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绿满天涯

 

CCTV.com  2007年09月26日 14:42  来源:  

    原来晋军连夜砍倒了城濮方圆百里的大大小小树木。战车拖着这千千万万哭泣的树枝,卷起漫天的沙尘,用来迷惑敌军。

    晋军大胜了,但是中原大地的这片城濮森林,一夜之间成了粘板之肉,哪年哪月,这里才能长出新苗?

    这1800多年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大约由60%下降到46%左右。

    秦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有1128年。这时期,中国的人口从2000万增加到8300万人。

    我们在感喟这些秦砖汉瓦,唐三彩的巧夺天工的同时,也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阵阵伐木声。

    我们在惊叹都城长安建造的这些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时,也看到了大树的轰然倒下。

    这期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由46%下降为33% 。

    五代宋辽金夏元明到清代前期近千年里,中国人口由3000万猛增到清道光二十年的4亿1千2百81万。

    人口的暴涨,就是森林的消退。没有森林支撑的中原地区人们不得不离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转到了“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流域。

    到了清代前期,长江中游地区出现的大批的“棚民”,进驻山林,垦种山坡。

    少了森林的日子,是一种怎样的日子?

    让我们从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观察!

    仔细阅读宋朝的建筑手册《营造法式》后,我们发现,对比大唐佛光寺的大手大脚木材使用量,宋的建筑在木材量上缩减了不少。以前用于地上的砖块悄然的充当起了墙上的木材了。

    到了元朝,干脆来个减梁换柱,发明了用材极少的“减柱造”和“移柱法”。

    明清时期,皇帝修筑故宫所用的木头,只好到遥远的西南边陲去采伐了。

    这一千年,中国森林覆盖率由33%下降到17% 。

    中华大地上的森林是神州古陆对华夏族群的丰厚赐予。森林为华夏族群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森林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经过数千年民间樵采,国家砍伐,毁林耕种,战火频烧,到1949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8.6%。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体系尚未建成,基本没有自我积累的能力,中国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大都要靠农业和原料型产业。林业以自己天然的原料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撑性产业和重要增长点。在当时的国家经济建设事业中,木材与钢材、水泥被称为三大基础原材料。在当时国民经济各部门排序中,林业列在前5位。

    在共和国创立后的40年里,采伐一直是林业部门的首要任务,直到20世纪末,森林采伐量才出现递减趋势。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经济建设累计消耗森林资源达86亿立方米,相当于把1949时全国所有的森林都砍了一遍。

    50多年来,全国累计生产成型木材50亿多立方米、竹材73亿根、人造板9223万立方米、锯材6亿立方米、松香1200万吨。

    大量用林,当然就必须大力造林。

2/9 < 1 2 3 4 5 6 7 8 9 >

更多相关新闻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