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首页 | 1405——郑和下西洋 | 史料·知识 | 新闻·综合 | 媒评·专访 | 探寻郑和之路 | 纪念·活动  
1郑和其人1郑和大事年表1明史·郑和列传1郑和七下西洋简史1和平与亲善——郑和精神的中心点
1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    1何谓郑和精神?
1中国人该从郑和下西洋中得到什么教训?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黄菊在纪念大会上高度评价了郑和下西洋的光辉业绩和重大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暨中国航海日在线精华 实录
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主要活动安排
【网评天下】郑和下西洋 我们该纪念什么?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
《1405——郑和下西洋》开播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
专稿·访谈
· 一个民族的征帆
· 1405,郑和下西洋
· 郑和的南亚遗痕
· 万里追访三宝路
· 历史航程与功绩
· 屡下西洋到底为何
· 远航与文明的转折
· 600年前的文明之师——历史学家访谈
· 郑和下西洋是什么?——访庄景辉
· 海内外学者纵谈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华人
· 天象指引的航行
新闻·综合
· [焦点访谈]600年后的遥望
今天是我国首个“航海日”。600年前的今天,郑和从今天江苏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他七下西洋的伟大航程。
· 澳门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专题展览
· [新闻会客厅]非洲女孩:我是郑和船员后代
· 孟席斯新证据论证"郑和是发现美洲大陆第一人"
· 新疆罕见袖珍《古兰经》见证郑和下西洋历史
·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国航海业兴衰
· [焦点访谈]600年后的遥望(图)
· 黄菊李长春出席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
·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11日在京举行
· 一个民族的征帆:写在郑和下西洋600年之际
· 全国各地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持续升温
更多>>
探寻郑和之路
· 在印度喀拉拉邦追寻郑和船队的踪迹
在印度半岛狭长的西南海岸,坐落着富饶的喀拉拉邦。这里海岸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早在3000多年前,海外的商人乘船来到喀拉拉,开始寻找象牙和香料。
·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国山"的传说
· 通讯:在印度喀拉拉邦追寻郑和船队的踪迹
· 通讯:寻访东非“郑和遗迹”
· 密西西比河岸岩画是郑和船队到达美洲佐证
· 探寻郑和之路:"五谷树"是郑和从海外携回的吗
· 探寻郑和之路:南京郑和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 探寻郑和之路:明代南京城兴建十六座大酒楼
· 探寻郑和之路:南京郑和后裔要让家谱重见天日
· 寻访郑和遗迹:帕泰岛——中国人带来造丝织布
· 中国后裔思故土——非洲寻访郑和遗迹(图)
更多>>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New Page 1
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访问各国。船队由大小船只百余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组成。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程远、历时久、船舶数量多、吨位大、船员众多、组织严密、造船和航海技术先进,影响深远,为中外航海史之壮举。郑和率船队下西洋远在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之先。

1[郑和下西洋所到各地古今名称对照表]    1[郑和下西洋往返时间及所经国家和地区简表]    1[《郑和航海图》详解]

 
· 武备志:郑和航海图

 
· 还原古郑和航海图

 
· 古今对照《郑和航海图》

 
· 起锚地:太仓刘家港
郑和船队的沉舟帆影
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一支特混舰队,最多时有200余艘,是15世纪世界上最大和最完备的船队。英国学者李约瑟对郑和船队曾有如下评价:“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比明代海军匹敌。”

