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CCTV国际部的译制片
王志敏
1999年和2000年我有机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国际部的节目评奖,相当集中地(每季度一次)看了中央电视台推荐出来的一批比较优秀的故事片和专题片译制作品,获益匪浅,感触良深。
我的总体感觉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不仅在选片方面是很有眼光的,在编辑加工、译制配音方面也是精益求精的,确实体现了精选、精译、精制的原则。国际部近年来组织译制了一大批译制质量、文化品位和艺术水准都很高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堪称经典。我始终认为,选片可以说是这项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片子选准了,就有了可靠的基础,而且特别容易调动译制人员的积极性和情感的投入。在每次评奖中我们看到的那些获奖的译制作品都是这样一些作品。就拿故事片来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影片就有《代理总裁》、《巴黎圣母院》(新版)、《妹妹》、《遗产》、《基督山伯爵》、《乱世佳人》(下)、《圣诞奇遇》、《德伯韦尔家的苔丝》、《卡弥尔克洛代——罗丹的情人》、《通往埃文利之路》、《发明家专辑》、《植物园》、《卡温顿城堡》、《色盲》、《爱的天堂》、《柴科夫斯基》、《潘多拉时钟》、《再见,奇普斯先生》、《一曲未了情》、《去加拿大的出租车》。这些影片,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是悲剧样式还是喜剧样式,是人物传记还是名著改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具有特别鲜明的时代感、散发浓重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人类文化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作品,因而都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把这样一些经典性的作品放给全国观众来看,使这些作品真正成了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其中的有些作品,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如新版的《巴黎圣母院》和大家都熟悉的《罗丹的情人》,以及不同凡响的《一曲未了情》等。
新版(1997年版)的《巴黎圣母院》和旧版(1956年版)的《巴黎圣母院》相比,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新的升华,在艺术形式上也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这些都被我们的译制工作者演绎得淋漓尽致。美学家朱光潜当年在看过这部影片以后曾在一本谈美的小册子中激动地提到,看这部影片就等于上了一堂生动的美学课。当时我很赞成这个观点。我认为,在美学学习的某些问题上,这部影片的故事所表明的道理,比听多少次美学课、读多少本美学书可能还要解决问题。但是现在我要建议,应该把新版的《巴黎圣母院》作为大学生学习美学课程的重要的参考教材之一。
《罗丹的情人》通过讲述罗丹的才华横溢的漂亮情人卡弥尔·克洛代的毁灭性遭遇,让人感动,发人深省。影片故事的进程虽然不动声色,但其倾向性却非常明显:卡弥尔的悲剧(她的艺术才华和生命的毁灭),罗丹难辞其咎。影片故事让我们看到的是,以罗丹的地位与声望拯救这位女艺术家的才半与人生是有可能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这就使得他们之间的冲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发人深省;这也使得人物的性格与内心具有十分复杂的层次。而配音在这方面处理得是有说服力的和引人入胜的。卡弥尔的配音很有魅力,相当传神地表达了“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的悲剧要义。
以匈牙利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李斯特的情感生活为故事发展线索的《一曲未了情》更是“不同凡响”。影片对李斯特同当时的俄国王妃维特根斯坦之间的爱情的表现,明显地不同于时下同类的表现大艺术家情感生活的影片。在这类影片中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在影片的艺术表现中把爱情当成艺术大师的灵感的“添加剂”或“催化剂”(或者说“佐料”),享用这种“催化剂”似乎是艺术家的特权。常规的伦理道德在“顶尖级”的艺术大师面前(例如毕卡索、罗丹、萨特等等)似乎不灵了,失去了约束力。在一些表现艺术大师的作品中,这似乎已成定式。但这种处理显然忽略了贝多芬,忽略了康德,忽略了尼采,等等。在我看来,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也是对这种观点随声附和的“凡响”之作。而《一曲未了情》的“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它敢于对“俗见”说“不”。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是,音乐大师李斯特生活中的情虽然“未了”,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艺术成就。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国际部的编导以自己充满激情的劳动为中国观众奉献了这样一部“不同凡响”的译制影片,因为我们对这种表达“凡响”的影片实在是太熟悉了,用这种观点拍成的影片也太多了,我们已经见惯不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