着野外人员的起居与工作。人们用“孩子的脸一日三变”来形容山地天气变化的莫测,但实际上,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中国的山地与气侯。

  我国地形复杂,既有峰峦重迭的高山(占33%),也有广大的平原(12%)和丘陵(10%)。我国的山脉可以分为东西走向及东北西南走向两大类。东西走向的山岭,北部有天山、阴山。中部有昆仑山和秦岭,南方有南岭。这些山地在气侯带方面都是重要的分界线。

  东部西南走向的华夏式山脉,如东带的长白山脉、闽浙山地、泰山、天目山和戴云山等及对于东南季风的深入内陆起着重要的阻碍作用,所以,这类山脉基本上成为东方润湿气侯和西方干燥气侯的分界线。

  西带北起大兴安岭,经太行山、长江三山地、贵州高原东缘、向南一直延长到广西的瑶岭,一般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北方山比南方山高一些,它是南方气流伸入内陆的第二阶梯。

  青藏高原,北有昆仑山,南有喜马拉雅山、西南有帕米尔山山结。它面积大、海拔高,不但阻滞了印度洋暖气流向内陆的伸入而且还可影响到整个东南亚的气侯。

  喜马拉雅山在雅鲁藏布江拐弯的地方,走向突然改成为南北方向,成为著名的横断山脉,分布在川西、云南一带。有海拔4000—5000米以上的高黎贡山、怒山、大雪山或十二栏杆山与玉龙山、它们是孟加拉湾气流在低空进入我国的重大屏障。

  我国地形大都是西高东低,只有北疆的准噶尔盆地东高西低。在天山、阿尔泰山之间开了三处巨大的缺口,成为北冰洋气团入镜通道。所以北疆的气侯反倒是西部温润、中部干燥。

  甘肃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成为东南至西北方向的狭山低地,长约1000公里,这条著名“河西走廊”是冬季寒冷气流奔向东南的通道。

  局部山地气侯特色。

  山脉,甚至小山都是天气的影响者。山地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更能使风、温度、降水和闪电产生重大变化,往往会给山区旅行的人员造成威胁。

  风,山地的风也是多种多样,通俗地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上坡风,这里由于山地温差的变化而引起的夜间冷空气向下坡的倾泄和白天宽空气向山上的爬升所致。上坡风大多出现在日出之后15—45分钟内,并在正午或地面受到的太阳能量最强时达到最大风速。一般是,南坡接收到的能量最大,因此上坡风最强。北坡则无上坡风出现。上坡风通常直向山涧和峡谷里钻。当天空要飘动的云团时,太阳光的时隐时现能够像“开关”一样及时地控制上坡风的发生与停息。

  下坡风,相对较为温和而稳定,多发生在近地表处,在日落之后的15—45分钟内开始起风,一直到次日的日出,从山顶刮向峡谷底部。

  下沉风,即“冰川风”。它往往出现冰川上,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因为冰川的表面温度总是低于其上面的空气所以它总是沿着下坡刮起。但在冰川向斜坡延伸的末端处,也会出现上坡风,这种风的强度往往受冰川范围大小的控制。

  峡谷风,这是受地形控制的风,也是上坡风与下坡风的混合风,主要出现斜坡表面的有缺口的半封闭式山谷附近。它也受日照温差的控制,即中午多为上谷风,入夜转为下谷风,而且山谷风往往会出现极强阵风的状态。

  旋风,这也是山区常见的风,每当地貌有显著变化而四周的风很强时,就会产生旋风。在大多数情况下,旋风具有瞬时特征且多形成在北风坡。

  降水,山区存在着大量的上升气流,它使得空气不断地冷却,所以降水量通常随高度增加。在潮湿的热带地区,山区降水量增加特别显著。山区最常见的是雾,它实际上是接触到地表的云;有时山谷里全天都可能是雾气茫茫的。对山地旅行者最大的威胁是山洪。

  闪电,登山运动员、徒步旅行者、野营人员特别容易受到山区闪电的袭击。在崎岖的山地地形所产生的上升风使得那里雷暴更加猛烈、更加频繁。

  温度,温度对于山地旅行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山区,温度随高度而降低,这种办法在夏季约为冬季的两倍。山峰上的相对湿度比山谷里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衣物是不良绝缘体,所以,在冬季要使身体保温、在夏季保持凉爽都是不易的。一般地讲,高度每升高300米,温度平均下降1.2度,这可供山地旅游人员参考。

  危险天气中的防护。

  雷暴 雷暴最初通常是由小块积云发展开始的,然后迅速发展,经过浓积云发展时期并进入成熟的积雨云阶段,它是一种猛烈的、恶劣而急剧变化的天气。野外活动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当积云开始堆积、并且变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2)雷暴通常持续很短,要保持镇静,不要害怕,留在可躲避的地方。

