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国家地理 | ENGLISH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 视听在线
搜索:  
 
国家地理首页
专题首页
线上故事
新闻背景
工程进展
走进青藏
地理概况----------
人文风情----------
自然生态----------
旅游提示----------
途经站点----------
青藏通途----------
雪域风情




 
走进青藏 > 人文风情 > 特色艺术
草原的见证:风、岩画及古道

发布时间: 2002.8.8


  风、岩画及古道在见证草原漫长历史的同时,也构成了草原的魂

  据印第安人古老传说:祖先及一切有生体的灵魂随风四游,仔细倾听,能知未来。类似的说法也存在于藏北。在这些传说中,灵魂多不具有确指性。灵魂通常与风有关。从人类文化学角度考察不同民族对于风的隐含寓意的看法,结果都趋于同一。流动的风是沟通有形与无形世界的首选媒介。在藏北,风的这种深层次功能体现充分。人们把念头(具象为经文和六字真言等)刻进石头里,印在风马旗上,置之旷野中那些被认为具有灵性的地方,让它们随着风而隐秘实现。煨桑(西藏地区宗教习俗。节日时在路口、山口、湖畔、寺庙旁等重要场所燃烧桑枝或松柏枝,可加入青稞面、奶酪、酥油等。袅袅青烟被藏族人认为是与天神相沟通的方式之一)可以看作是风的一种功利性表现——直通天界。   风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牧民进行信息的传递。牧民们习惯于老远便给人打招呼,牧女们的歌声随风越送越清丽嘹亮。不时在草原中呼喝几声还可以壮胆气。作客牧民的篷帐,细心的游人会注意到,每当风起时,藏族老阿妈会略停活计与唠叨,在撩起几缕吹乱的花发后,继而若有感应般地眯着眼睛看(或许只是在听)牧群是否归来。随着她的眼光看出去你自然什么也看不到。唯有风,藏北静默的风。风将牧民与河流湖泊相连,风使水汽充沛,水滋养万物。“风”在藏族精神内核中本来就是作为生命本原而存在。所以,藏北的一切均在风的见证之中。

   地貌相对单一,缺乏视觉参照物,加上地阔人稀,气候条件恶劣,使得生长在藏北的生命心无旁骛。严厉的大自然将有生体一切的感知感觉都逼回到自身躯体。所谓万物之灵长的人,并不比一匹马或一只狼显得尊贵殊崇许多。在藏北,一切生命均在为存活而作出同等的奋争。佛说众生平等众生皆苦,这在藏北有着深厚的理念基础。或许是为了缓释生的重荷,风才被生命所依重。

  不同于其它生灵的是,人以文字语言艺术等文化的方式世代衍息,并以大量遗存见证信念的历史。这其中,作为几乎从一开始便记录人类生存信息的古代石刻岩画,是这一区别的强力佐证。

  藏北高原现今发现的岩画遗存在空间分布上,主要散见于阿里日土、扎达、革吉、改则以及那曲文部、申扎、班戈、索县、那曲、当雄一线,有近50余处。在时间跨度上,据考古研究断代,则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延至青铜时代甚至吐蕃早期。依岩画刻划雕琢载体的不同可将之分为旷野岩壁、大石、洞穴及崖荫几种。所载内容集中在以反映游牧、狩猎为主体经济形式下的方方面面。譬如领地、食物、性、仪式、神怪等。有关岩画较详细的论述可参见本刊前数期刊载的《西藏岩画之旅》一文。

  以藏北高原古岩画为代表的藏族先民早期艺术作品并非意图明显的艺术行为。这些可说成是“率意而为”的遗存大多生动简洁拙朴有趣。岩画集中的地点容易成为人们崇拜和凭吊的场所。在藏北高原出现岩画的附近,不乏旧石器时代遗址。如阿里日土的札布、那曲申扎的多格则和色林错的各听等。同样引今人关注的是散见于藏北草原的大石遗迹。据意大利著名学者(汉学、藏学家)杜齐教授记载,藏北萨嘎、当惹雍错及卓玛山口等处有大石遗迹分布。大石遗迹包括较大型的石丘墓、石圈围竖于中央的柱状巨石、大型圆圈状列石、各种规则性的巨石垒砌物及建筑等。形成于草原游牧部族的,以崇拜富有原始宗教色彩(如图腾)的大石、山崖、岩壁等为表现特征的文化称着大石文化。大石文化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各时期。玛尼堆、让炯(西藏地区以崇拜由天然而形成的,显现与宗教相关图案的石头的现象。如莲花生践足石或形似佛眼的天生石块)以及神山等现象均与大石文化有关。

  各种资料显示,西藏是古代亚洲诸多文明的荟萃之地。这得归功于纵横贯穿于西藏高山大川之间的古道。古道按功能可分为: 

  传统的大地(民族)走廊。如横断山一线,联系甘、青、川西、昌都及滇西的汉藏民族走廊,后藏经阿里至新疆、克什米尔一线的宗教文化传播通道; 

  古驿道。《新唐书·吐蕃传》载:举其兵,以七寸金箭为契。百里一驿……告冠举烽。吐蕃邮驿发达,主要用于政治军事目的。青藏公路沿线是吐蕃时期联系中原内地的重要驿道之一,当时唐蕃之间互使、和亲、会盟、封赠等无不依赖于此。同时,马匹、茶叶、丝绸、兵器、药物以及经卷等边贸交易也围绕此条线路开展。历史上,不少以“驿”名命的地名频繁出现在青藏线上。沿此线进藏,在今那曲安多一带,古烽火台仍依稀可以寻得。 商道。吐蕃时期商业发达。与青海湟一带的马市,汉地的丝茶市,与西域一带的麝香(麝香之路是经青藏高原连接欧亚的古商路。该通道早于公元7世纪便已存在,主要用于运输名贵药材、香料麝香(西藏产)及内地之丝绸。同时也用于军事、外交、民族迁徙 、宗教传播等)、金银市等长年不息。同时,农区与牧区之间的盐、肉、乳酪、毛皮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交易也有相对固定的市场与流动线路。其中一些的影响范围亦有超出藏地之外的。 

  由各神山圣湖连缀而成的朝圣古道至今仍为世人延用。有学者称,冈底斯山连结着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朝圣路。它西至印度河、恒河流域,东更可远达日本琉球一线。这些甚至可被看作是由朝圣者用血肉之躯一步步丈量而来的朝圣路,堪称人类最具气势的大地艺术杰作。

  古道的具体界定有几个方面:历史悠久,对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曾跨不同文化圈或地理带,有较为固定的线路并留有相当数量的遗迹。有关古道的详尽文章本刊将于以后详加登载。被称着“高原吉普赛人”的康巴人(按所操方言的不同,藏族大致有卫藏(拉萨、日喀则等)、安多(藏北、青、甘、四川阿坝等地)和康巴(昌都、四川甘孜等地)之分。世代康巴人均善经商,是活跃西藏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因长年游商在外,故享有“高原吉普人”之称)与格萨尔说唱艺人一样,是藏北流动的风景。旅游藏北高原的游客尽可细加品尝。另外,跟着具有实力的旅游社团进行一次藏北考古或地质考察游,也会令你受益匪浅,终生难忘。“不到藏北不知生之缈小;不到藏北亦不知生之不易”。游过藏北的人都这样叙说。

  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风、岩画及古道在见证草原漫长历史的同时,也构成了草原的魂。

 

《雪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