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inwidth="0" leftmargin="0" style="background-repeat:no-repeat">
返回首页 返回

 

杨  姓

杨姓在中国是一个源远流长、人才济济的大姓。关于杨姓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但都相传是出自西周公族之后:有说杨氏是出自周宣王之后的,也有认为是周景王之后,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杨姓是周武王三子唐叔虞的后代,唐叔虞的后代受封于晋,也就是现在山西太原一带,由于有功被赐以杨地,这也是广为杨姓后人所采纳的一种说法:

杨姓后人 杨淡水:杨姓原来是住在北方,最早的远祖是黄帝。从黄帝到周武王一共是28代,到30代叫杨杼受周成王给他封为杨侯国,大约是在公元前1073年。

由杨侯发展建立起来的杨国,春秋时期为晋国所灭,其后人就以国为姓。为了避免战乱,亡国后的杨氏后人南逃到华山仙谷中,并落籍为弘农华阴人。经过繁衍生息,使陕西成为杨姓的又一个播迁中心,唐代的杨贵妃家族、宋代的“杨家将”等等,相传都出自虹农华阴,这支杨姓经过各个时期的发展,至今已成为杨姓中最大的支派,当今杨姓90%以上的人,都出自这一派。如今生活在福建长泰的杨姓后人,就是以弘农为望族。

长泰县陈巷镇的杨氏宗祠,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是一座仿宫殿式四合院建筑,雕梁斗拱,气势不凡,特别是通梁填角上的木雕,花草禽鸟,做工精湛,栩栩如生。“世德堂”的堂号,表明杨氏后人在道德精神方面的追求,在这方面,东汉时期的太尉杨震“天知、地知”的故事,为杨氏后人所津津乐道:

杨姓后人 杨淡水:杨震在他当太尉的时候,有一个姓黄的县长,当时的官名叫知县,给他介绍的这个知县。后来这个人为了感谢他,拿了600两黄金要给他,在夜间去的。杨震就不收,他说,这是夜间,只有你知,我知,其他人都不知。杨震跟他说,不行,还有天知,还有地知。

杨震的这个故事,给杨氏后人留下了“四知”的堂号,更为杨氏后人留下了一笔精神上的财富。在中国历史上,杨姓英才辈出,不仅为杨氏后人所敬仰,也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一道道亮色。

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宋朝,经过几个朝代的流传,其中虽然融入了大量的民间传说,但是可以看出人们对杨家将英雄们的崇敬和尊重。也就是从宋代开始,杨姓开始在全国大范围的播迁,福建逐渐成为南方杨姓重要的播迁地,台湾的杨姓主要来自福建,仅仅长泰去的就不少。

杨姓后人  杨歹骨:在明清两代的时候,我们(石室村)杨姓就有到台湾去居住了,目前在台湾的还有58户1568人,他们大部分是住在台北、台中,一部分在台南。

陈巷镇的这所幼儿园就是台胞捐建的,孩子们的笑脸,是两岸杨氏后人血脉情深的最好写照。

提示:
杨姓出自周武王之后以封地为姓
历史上杨姓名人有  杨震  杨坚 杨贵妃 杨家将等
杨姓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