  闪电 闪电的危险性在于击穿物体和人体,引起火灾,以及所产生的雷声震破人的耳膜。所以应该记住:1)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可以躲在汽车里。2)最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3)如果在露天下,应蹲离开孤立的大树高度的两倍距离之处。4)当你感觉到电荷时,即,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了,那很可能就是受到了电击,要立即倒在地上,施以自身保护。5)如果在孤立的凸出物附近躲避,则该凸出物的顶部至少应高出自己头部15—20米。6)离开垂直的墙壁或悬崖、应避开裸露的山峰和山脊以及平坦的开阔地形。7)避开地裂缝、成片地衣以及悬空岩石。8)万不得以,可以坐在散乱的石块中间。9)在地形险要处要用绳子把自己拴牢。10)如果进洞避雷,应离开所有垂直岩壁3米以外以免岩壁导电伤人。

  山洪 大雨时,由于降水很急,使得地表来不及吸收雨水,冻土和岩石也难以阻止雨水下泄,这些会加剧山洪的威胁。所以当雷暴活动剧烈时,要避开走易聚水的长沟和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离开易受洪水淹没的地区,必要时应弃装向较高地带转移,同时注意不要试图徒步涉过已达膝盖的溪流。

  天气条件能使体温升高或降低而影响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三个天气因素是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在寒冷的条件下,温度的影响和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两者往往同时使人失去热量,而且湿透的衣服的保温值会下降90%。所以,要在寒冷的环境来生存下来的一种简而易行的办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运动但又不要出汗。炎热而潮湿的环境中,人会发生疲劳、头痛、食欲减退、失眠、严重脱水以及全身乏力、热痉挛等现象,应注意避开在这种气侯下的野外活动。

  野外巧用竹

  我国南方山区,生长着各种竹子,若能掌握竹子的多种利用方式,在野外活动中会受益匪浅。下面介绍在野外利用竹子的一些方法。

  装水:将直径较大的竹子砍成1.5—2米的竹筒,用削尖的长木棍将竹筒各竹节打穿,就成为装水的容器。这种竹筒适用于营地与水源相距较远时取水用。也可用较小的竹子做成小的装水容器,配上塞,可随身携带。

  做锅:直径5厘米以上的竹子,把它砍成60—80厘米长的竹筒,竹筒的一端要有保留完好的竹节。用芭蕉叶或冬叶(热带丛林中的一种植物)卷成与竹筒长度相等的圆筒置于竹筒内,将淘洗干净的米倒进筒内后,注入清水,水比米高10—15厘米,用树叶或芭蕉叶把竹筒口塞紧,将竹筒口向上斜架于火上烧煮。因水传热,竹筒不会烧坏。通常40分钟可煮熟米饭。用竹筒烧饭时,要经常转动竹筒,让其均匀受热,若不要芭蕉叶或冬叶衬于筒内,同样可以煮饭,唯饭烧好后需用刀将竹筒烧糊的部分削去,把竹筒劈为两半,才能取出米饭。用竹筒烧菜烧水的方法与烧相似。烧菜时若需搅拌可用一根比竹筒长些的木棍操作。

  做杯子、盆子:把粗细适度的竹子砍成长约15厘米,一端留有竹节,另一端砍成呈45度的斜面,用刀把面剥削光滑,遂成喝水或喝汤的杯子。制做时若把竹节处的竹枝留下一截,便可做成有把的汤勺。将粗大竹筒两端的结留下。从竹筒三分之一处划开,就是一个很好的装菜盛汤勺的竹盆。

  做床板:潮湿的地方露宿,可以砍一些粗大的竹子,将其砍成两米长的竹筒,用砍刀在每一竹结把竹结砍破。砍破时应注意各结的刀缝不要在同一直线,各个竹结都被砍破后,用刀从竹筒的一侧把竹筒剖开,加以踩压就可以得到一块竹排。2—3块竹排(视竹子大小而定)便可铺成一张床。若无大竹,用小竹若干根、逐一铺平,用藤子或竹蔑绑扎牢固也可以做成床板。

  捆物:选不太老的竹子,把富有韧性的竹子表皮划出,按需要剖成适当粗细,即为竹蔑,用于捆物。多股竹蔑编织而成的竹蔑绳,可以用来攀登绝壁。

  生火:竹子表皮含有油质、特别易燃。在野外下雨时找不的干燥引火物时,可将竹子表面水揩干,用小刀把竹子表皮刮削成细丝,作为引火物,效果很好。

  除上述几种用途外,竹子还可用于制作捕捉动物的多种捕具。

  野外背囊

  野外少不了背囊,你知道吗?背囊也是蛮有学问的呢。

  为了能腾出双手,背囊一定要是双肩背带,如果步行距离较长,则最好选用带有腰带的背囊,这样能有效地分散负重。

  背囊的背带长短要调节好,以感觉重心落在腰背部为佳。背囊大小因用途而异,一般说来,需要带露营用具的话,背囊至少在65升以上,因为要盛装账篷、睡袋及其它露营用具。

  背囊最好多一些口袋,以便把物品分类装好,利于取用。通常背囊里必备的物品有:

