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谈台湾] [台湾故事] [百家姓] [寻亲絮语]
 

雕刻北京时光

  这家名为雕刻时光的咖啡店位于北京大学东门和清华大学西门之间的一片儿平房区里,是庄松冽和妻子李若帆九七年创办的,也是夫妻俩在北京开的第一间咖啡店。

  今天是夫妻俩第二家咖啡店开业的日子,两个人一大早就从老店出发赶往位于北京理工大学南门附近的新店,准备开张的事情,这家新店虽然换了地址,店名却没变,还叫雕刻时光。熟悉雕刻时光的人都把老板庄松冽叫庄仔,庄仔是九三年从台湾云林老家来北京的,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了四年导演,毕业时做出了三个令同窗们惊讶的决定:一是留在北京,二是娶湖南妹子李若帆为妻,三便是开了这家名为雕刻时光的咖啡店。

   庄松冽:雕刻时光的名字主要是来自前苏联一个导演塔可夫斯基 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雕刻时光》 就是这本书 因为我是学电影的 大学毕业时又写的是他的论文 所以我觉得雕刻时光应该是满适合做一家咖啡店(名字)的 雕刻时光的主要意思在于说 他 塔可夫斯基想借着胶片这种素材来记录人在世间的时间流逝的过程

  受塔可夫斯基的启发,庄仔于是有了借咖啡店这个载体来记录自己在北京生活轨迹的想法,所以无论是在雕刻时光的老店还是新店,你都会发现书和电影是这家咖啡店始终如一的特色。这不仅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更是庄仔为自己寻找生活乐趣的一种方式。

  书摆在那儿 一方面是一种装饰品 一方面可以让人家阅读 人们在其中感觉象是在图书馆里读书一样 (看书)也不用钱 只要喝杯咖啡就好了

  由于学艺术出身的缘故,庄仔更看重店里的气氛。所以新店和老店一样的幽雅和舒适,让人能觉察到庄仔独到的经营策略。

  庄松冽:我很怀旧 我特别喜欢老东西 比如说胡同 胡同原本对北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环境 九三年刚来北京的时候 我最喜欢骑着自行车到处逛 我每天从蓟门桥电影学院骑自行车到处拍照

  庄仔从一开始便喜欢上了北京的氛围,所以他把开咖啡店更看成是营造自己北京的家,新店自然当成了新家。

  庄松冽:就是我们找了一个合作很久的工人师傅一起弄 弄了两个月 因为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杂志是那边的

  无论从设计上还是从服务上,庄仔都不愿将自己的店搞得太过商业化,所以把新店开在了高校区,面对的还是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们

  庄松冽:如果我做的太精致或太过细腻 那种东西不符合我的本性 因为我的本性有一些大而化之 不要那么较真 生活比较重要 生活比其他事都重要 开心一点最好

  年轻人的洒脱自然可贵,可给远在台湾和湖南的两家老人平添了许多牵挂。往常隔个三、五天才通一次话,这一阵儿却一天一个。

  小李父母一般关心的是两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庄仔父母则更为关心两人事业的进展。不过,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希望孩子们能够适应北京的生活。

  庄松冽:我觉得北京是这样一个地方 比如说它可以允许有钱人存在 也允许贫穷的人存在 它允许外地人存在 也允许北京人存在 就是说艺术家可以在这里生活 做生意的人也可以在这里长适久安 主要是北京的包容性很强 我估计早在民国时期 (作家)沈从文来到北京的时候 他对北京就已经有这种感觉了 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北京具有很强的土性 金木水火土里它有土性 我本身命中带土 我觉得(北京的)土性是很适合我的

  庄仔不失随和的个性使他在北京八年的生活当中交了许多朋友,其中有不少是因为"雕刻时光"而与庄仔结识的。因此朋友们都说:庄仔就是雕刻时光,雕刻时光就是庄仔,两者不可分割。这不,今天正好新店开业,庄仔约了朋友们来新店搞个PARTY,借此机会大家凑到一块儿聚聚。

  庄仔的朋友:这儿会比原来的更豪华 更贵 但我觉得他的精神没变 挺学生的 挺质朴的 他比较开朗 他做事情比较实在 他比较注重生活情趣 情感比较细腻 我觉得他找到了一个在北京生活的方法 好多人都没有找到

  庄仔如今的生活状态让朋友们很是羡慕,一位台湾同乡就深受其感染,对北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庄仔的台湾同乡:他有些台湾人的特质 可是他融入了北京的这种步调 这种环境 他融合的很好 他掌握的不错 他的爱人对他帮忙应该很大 我想第一个这种店能夫妻夫唱妇随 我认为挺好的 我也考虑今年或明年把我孩子都接过来 因为我很喜欢北京这种环境 刚来的时候不习惯 慢慢的已经习惯了 而且已经爱上北京了

  第二家雕刻时光咖啡店顺利的度过了它开业的第一天,庄仔和妻子对新店的发展和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只是目前还有一个心愿未了。

  庄松冽 妻子 李若帆:我们结婚好象四年多了 双方老人家还都没有见过面 老人家还没有退休可能等退休以后 稍微有时间 希望一家团聚这样子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