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平遥牛肉太谷饼 |
|
|
|
|
|
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夸土产》中,第一句就是"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当旅客走进古老的平遥城,善于经营的五香牛肉经销者,总是先割下一片,用尝一尝的办法招徕顾客,因为他们深谙客人的心理,也深知牛肉的味道会令客人满意。平遥牛肉的特点是色泽红润,肉丝纹络清晰可见,外观十分诱人;吃起来则肉质鲜嫩,浓香扑鼻,咀嚼不费齿力。有趣的是.刚出锅的牛肉,刀不切味不出,而只要用刀一拉.,顿时浓郁的肉香便扑鼻而来,令人口舌生津,唾涎欲滴。 据《平遥县志》载,从汉朝开始,此地就开始"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形成了畜养黄牛的风习,名贵的中药材牛黄,很早就成了这里的特产。那么,平遥五香牛肉始于何时?据民间传说,清朝嘉庆年间,有个叫雷金银的人,在平遥城文庙街开设"兴盛雷"屠宰作坊,因熟悉解牛技巧,又摸索出独特的一套加工方法,使自己烧制的牛肉鲜嫩味香,深受消费者欢迎;从此这家牛肉店便世代相传下来。历史上,平遥城加工五香酱牛肉的著名作坊还有"自立成","隆盛旺"等。平遥牛肉之所以闻名全国,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与它独特的加工方法和用料很有关系。 平遥牛肉的制作工序,概括起来有三个字:杀、腌、煮。 杀,用的是"平刀大拉法",先在牛的脖颈上来一刀,割断两根主动脉血管,让牛血尽快喷涌,全部放尽。在瞬间宰牛放血的好处,一是不让牛血渗入体内,保持色泽鲜嫩;二是使牛在屠宰前不过分受惊吓与紧张,防止了肌肉纤维迅速收缩而造成的坚韧。好的宰屠师,往往眼明手快,手起刃落,杀牛、剔骨b切割牛肉块,前后仅用一刻钟,那利索劲儿真如古代名厨庖丁再世。 腌,把牛肉切成16块到26块,在每块肉上划开几条刀痕,揉入硝盐,然后放入大缸,再用当地井中的碱水浸泡,并用牛胃蒙住缸口。使用的盐,以平遥西大街寺庙后所产的硝盐最佳,用盐数量,依季节不同而不等,每百斤肉冬季用盐6斤,夏季10斤,春秋两季 各8斤。浸泡的时间也因季节而异,天热则短,天冷则长,一般说来冬天一月,春秋两季半月,夏天五至七天。 煮,关键是要掌握好火候,正如当地俗语所说:"水深要把肉漫到,汤沸锅心冒小泡。"具体说,就是把浸泡过的牛肉捞出,用冷水洗净,再放入筒式大锅,用当地的碱水和硝盐烹煮,不加任何佐料。水不能盛得太多,以刚把牛肉盖住为宜。初煮火大,渐次减弱,肉熟八成,把火焖住,使之慢慢熟化,一般每锅煮12小时。肉锅不加盖,飘浮在汤上面的牛油会形成自然的锅盖,既保温又透气,还能使牛肉中的腥味和水分散发。 平遥牛肉与其它各地酱牛肉的不同在于,一般加工酱牛肉不愿用老牛,而平遥酱牛肉却是牛越老,做出来的酱牛肉越香,保存的时间越长。随着腌煮工艺的不断提高,平遥牛肉在1956年北京举行的名产食品展览会上,被评为全国名产之一,畅销朝鲜、蒙古、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 乘同蒲线南下的火车,越过乌马河铁桥后,旅客们就会看见一座高耸的白塔和用黄琉璃镶嵌的鼓楼,这便是太谷饼的产地太谷"县城。当列车刚刚停稳,旅客们总是纷纷下车,争相购买太谷饼。 太谷饼是面制炉烤的实心饼,当地俗称"干饼"、"烧饼"。饼呈圆形,直径三寸半,厚约六分,边与心的厚薄均匀,表皮为茶黄色,粘有脱了皮的芝麻仁。冷食此饼,酥而不硬,软而不皮,具有香、甜、软、脆的特点。而且,储存时间长,久储味道不变,既可作茶点,也可旅行食用。于是,太谷饼还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上好礼品。 太谷饼的生产历史悠久,清朝末年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它的生产和明清太谷商业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有个传说讲,明末清初,太谷县由于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成了全国的商业中心,有几家票号,还掌握了全国金银枢纽,给本地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各商业资本家富裕起来之后,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太谷城东南沟子村有个富户太太,半夜里想吃饼子,就派佣人四处选购。买回的饼子不是嫌油腻,就是嫌干硬,咬上一口便扔掉了。到哪里去买太太喜欢吃的饼子呢?这可难坏了她家的佣人。消息传到一个烧饼铺里,掌柜的为了赚钱,就让老师傅设计出一种甘饼,其主要原料是精白面、白糖、胡油芝麻、蛋清。制作方法是用蛋清将六成上等白糖和四成上等白面调成糊状,用勺子盛在扣炉内,糊状自然融流成圆形。成熟后,上撒芝麻,下抹胡油,再用慢火烤熟。这种饼子又甜又酥,不腻不硬,颇受那位富人大太的喜爱。这就是后来享有盛誉的太谷饼。 现在的太谷饼,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制作技艺,行销范围也更广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