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片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题材适合。要求纪录片的题材是有世界性,并且适合中国观众和符合中国宣传政策。比如动植物、环境、世界优秀文化等题材的纪录片就适合中国播放。
二是纪录片质量一流,纪录片以精彩画面为主,配以适当解说,结构巧妙,制作精良,具备欣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用以上这两条来挑选纪录片,才能做到用有限的外汇,购买适合中国播放的世界一流节目。
挑选节目时,要注意从熟悉的大制作公司中选购。在挑选一些不熟悉的电视公司,尤其是小公司的节目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认真仔细,要看节目完整的试看带,不要只看广告形式的介绍带。一个系列片只提供3—5分钟的精编介绍带,不容易反映整个系列片水平,容易受骗上当。
因此,要求挑选节目的人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而且也要有较高的电视艺术的鉴赏力。
把好选片这一关,才能使译片质量提高打下一个坚定的基础。
二、把好翻译关
这一关,编辑主要把握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找一个高水平的翻译。第二是认真审核译文。
购进了世界一流的节目,接下来就要找一位高水平的翻译。译文的要求是信、达、雅。也就是首先译文要准确,其次要通顺,再次要文雅。译文要求达到这三条标准。根据这三条,去找有把握的熟悉的高水平翻译。需要找新翻译时,就要弄清译者的水平,可以先试一篇稿子再决定翻译人选。
纪录片的解说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没有像故事片那样紧密。有的解说不容易从上下文来判断。有的解说是一个独立的词组或与上下文关联不大的一句话。这是纪录片解说的特点所决定的。解说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只是对画面的补充。解说与画面结合一起才表达一种比较完整的意思。这对翻译解说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专题片的翻译有一定的难度,要找一个高水平的翻译来承担这一工作。
请了高水平的翻译以后,如需要,就请专家检查一遍。这样就会在专业上把好关。《动物世界》的稿子,有的请专门人材翻译后,再请动物专家看一遍,这样就会使译文更准确。保证译文质量。如果请生物专家翻译稿子,专业上不容易错,但往往在文字通顺、文雅方面可能会差一些。所以最理想的是请外语专家翻译后,再请有关专家审核。
编辑在校译方面的工作也很重要。有的一看中文稿明显不对,就要核对原文。有的专用名词很偏,要千方百计找大字典查准。有的地名也要核对,有的地名要作适当改动。以前的纪录片中经常提到苏联,在我们播出时就要改成“俄罗斯”或者“前苏联”。有的计量单位按照采用公制的要求作相应的改变。把英亩、英尺、英寸相应地换算成公顷或平方米,公里、米、厘米等。这都需要经过编辑认真仔细地核对、审核、换算工作。这样才能把好翻译和校译的质量关,提高译制片的制作水平。因此,选择高水平的译者和校对译稿是编辑的主要职责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