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首页 >> 影视同期声 >> 正文
 《记忆的证明》研讨会直播实录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李准

  记忆的证明说三个观点,顺便说一下历史题材,包括抗战题材。记忆的证明这部电视剧是对历史精神的一种深度的发现,它的创作也是对历史题材的创作的文化模式的一次突破,或者是至少是突破的一次成功的模式。我最看重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记忆的证明的创作的播出和成功,最重要的是电视剧创作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品位的一次提升,至少是对这种提升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这个剧的悬念的设置,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冈田和山花隆美,冈田和宫崎美惠子之间,他们之间都充满了关系。几乎所有的人物之间,也是充满了悬念,你看这个戏的高潮,所有的高潮,都是以非常新鲜而深刻的思想文化而支撑的,每一集系列都有不止一个高潮。很多电视剧没有真正的情感冲突,思想冲突,性格冲突。这个戏几乎所有人的死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死都给人们带来了震撼,每一个人的死都缔造了高潮。你看这个戏的结尾给人多大的震撼。

  第三句话,这个剧组特别是杨阳同志的这种创作态度和这种精神状态是整个文艺创作非常需要弘扬的。杨阳同志说,写两个人的事件,这下写了整个惊天动地的劳工和战俘的报道。原来主要是自然流淌,现在是波澜崛起,对整个创作风格的开拓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不计得失才能做到。用三年的时间来打磨这部戏。所有的镜头几乎都是精心打造的,它的美学镜头是浓缩的,而不是稀释的。包括中、日、韩三国的艺术家联合创作的这种运作方式,冈田是带着向中国人民请罪的一种态度来到这儿的。不能把这个戏仅仅看成是抗日战争的题材,因为题材本身不是绝对性的,关键是对这个题材的态度。顺便说一下,今年全世界都是纪念的高潮,5月8号是希特勒灭亡,8月15日本投降,今年欧洲的西方的纪念肯定是最大的,我们认为也应该是达到了高潮。我们这些老同志参加到抗战,能到下一个十年,几乎是不太可能了。

  1995年那一次,确实没有拿出多少东西,现在一再创作的70多部影视剧,据说有100多部,确实有一个数量和质量问题。究竟能有多少。过去确实也拍了一些,有虚构的方法写的,比如《平原游击队》《两个小八路》,《铁道游击队》等等,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这20几年,还有一些。重要人物都是真名真姓,比如像《西安事变》,《江南风云》,1995年的那一部不是很成功。东北抗连等等。今年还有正在做的,电影有《太行山上》,已经做出来的赵一曼,今年通过了《重庆大风大》,在这之前,也不都是只写共产党,写全民抗争的也有。《七七事变》,《血战台儿庄》,浙江的渔民救助美国兵的那个故事。还有《南京大屠杀》,《一个美国飞行员》,其实我顺便说一句,从人性方面试图对抗战和战争做一些探索。比如说《红樱桃》,这些应该说在这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探索,还是有不少的东西。但是回头来看,确实作为一个年纪大的人和国际上对比,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比如说过有很多体裁没有触及到。还有很多。《记忆的证明》这种站在时代的角度直面历史的这种勇气,就是非常值得佩服的。

  我们东北的历史,1904年日俄战争就中国打,从旅顺打到盘锦,日本兵伤亡5万多人,俄罗斯伤亡7万多人。沈阳那次是30多万人。觉得很滑稽,在中国的土地上打的这些仗,清朝政府要保持独立,我们中国人就没有人敢写一笔艺术创作。日本跟我们打了很多仗,有很多题材虽然有了《红樱桃》,试图做一点什么,那个应该说都是初步的,这一次《记忆的证明》才真正站在当代的角度以人为本做出对中华民族的人性,包括日本法西斯的那些执行者,他们自身做出一种新的法律。有些东西确实是值得借鉴的。这次《记忆的证明》是一种人性深度的追求,把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是最高的。尊严是最重要的,非常震撼,它这个人不是自然人,每一个人的人性都是特定的人生,它的人生目标来定下来的,这里面没有抽象的那种东西。回头来看,包括一些打得比较响的,比如像《拯救大兵》节奏已经不是原来的节奏了。比如《意大利的钢琴师》,包括《美丽人生》。我们有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有我们的立场,但是确实时代在不断的前进,我们不但是抗日战争,包括我们整个历史题材创作,一个是它的表现对象,主要是适合于社会生活,都应该可以被反映。很多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那些故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写,它不是纪录片,不是教科书,不是艺术家的一种审美的结晶。

  这种文化审视上必须有一个新的视角。我们应当给他一定历史地位,但是现在光是这样的。包括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现在绝不应当仅仅是一种模式。宏大叙事、家族叙事跟个人生命体验的叙事,这三个不矛盾。几百个战俘,几乎上千个劳工,这不是一个宏大气势吗?个人生命的体验叙事,所有的人物,不都是个人生命叙事吗。这三种生命是在一种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指导下一种非常有机的结合。这是从头到尾的一种信息量,思想还不是特别开放的,看得很过瘾,我们回头看一下,过去写的这样的题材,如果能有这样一种新的视角的话,有很多东西可以拍。像《南京大屠杀》这个东西,一共34万多人,到现在还没有一部片子,从人性深度或者是历史深度表现。十年之前的那种状况和现在还是不一样。我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可以带动我们整个历史题材,国际和现实主义创作,在题材上,在创作模式上有新的开拓。

  任何真正的创作经得起推敲,过了多少年还有这个。必须对你的创作对象有什么新的发现。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连接必须有一个深度的发现。这种发现不是谁都能做到。光想着赶时髦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东西。我们越来越多样,但是我们总应该有一种思想和艺术,非常深刻,非常有魅力的作品来统领我们创新的潮流。我一直呼吁,近年反法西斯战争的大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品位上需要有真的突破,需要有不断让人感觉到震撼的这样的作品。我觉得记忆的证明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看了这个作品,观众需要有一定的人生体验和文化积累。第二,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有一批人就是愿意看那些浮躁的节目,我觉得如果连这样的作品都看不下去,那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那就太悲哀了,这个民族确实也就没多少希望了。这个话说得比较刺激,就说这么一点感受。

<<上一页 下一页>>
责编:周玫 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