 
· 船队

 
· 宝船

 
· 马船

 
· 粮船

 
· 水船

 
· 坐船

 
· 战船

 
· 橹船
追寻郑和遗迹

· 南京出土文物

· 南京静海寺碑

· 南京郑和墓

· 龙江宝船厂遗迹

· 福建三峰寺塔

· 福建显应宫塑像

· 印尼三宝庙石碑

· 印尼馆藏明青花

· 古里郑和登陆地

· 印度科钦教堂

· 印度中国式渔网

· 也门亚丁湾

· 文莱国家博物馆

· 文莱苏丹清真寺

· 文莱穆斯林公墓

· 土耳其馆藏瓷器

· 土耳其博物馆

· 三宝山公墓

· 马六甲郑和文物

· 马来明代沉船展

· 阿曼港口

· 阿曼伊斯兰建筑

· 阿曼的永乐通宝

· 阿曼文化遗产部
更多>>
《1405-郑和下西洋》节目预告
· 第一集 涉沧溟 7月11日 20:47 CCTV1
    公元1405年7月11日,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如此大规模的船队。这支由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派遣、由郑和统帅的船队,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间,七下西洋。出访了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
    从这一天起,中国伟大的航海家引领人类的航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一天起,中国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后,又大规模经由海洋向世界伸出了友好的臂膀;从这一天起,万里海路便见证了中国人的意志,智慧和领先于世的航海科技。
    六百年过去了。追述壮举,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时的帆影和波涛。我们在自豪与敬佩中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得郑和完成了这不可以思议的航行?郑和是谁?他穿越了怎样的暴风骤雨和历史迷宫,才成为这场海上奇迹的主角。
· 第二集 云帆高张 7月12日 20:47 CCTV1
    1405年的初冬,郑和率领着船队从南京出发,经过六百多公里的航程,到达福建长乐的太平港。1406年初,大明船队从太平港出发向着南方的台湾海峡进发。台湾海峡是中国东海及其北部邻海与南海、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这里是多风暴地带,世界上对台湾这个词的最初了解,是因为每年这个岛附近海域形成的台风。风浪将使船队经受第一次考验。
    郑和的远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远航,对于总指挥郑和来说,应付瞬息万变的海上天气是他远航重要责任之一。时至今日,中外人士对于在世界科技尚未昌明的古代,中国能够派出这样一支规模的船队,长期驰骋于风浪骤变的大洋,仍然表示钦佩和赞叹。二百多艘木帆船的结构设计、航海性能,水手们的驾船技术和航海经验,面临着严酷的考验。
· 第三集 天下同福 7月14日 20:47 CCTV1
    今天的远洋货轮,与六百年前已经大相径庭。从中国的青岛到阿曼在回到青岛,一万三千海里的航程,只需要四十天。大海和航行在海上人们仍然记着那位开创了人类远航的英雄。
    当郑和的船队第六次航行在同一海域的时候,他并不知道,那个始终主张下西洋的大明皇帝去世了。1421年5月9号,新建的三大殿在雷劈下失火。1424年的8月,朱棣,这位创造永乐盛世的皇帝,病逝在返回北京的路上。
    在大明永乐朝期间,郑和下西洋,朝廷中就有人以财力不支为由加以反对。但是,永乐皇帝以宽广的眼光,过人的智慧,意识到国家的发展有赖于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于是郑和航海事业有了一个坚定的支持者,使得郑和完成六次不可思议的远航。郑和的船队一次比一次走得更远,实现着永乐皇帝对普天之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想,那么,在朱棣死后,郑和的航海事业将面临如何境况?
纪念·活动
· 央行发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币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05年4月11日发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 新加坡举办文化展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
· 北大"朝阳计划"郑和下西洋600年夏令营开营
·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黄菊发表讲话 李长春出席
· 各地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并庆祝我国第一个“航海日”
·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11日在京举行
更多>>
媒体聚焦·专家访谈
· 扑面而来“中国风”
· 述评:实施海洋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
· 和平与亲善——郑和精神的的中心点(图)
· 纪念,是为了寻回中国的海洋文明(图)
· 【中国青年报】引昔日郑和 启今日航程
· 弘扬郑和精神 推动和平发展
更多>>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知识竞赛
· 竞赛题目之“单项选择题”
· 竞赛题目之“多项选择题”
· 竞赛题目之“论述题”
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New Page 1
· 知识竞赛参考资料(一):郑和航海知识
1 郑和生平事迹 1 郑和七下西洋 1 明郑和时期的对外交往

1 郑和下西洋事迹记录 1 郑和船队的造船、航海、通讯技术

1 对郑和评价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
· 知识竞赛参考资料(二):海洋知识
海水基本常识    我国海域面积    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发生赤潮的原因
· 知识竞赛参考资料(三):现代航海知识
航海历史的发展    航海科学技术的进步    当代航海科学技术
历史再现——郑和下西洋剧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1405,郑和下西洋 (撰文:中央电视台大型专题片《1405·郑和下西洋》总撰稿 祝勇)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郑和的庞大船队获得了原始的推动力,并一直航行到遥远的非洲?究竟拥有怎样的船只,使郑和与他的水手们顺利横渡印度洋,安然到达遥远而陌生的海岸?究竟有多少地理和天象知识,使他们充分认识纬度和方位,从而航行到深不可测的远方?

 
· 命郑和下西洋的明成祖

 
· 《南都繁会图》

 
· 派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宣宗

 
· 长颈鹿出现在明宫廷
郑和的南亚遗痕 (撰文/摄影:中央电视台驻印度首席记者 张讴)
在郑和七下西洋中,南亚次大陆沿海地区一直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理位置。郑和所经这个地区的国都,到底留下了哪些遗迹呢?

 
· 明代初期的景泰蓝

 
· 船上用的青花龙饰罐

 
· 在印度发现的大明宣德炉

 
· 古里出土的鱼化龙玉坠
万里追访三宝路 (撰文/摄影:范春歌)
在我的背囊里卷着一幅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的“人类千禧年探险图”,此图推出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影响力的三十几位赫赫有名的探险家,亚洲仅有一位,就是郑和。今天,我也要像一个水手那样出航了,沿着郑和走过的航海路,去掀开被历史尘尘封的那一页,唤起国人对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航海史的关注……

 
· 柯钦的中国渔网

 
· 达·伽玛登陆纪念碑

 
· 印度西南沿海的回水风光

 
· 郑和船队停泊的奎隆