  雨具、水壶、多用小刀,打火机,手电,备用电池和灯泡,垃圾袋,卫生纸、针线包,药盒,照相机,干毛巾,备份衣物。去一些特殊地区还需带一些专用品。如地图、指北针,报警器等,这里先不一一说明了。装背囊许多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尽量减轻重量,但东西一定要带全,以免用时抓瞎。

  野餐行家

  野餐原本是人类最早的果腹方式。茹毛饮血的祖先第一次围坐在篝火前,享用烤熟悉了的野味, 大约硬是现代烧烤的起源,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饮食文化愈发地炉火纯青了。就餐的场所可谓极尽豪华之能事。然而,历史正是沿着螺旋的轨迹前进,现代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终又想起了这一古老就餐方式的种种好处,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加以改良后,隆重推出。

  野餐首先要野,地点最好是人少而风景秀丽的郊外,如森林公园,海滩、小溪边、山脚下等。

  野餐未必要豪华,只要大伙儿吃的开心就达到目的了。有一辆越野车,带上精美的餐具合地毯固然理想;一个小背囊,装一块塑料布或方格土布,加上一次性使用的餐具,也能营造出同样的气氛。

  野餐的主旋律是餐,吃什么最关键。因为在野外,食物应尽可能简单而丰盛。为了避免加热的繁琐,宜以冷餐为主。例如沙拉、火腿、薰鱼、咸水鸭、茶叶蛋、卤汁豆腐干,自制泡菜等,都是既便于携带又美味的野餐食品。将这些食物分装好放进食物篮,出去是沙滩野餐则一定要用保鲜纸包好放进密封良好的容器里,以防沙粒入侵。

  饮品可带罐装的,不过,要是将柠檬汁冰镇好将其放在保温瓶内,让朋友人喝上一杯冰凉沁肺的饮料,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杯子应用一次性的纸杯或透明塑料杯。色彩鲜艳又不易碎的工程塑料制品,是野餐的首选容器。

  冬季野餐,不妨试试烧烤、只要一堆木炭、一片金属网,就能品尝到烤肉的美味了。烧一小锅开水,涮点海鲜,羊肉什么的,也别有风味。别忘了带一瓶红葡萄或干白葡萄酒,会为野餐增色不少。

  要提醒的是,野外用火注意安全,餐毕应将垃圾收拾好就地掩埋或带回城处理。

  露营须知

  露营很有趣,但安全是第一要素,以下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1、应尽量在坚硬、平坦的地上搭账篷,不要在河岸和干涸的河床上扎营。

  2、账篷的入口要背风,账篷要远离有滚石的山坡。

  3、为避免下雨时账篷被淹,应在篷顶边线正下方挖一条排水沟。

  4、账篷四角要用大石头压住。

  5、账篷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在账篷内做饭要防止着火。

  6、晚间临睡前要检查是否熄灭了所有火苗,账篷是否固定结实了。

  郊游小药盒

  如果你的郊游日程在两天以上,一个装着常用和应急药品的小药盒,是必不可少的。

  小药盒最好是密封较好的塑料盒,盒内应包括:

  一、感冒类药物:4粒康泰克或幸福伤风素,一小袋感冒通。

  二、肠胃类药物:一小袋黄连素或痢特灵。

  三、抗菌素:增效连磺片是效果不错的广普抗菌素。容易嗓子疼的应备一些草珊瑚含片或健民咽喉片。

  四、外伤类药物:云南白药一小瓶,创可贴数片,绷带一卷,胶布一小卷,伤湿止痛膏数体贴。

  另外,一小瓶风油精,两瓶眼药水(可用于清洗伤口),几片息斯敏,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用途。

  野外急救盒

  野外是一个最广大,变化最多的演练场,没有人能预测可能发生的一切,那么,有时候自救或是寻求救援便在所难免。一个个人急救盒是你不可缺少的装备,务必随身携带。

  它应包括下列物品:

  一个中型铝制或不锈钢饭盒—一旦是急救盒的包装,必要时可用来化雪煮水或取水饮食。盒盖内面可作为阳光下发信号的反光板。

  一块薄而结实的塑料布—可以用来保持体温,防止热量散失过快,铺在地上可以隔潮,下雨时可作篷布。

  一盒防水火柴—火种一定要好好保护,可利用装胶片的小盒。

  一只大蜡烛—可以用来照明,生火,增加温暖。

  一把多用途小刀—用处太大了,因为赤手空拳求生存难度可太大了,兰博若是没有刀,怕也成不了英雄。

  一个小指北针—助你逃生。

  一个小哨—求救时有用。

  一小袋盐,一些糖果,一小瓶复合维生素—保持体能。

  胶布—可作补丁和紧急绷带。

  针线包—挑去异物、补缀衣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