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走进青藏
> 自然生态> 环保 |
无人区里的“嘎布叫”——雪域军民保护藏北生态环境纪实
发布时间:
2002.8.8
西藏羌塘草原,北接昆仑,南邻念青唐古拉。这里有一片海拔5000多米、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的处女地———藏北无人区。
这里,如火如霞地生长着一种紧贴沙地的灌木,它的名字叫“嘎布叫”。传说,树木之王选派一种树木装点荒凉的藏北,所有的树木都往后退缩,只有“嘎布叫”挺身而出。
驻守这里的军人和民兵,像勇敢的“嘎布叫”,昼夜守护着草原的和平与安详,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国土……
藏北的尼玛县,地广人稀,人均占有土地6平方公里。这里栖息着野牦牛、野驴、藏羚羊、熊等珍稀野生动物,还蕴藏着黄金、水晶石、铜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起了无人区里珍稀动物和矿产资源的主意。
这天,尼玛县人武部从民兵信息网上得知4名不法分子从青海可可西里进入藏北无人区,意欲捕杀国家珍稀动物藏羚羊的信息,立即组织民兵昼夜兼程,围追堵截,将4名犯罪分子当场擒获。
打击偷猎偷采,军民疾恶如仇;爱护野生动物,他们爱心如火。一次,驻藏某工兵团在藏北执行施工任务,野牦牛乘战士们夜间宿营的时候拱翻了锅灶和帐篷。战士们心里又气又乐,但是对这些珍稀动物又不能打。于是,有人出了一计:在帐篷外掘一条深沟。夜晚野牦牛如期而至,没想到却在沟中跌了个“牛”仰马翻,从此再不敢来袭扰。
所谓“无人区”,那是过去的叫法,进入80年代,无人区不再无人。前些年,那曲地区数千牧民向无人区进发,在那里安营扎寨,开辟新的牧区。
3月13日傍晚,安多县帮美乡的草场发生火灾。接到通知后,武装部立即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头顶星光,在摄氏零下20多度的黑夜中乘车出发。到达火灾现场,已经是凌晨3点。经过突击奋战,火情及时得到了控制,大片牧户赖以为生的草地保住了。
无人区里地老鼠多,破坏草场且传播疾病。去年8月,班戈县雪容乡、青龙乡组织40多名民兵分散到无人区,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大规模的灭鼠活动,迅速控制住疫情,全县未因鼠疫死亡一人。
为保护无人区的生态环境,军人们吃了不少苦。乘车从那曲到无人区至少也需要3天的车程。草原上有车辙的地方就是路,没有车辙的地方也可以成为路。然而,这种路上往往潜藏着无尽的危险。一位单车赴尼玛的战士曾在无人区中迷路受困7天7夜,靠吃地老鼠一直坚持到救援人员的到来。
班戈县人武部干部于杰忘不了今年5月的一次外出调研。那天,车子在荒凉的沙木寺乡抛锚,凛冽的寒夜里下起了大雪,好在周围有一户正在放牧的藏民,热情的牧民把他让进帐篷里睡了两夜。第二天,男主人徒步到就近的沙木寺求援。
采访结束,不禁又想起传说中的“嘎布叫”。我想,藏北无人区中的军人,不就是这故事中的主人公吗?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